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星期一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中国领导人和官方媒体试图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引导青年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民间人士则表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主旨,其任务仍未完成,国人还需努力。</P> <P>*官方纪念主调突出爱国*</P> <P>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五四到来之前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P> <P>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纪念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昭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推动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P> <P>在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旧北京大学红楼,华北电力学院正在举行仪式,启动一个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合作项目。学院一位党委副书记宣读道:“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地跟党走,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教育界和文化界首要的政治任务。”</P> <P>官方媒体指出,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调是“爱国”。胡锦涛强调,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内容。</P> <P>中国政府的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近年来在年轻人当中取得实效。人民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家、民族在大学生心中占据神圣的地位,7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为作为中国公民感到自豪”。</P> <P>谈到五四精神,北京大学一名研究生说:“五四的这种精神,包括去年国外的留学生为了维护中国这种形像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是相通的。五四给人的最主要的启示也应该在这里吧。”</P> <P>*学者呼吁推动民主科学*</P> <P>不过,有学者对于突出爱国主义、淡化民主与科学的做法不以为然。香港明报援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雷颐的话说,实际上,这是用爱国主义来获得某种更大的民众精神上的支持。</P> <P>雷颐说,现时政府所定义的“爱国”是“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现时所谈的“科学”侧重于技术,而不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认为,推动民主与科学的启蒙运动受政治因素阻碍,至今未能完成。</P> <P>最新一期炎黄春秋杂志刊登彭迪、钱行的文章说,只有经济和政治、科学和民主紧密结合才能避免走弯路和邪路。文章说,中国目前的现实是,发展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赞成;民主改革,让既得利益的权贵放权,阻力甚大。文章说,“德先生和赛先生不能走。现在是真心诚意地将这两位老师同时请回来的时候了。”</P> <P>*学者哀叹五四精神早已消失*</P> <P>有人哀叹,五四精神早已消失。北大校友、作家任彦芳讲了一个令许多北大人忿忿然的故事。说的是,北大校友费时5年编了一本怀念北大的书,让北大出版社出。出版社先是按照上边的控制要求删除了30多名校友的稿子,后来又接到据说是中宣部什么人的电话干脆停印此书。</P> <P>任彦芳说,五四时代的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有思想的自由、独立的品格和言论出版自由;今天的北大,文化专制者对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粗暴践踏,还可能有自由的思想的五四精神吗?</P> <P>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也有类似看法。他说:“我认为,北大已经完全丧失了五四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这样的一个地位。现在北大校门都几乎是紧闭。它不是一个开放的校园,它更谈不上有开放的思想。如果没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P> <P>在北京大学28号楼后面有座铜雕,是英文字母S和D的变形,代表“科学”与“民主”之意,铜雕上部还有个圆球。据北大校友许知远说,有调皮的学生给了它新的含义:“科学、民主顶个球”。</P> <P>胡星斗说,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应该成为目前中国的一面旗帜。他说:“无论是民主还是科学目前都没有站稳脚,都没有生根发芽。五四的这种精神,或者说,五四启蒙运动至今没有完成。不但没有完成,恐怕又重新一个轮回。现在是需要重新的启蒙。”</P> <P>*北大学生认为要走五四之路*</P> <P>年轻的北大学子也在思考。一名学法律的学生说,对思想自由、民主等理念,五四运动指明了方向,今后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P> <P>这名学生说:“现在来说的话,一些司法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司法的制度还不够健全,而且一些大事的决策可能还显得不够那么民主,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更大的努力。”</P> <P>老北大红楼现在是一个纪念馆。有观众留下了这样的观后感:“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能再造个五四吗?当权的官僚们,你们能容下个新五四吗?”还有观众说,红楼人物是楷模,令当今某些执政者愧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