由北美中國福音會和唐崇榮國際布道團組織的為期四天的2015年“三化異象”研討大會於3月6日到9日在香港青年會烏溪沙營地大禮堂召開。這次大會圍繞趙天恩牧師提出的“中國福音化,教會國度化和文化基督化”為主題,吸引來自中國大陸將近1500名教牧人員和信徒參與、盛況空前。著名神學家布道家唐崇榮牧師和古德恩教授領銜主講“三化異象”和聖經神學的政法觀。其他知名牧者有來自溫哥華的洪予健牧師,來自大陸的王怡牧師,以及來自美國的Randel Everett博士(國際浸信會聯盟負責人),劉同蘇牧師,Chad Bullard牧師,Doug Robison律師,Darek Jarmola 教授 和Scott Layh法官,Tim Conkling博士等等。
這次“三化異象”研討大會的召開正值中國官方大力推廣“基督教中國化”之際,“三化異象”尤其是其中的中國文化基督化,顯然是對官方“基督教中國化”政策的最有效解毒劑。所以這次研討大會,也可以看做是中國家庭教會對官方三自會新政策——基督教中國化的一次重大回應,它為正在經受壓力、迷惑甚至陷入迷途的大陸基督教會指明了一條出路。
眾所周知,2014年8月5日,中國宗教局和基督教兩會召開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會上高調推出了“基督教中國化”的主題,此主題是習近平時代對待基督教政策的大政方針,是基督教界配合“中國夢”的宗教戰略。此政策也比江澤民時代“宗教要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更加地強勢,從“適應”改為“改造”。此種改造表面上是以中國文化來改造基督教的教義、外在特征和各類宗教符號,實質上是以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來改造、閹割基督教,是基督教的共產主義化。基督教中國化的最明顯舉動就是拆十字架,認為這個符號是西方建築(哥特式教堂)的特征,教堂要中國化;另外就是建立“因愛稱義”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神學思想。
官方要推廣基督教中國化,最大的對手就是“三化異象”和其中的中國文化基督化。基督教中國化是將基督教改造,以適應中國文化及政治現狀,而中國文化基督化是將中國文化更新、改變成基督教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是中國文化被基督教所改造。可見,基督教中國化與中國文化基督化正好是相反的,前者是要改造修正基督教,後者是通過福音改變更新中國文化。作為基督徒,後者是我們的不二選擇(如神學家尼布爾(Richard H. Niebuhr)在其名著《基督與文化》(Christ and Culture)中,提出的基督改造文化模式);而作為要掌握意識形態霸權的當局,他們在推廣基督教中國化時,對“三化異象”的仇恨也在意料之中。
就在去年5月28日山東招遠“全能神”殺人案後不久,6月3日,當局操縱的中國反邪教協會公布了20種邪教名單,其中在說明所謂邪教“全範圍教會”時指出:該組織以徐所著《教會基本建造草案》為綱領,提出“實現中國文化基督化、全國福音化、教會基督化的國度,與主一同掌權”。可見,當局已經將“三化異象”當做邪教教義了。而這次香港召開的“三化異象”研討會也引起中國宗教及公安部門的高度關註,他們甚至動用網絡黑客對網上報名系統發起攻擊,對大會造成很大的破壞。
從推廣基督教中國化的當局反應,我們就可看出“三化異象”的真理性和威力所在。那麼“三化異象”尤其是中國文化基督化到底是什麼呢?“三化異象”就是享譽海內外的趙天恩牧師提出的中國教會未來發展的目標,這個目標即異向就是:中國福音化、教會國度化和文化基督化。就與官方基督教中國化的針對性而言,中國文化基督化更需要極力推廣。
何謂中國文化基督化?趙天恩牧師有很多論述,概括地講:“中國文化基督化就是以基督教的思想來影響中國文化,成全中國文化,在文化界站領導位置,成為主流思想。”(註1)“文化基督化的目的,就是以基督教的信仰改造中國文化,並且在文化界、思想界、教育界、政治界、社會裏,提供基督教信仰的貢獻,並領導之。”(註2)
“文化基督化”是趙天恩牧師對中國教會和中國文化所提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趙天恩牧師生前在他的眾多作品中論及“文化基督化”的主題,比較集中的有:1986年發表的《從中國歷史看福音與文化的關系》一文(註3); 1987年發表的《福音與中國文化的更新》一文(註4);1991年發表的《三化異象的發展》一文(註)5;1999年發表的《中國文化基督化》演講(註6);2000年發表的《基督教與中國精神文明的重建》演講(註7);2001年發表的《文化福音神學探討》演講(註8);2001發表的《21世紀與後共產主義思想》演講(註9);以及1982年發表的《從神學角度看政治》(註10)一文和《從神學角度看極權國家》(註11)一文。在這些文章和演講中,趙天恩牧師闡明了“文化基督化”的概念,先知般地給中國文化指明了出路也給中國教會開闊了視野、提供了異象,極大地鼓舞了眾多神的仆人為文化基督化大發熱心、奔波勞作。
