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与气候议题不会影响中美关系 (法国报纸摘要)

<P align=left>由于罢工的原因,《解放报》今天未出刊,其它在周末出刊的法国各大主要报纸头版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下跌的欧美股市及今天开幕的法国农业博览会两大焦点上。</P> <P align=left>法国股市在昨天一天下跌122点,巴黎CAC指数跌至2750点,跌幅达4.25%,跌至6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经济性报纸《论坛报》头版关注焦点。在欧美股市的连续暴跌中,尤以银行股和矿业股的大跌为先。相同内容也是右翼《费加罗报》的头版主题,该报同时报道急跌的股市刺激了国际黄金交易价格的上扬,达到了每盎司将近1000美元的历史高点。此外,欧洲各国在柏林开会,试图在4月份即将召开的20国峰会之前就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在欧洲内部达成一致,也是《费加罗报》头版关注的另一话题。</P> <P align=left>每年一度的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是世界最著名的农展会之一, 2009年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今天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开幕,萨科齐总统到场主持开幕仪式。今年博览会会期9天,设上千个展台,有大约4000多头牲畜和1万8千种农产品参展,预计来宾60万人。今年博览会的主题仍然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法共《人道报》和《费加罗报》对此都有专门文章介绍。其中《人道报》以农业问题开篇,头版标题是“萨科齐忽悠农民”,指他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忽视法国农民的要求,现在却试图对他们安抚和愚弄,批评萨科齐在周四发表的有关2013年前法国农业发展定位的讲话。</P> <P align=left>“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信心”是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头版内容,该报就此采访了十三位法国社团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各自应对危机的态度和办法。</P> <P align=left>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首次访华,《论坛报》国际版刊载文章,分析了中美关系在现今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现状,对比了希拉里克林顿任职前后的对华表态,指她将开启对中国的新对话,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无论是人权议题还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都不能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P> <P align=left>《世界报》的经济版另有两篇有关中国的文章,其中题为“北京对刚果延迟履行70亿欧元的矿产合同不耐烦”的文章写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月16号刚刚结束了他对非洲的第四次访问,其中包括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显耀访问。中国独揽了在刚果开采矿产的巨额合同,而履行这个非洲最大规模的矿产合同,对于刚果而言却实在是为难之举。<BR></P> <P align=left>文章介绍了这个被称为是双赢的合同,主旨是以基础设施建设换矿产开采权,中国将为刚果兴建道路、铁路、医院等卫生设施及大学等换取在刚果开采铜矿、钴矿和金矿的权利。目前中国方面已经为此预备了30亿美元的资金,而刚果方面,受到来自西方国家要求其谨慎从事和中方促其践约的双重夹击,对履行合同表现为难。中方至今未能在刚果进行任何开采,而国际矿材料价格的剧烈下跌更引发双方在计算上的麻烦。<BR></P> <P align=left>面对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的持续衰退,刚果急需增加外贷来缓解危机。其现有115亿的外债已经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评中国对其不加条件的援助助长了行政的腐败和不透明,要求重新检讨双方的协议。但刚果政府似乎未理睬来自西方的声音,其议会已于2008年在国内反对派的抵制中通过了对该合同的法律认定。刚果反对派议员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强权合同,对刚果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中国公司在头30年内享受免税,而其开采受益也首先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还贷,在多年之后才能以1/3对2/3的比例与中国分成。文章最后提到了普通刚果民众对合同的迷惑、对中国人无孔不入侵入其生活的见证。</P> <P align=left>《世界报》的另一篇文章以中国为保证其原材料的供应而在全球发起的投资攻势为内容,介绍包括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锌生产商、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的支持下投资该国位居世界第三的铁矿石厂商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海外投资,展示了中国出于对能源和钢铁等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大量向该领域投资,从而引发澳大利亚方面的担忧。文章此外还介绍了中俄谈判多年、中方投资2500万美元的石油运输管道建设项目、以及最近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拉美期间、中方与巴西签署的能源矿产合作协议。而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也在近期宣布2008年中国所持有的该公司股份比例比预期略有上升。</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