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论银行国有化

<P>经济学大师佛利民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P> <P>「只有危机——无论是确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感觉上的危机——才会产生真正的变革。当危机出现后,那时已经根深柢固的思想便决定了改革的方向。」</P> <P>2005年新奥尔良风灾大大地破坏了原有的基础建设之后,为自由市场信徒所诟病的公立学校体系大部分被私立学校取代。如果自由市场的神话不是那麽深入人心,当地教育体系的重建便不会走这样的方向了。</P> <P align=center>美国人每周都在「国有化」</P> <P>儘管金融海啸使许多人从自由市场的神话中惊醒过来,但是这种思想仍然束缚覑人们的话语和思维空间,左右覑应对危机的方向。从全球化批评者Joseph&nbsp; Stiglitz (斯蒂格利茨)到自由主义良心Paul&nbsp; Krugman(克鲁明)到末日博士Nouriel&nbsp; Roubini(鲁比尼),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美国的银行业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实际上已经破产,因而是时候对其採取国有化了。</P> <P>与一般的印象相反,美国政府并不缺乏银行国有化的经验。可以说,美国人每周都在「国有化」。每个星期,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都要查看银行的报表,如果发现哪家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对储户的承诺,它就得停止营业,或者寻找另一家银行来兼併以填补资金之不足,或者交给政府控制然后出售。其他国家这些经验就更多了,瑞典在1990年代初的银行国有化就是成功的经验。儘管如此,在美国银行国有化仍然是禁语。</P> <P>有论者认为,由于美国人对国有化存有偏见,只做不说,或者改用委婉的说法就是聪明的变通。美国人对国有化确有偏见,但是偏见最深的不是老百姓,而是美国政府中的财金官员和华尔街的银行家。只做不说或者改用委婉的说法,确实可以减少执行者自己的牴触情绪,以及在承认自己的认知错误时自尊心所受的损害,但是这种自欺欺人并非是没有代价的。就像对音乐没有热爱的人鲜能在钢琴比赛中胜出一样,银行国有化的执行者必须确信这是正当的使命,才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取得最大的成功。事实上,最晚到去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起,对大型银行国有化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美国的财金官员却一直抗拒往这方面去准备。以失败告终的银行国有化也许可以「证明」反对者和怠慢者的先见之明,但这对于处理危机却于事无补。</P> <P align=center><BR>&nbsp;<BR>特区预算与市民所思脱节</P> <P>经济学家一般不赞同公有制度,主因是在公有制下的主管人员并非财产的主人,因而没有足够的激励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但是,这并不能判公有制死刑。首先,上述批评对英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同样适用,它们的主管人员同样不是公司的主人;再者,引起今天的金融海啸的一个原因,恰恰是因银行家过大的激励和过多的创见而起。多一点公有制下的官僚主义,少一点私有制下的激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银行国有化一旦实现,那麽将会维持好一段时间,那时如果又运行得不错,对之已经习以为常的美国选民就有可能选择长期保留国有银行的做法。这也许正是自由市场信徒的真正忧虑。</P> <P>香港特区政府的官员同样受到其固有顽固思想所束缚。比如说,最近推出的财政预算完全与香港市民的所思所想脱节。如果希望从金融海啸中恢复,首要是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要恢复对经济的信心,首要是保持对政府的信心。特区政府的财政预算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由是观之,今后一段时期香港政经局势一点都不容乐观。</P> <P>金融海啸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被固有成见所蒙蔽。思想的力量真不可谓不大也!</P> <P>(作者是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