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南回應趙紫陽回憶錄爭議

<P align=left>[六四]二十周年之際,趙紫陽回憶錄在海外出版。中共元老杜導正對該書提出批評並認為,現在不是出版該書的時機。但是,該書出版人鮑樸說,出版時機當然應由出版者掌握,而趙紫陽的女兒更認為,現在出版,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BR>&nbsp;<BR></P> <P align=center>*杜導正:英文版扭曲原意</P> <P>[六 四]二十周年前夕,根據趙紫陽錄音整理的[趙紫陽回憶錄]在海外出版。目前在美國推出了英文版[國家囚徒] (Prisoner of the State),中文版星期五在香港上市。明報星期三報道,協助趙紫陽留下口述回憶錄的中共老新聞工作者杜導正,對該書英文版提出批評,認為“序言和標題不 客觀,扭曲了趙的原意。”</P> <P align=center>*鮑樸:不是有的放矢</P> <P>該書的出版人鮑樸對美國之音說,杜導正的批評,並不是有的放矢︰“中文版 和英文版的題目不一樣,中文版題目是改革歷程,英文版,根據英文讀者的習慣,你提改革,別人不知道改革到底是什麼,因此,不適合作為標題。因為兩邊讀者不 同,書名不一樣,(用這個書名)是很自然的。你說趙不是囚徒,那怎麼解釋89後被軟禁在家的事實?”</P> <P>鮑樸說,批評者自己既不是英文讀者,也不是英文編輯,也沒有讀到中文版,這種批評屬于無的放矢。</P> <P>美國之音記者給杜導正打電話,但沒有人接听。杜導正負責的[炎黃春秋]雜志副社長楊繼繩說,杜導正最近身體不好,一般不接受采訪。</P> <P align=center>*明報:杜導正將在六月號發表聲明</P> <P>明報還報道,杜導正將在六月號[明報月刊]發表聲明說,“收藏趙紫陽錄音帶的幾個老同志只是把材料給了趙紫陽家,從未給過其他人”。但是,拿到錄音帶後同妻子歷時多年把錄音翻譯成英文並記錄下來的鮑樸說,他們並不是“直接從杜先生手里得到材料的。”</P> <P>明報還援引杜導正的話說,他不同意現在出版趙紫陽回憶錄,“尤其是今年國家遇到很大困難”,還是“不出版為好。”</P> <P align=center>*王雁南:更關心“材料”的真實性</P> <P>就這個問題,美國之音記者詢問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P> <P>王雁南說,作為家人,他們更關心的是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我們可能更關心的,是趙自己說的對不對。這個東西是不是他說的。如果大家對他說的沒有疑義的話,那它里面說的什麼,大家怎麼看。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吧。”</P> <P>記者︰書是根據錄音整理的,你怎麼樣看待這個錄音呢?它是真實的嗎?<BR>王雁南︰“是真實的。這個是沒什麼疑問的。”</P> <P align=center>*王雁南:不是太早而是太晚</P> <P align=left>王雁南證實了趙紫陽的錄音帶的真實性。她說,這本書出版的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現在我們國家情況也很好,經濟方面也很好,政治方面也是提倡民主和法 治,實際上,這是一位去世了五年的先生,在十年八年前的一個講話,一個自己想說的話。我覺得,當時他的話,就應該讓大家知道。為什麼十幾年都不讓大家知 道?我到想問這個問題。”</P> <P align=center><BR>*楊繼繩:確有口述錄音帶</P> <P>曾多次訪問趙紫陽的老記者楊繼繩是[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斗爭]一書作者。他對美國之音說,趙紫陽身後留下的口述錄音帶,確有其事。</P> <P>他說,2000年5月28號他和杜導正、李普等人到了趙紫陽家︰“第三次是李普老杜參加,他們搞的一個活動。他們老人很多,見面寒喧,耽誤了很多時間。我有個錄音機,但不會弄。趙老會弄,我說你會弄你就去錄音吧。見面記錄多麻煩啊。”</P> <P>楊繼繩在自己書說中︰後來听說趙紫陽並沒有錄音。