在這次香港2015“三化異象”研討大會上,趙天恩牧師的同工、好友、著名的唐崇榮牧師,也對中國文化基督化在首場講道中就做出了精彩講解和詮釋:
“什麼是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就是在文化界裏面遵行基督對文化產生的最偉大的效用,去影響啟發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文化使命。讓基督在各樣事情上都居首位,在文化的每一個層次都讓基督居首位。今日的社會太多方面需要受福音影響,政治絕不是政府的專利,政治是每一個公民都要關心的事情,每一個公民都應當有政治意識,我們應當對政治了解,有參與政治的力量,這樣基督教在文化上就有影響了。
文化基督化,就是讓耶穌基督的精神在文化的各層次中間發光、照亮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百姓。在文化基督化的目標中,我們盼望最好的基督徒在政治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教育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商業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科學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醫學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軍事界裏為主發光,最好的基督徒在社會工作裏為主發光。當世人看見一個醫生,最好的醫生竟然是基督徒,他們就把榮耀歸給上帝;當看見一個最好的教授,最好的教育家是基督徒,他們就把榮耀歸給上帝;所以什麼叫做我們的文化基督教化呢?就是讓基督的精神在文化裏產生作用”。
這次大會上,洪予健牧師也指出:“現在中國是要福音化,可是有人要把‘福音中國化’,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爭戰”。中國文化基督化就是基督要在中國文化中作王掌權、基督來更新成全中國文化和社會,而不是將基督在中國社會來矮化、來修正。
不是基督教被中國化,而是中國文化要基督化。耶穌基督已經在這個世界作王掌權,他吩咐我們的使命中,就包括文化使命在內。正如馬太福音28:18-19: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吩咐我們的”中就包括“修理看守”的文化使命。
總之,趙天恩牧師提出的“中國文化基督化”,已經成為中國教會一段時間以來並將不斷持續下去的使命、呼召和負擔,它也成為眾多神的仆人在中國當下進行福音與文化事工的旗幟、綱領和宗旨。基督教在中國當下的傳播,顯然不象明清之際那樣艱難,也不是1980年代僅僅是傳福音為主。現在是信仰深化的時代,是我們的信仰在主流社會發揮“山巔之城”巨大影響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堅持原則下的自我彰現、積極推廣和影響。一切正如約翰·加爾文所說:“欲想在天國得榮耀的,今生必須爭戰。”也如新譯本《聖經·創世記》1:28:“神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殖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所有走動的生物”。
註解:
註1:見《扶我前行》第184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2:見《扶我前行》第9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3見《扶我前行》第165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4見《扶我前行》第179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5見《扶我前行》第8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6見《薪盡火傳》第17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7見《薪盡火傳》第69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8見《薪盡火傳》第157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9見《薪盡火傳》第167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10見《洞燭先機》第120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
註11見《洞燭先機》第162頁 趙天恩著 中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