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者天助——祝贺刘晓波获捷克人权奖

这一次,为了零八宪章,为了唤醒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刘晓波清楚自己会第四次坐牢。他又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第四次坐牢了,不幸,刘霞长期担心的噩梦成真了。不是晓波喜欢坐牢,不是晓波希望刘霞独守空房,而是他明白,他得付出代价——买六合彩,这样才能得到上帝的帮助,他才能赢;而是他明白,他的代价不会白付,他赢了,与他一样追求民主自由的人们才不会去坐牢。

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有人把这次经济危机归结于市场失灵,特别是经济自由化导致的结果。确实,危机出现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但事实和逻辑分析表明,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事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在我看来,这次危机也许是复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彻底埋葬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机会。

思想的力量,论银行国有化

引起今天的金融海啸的一个原因,恰恰是因银行家过大的激励和过多的创见而起。多一点公有制下的官僚主义,少一点私有制下的激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银行国有化一旦实现,那麽将会维持好一段时间,那时如果又运行得不错,对之已经习以为常的美国选民就有可能选择长期保留国有银行的做法。这也许正是自由市场信徒的真正忧虑。

六八年人–德国之声台长拜特曼先生侧记

六八年人履行他答应我们做的事,在异见人士与独裁者之间,拜特曼先生选择了后者。德国之声更像中共和张丹红之声,与法广、BBC和美国之音那样的人权之声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拜特曼台长刻意保持着这个醒目的距离,这正是他的得意之作。可他偏偏忌讳“中共的传声筒”,标榜德国之声是什么人权之声,为自己完成了一幅绝妙的肖像 —— 一个法利赛式的六八年人。

让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下)

有那么多中国人,在黑暗的夜晚,一边观看着《窃听风暴》,一边将自己的身份与里面的不同角色对应。观众蓦然发现,东德人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啊。当然,《窃听风暴》里的那点温情与诗意,在现实的中国我们很难感受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让我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恐惧中发现希望;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余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