楊繼繩星期三對美國之音說,這樣寫,是為了保護趙紫陽能順利錄音。</P> <P align=center>*杜導正受到上面壓力?</P> <P>據一些了解炎黃春秋雜志的知情人士說,杜導正因為最近受到了上面的壓力,使得他不得不出面發表一些“講話”,其目的就是要同上面“保持一致”以便把“炎黃春秋”持續地辦下去。</P> <P>最近幾天,有關當局在沒有通知和警告的情況下,就把[炎黃春秋]網站關閉了兩天。一位知情人士說,杜導正是個有心人,為了能把刊物辦下去,他“只能處在一種中間狀態”。</P> <P align=center>*啟霖:意在翻案否定中央</P> <P>星期二,半官方的[中通社]發表署名[啟霖]的長篇文章說,一些媒體炒作趙紫陽回憶錄,“意在翻案,否定中央”對六四做出的結論。</P> <P>文章說,對于歷史是非的評判,最有力的不是寫歷史的不同作者之間互相辯駁的言辭,而是已經發生的事實。</P> <P>這篇文章說,一些媒體在報道和評論趙紫陽回憶錄時普遍[貶鄧彰趙]的手法,“嚴重背離了客觀事實。”</P> <P>不過,美國之音記者星期三上午到中國的百度網搜索查詢,卻沒有查到這篇文章。在海外的[古狗]網上搜尋,也沒有查到文章的全文。只是到了星期三中午,才發現這篇文章剛剛出現在中通網站上。上網時間是︰5月27日11點14分。</P> <P align=center><BR>趙紫陽回憶錄中文版出版前 王雁南鮑樸明確表態</P> <P align=center>2009-05-28</P> <P align=left><BR>中 共前總書記趙紫陽錄音回憶錄中文版《改革歷程》的出版人鮑樸對本台表示,該書星期五如期發行。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星期四對本台表示,該書出版已經晚了太 久。對于中通社第二次撰文,稱趙紫陽案是“鐵案”,學者認為,大部分中國人認為,當時定案就是錯的。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喬龍的采訪報道</P> <P>由趙紫陽秘書鮑彤運作出版事宜的趙紫陽回憶錄中文版,定于星期五在香港上市,出版人、鮑彤的兒子鮑樸星期四對本台表示,一切順利,如期發行。而剛出 版的的香港《明報月刊》六月號,刊登了中文版回憶錄序言作者杜導正的聲明稱,“最後序言定稿在《明報月刊》發表……以明報月刊所刊登為準”。對于 這場序言風波,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當天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表示︰“書都出版了,現在決定什麼序言都不及了吧,覺得沒關系吧,將來看看怎麼”。</P> <P>不過,對于杜導正聲明稱,“今年國家遇到這麼大的困難,換位思考,錄音稿不出為好”。王雁南則認為,出得太晚了。</P> <P>記者︰作為你們家人來講,贊成這本回憶錄現在這個時候出版嗎?</P> <P>王雁南︰現在這個時候有什麼問題嗎?</P> <P>記者︰杜導正聲明里面說,他覺得不太贊成現在這個時候出版。</P> <P>王雁南︰這個可能大家感受啊,每個人都感覺都不太一樣吧,我覺得這個出版已經晚了太久,覺得老人的這個聲音,講話的第一天,就應該被知道。現在已經遲了這麼 多年了,這麼多年都沒有讓他的聲音,讓大家知道,為什麼,至于什麼時候,是不是合適,對誰合適,這個我沒有研究過,首先也不在我研究,覺得太晚啦。</P> <P>明報指杜導正在《明報月刊》發表的序言,為回憶錄中文版終定版,鮑樸並不認同,他認為︰“我沒有雇佣明報月刊做我的編輯,他為什麼說他那個(序言)是終定版,而且作為普通的編輯原則來講,是編輯最後出來的是終結定版,反而不是原作者,明報月刊沒有對事實進行核對”。</P> <P>作為該書的出版人,鮑樸表示,為了對讀者負責,他在編輯過程中,對杜導正撰寫的序言內容,進行過核實︰“我都采訪了當事者,比如說趙紫陽家庭會議是怎麼樣講的,杜先生當時不在場啊 ,那我要采訪當事人,我認為我這個(出版稿)是終結版,我是編輯”。</P> <P>北京的前經濟學周報副總編輯高瑜表示︰“好像杜導正寫的多少有一點出入,鮑樸作為發行人還是編輯,他就做了點編輯,不符合事實的地方,以趙紫陽家人的話為準”。</P> <P>高瑜認為,編輯有責任改動不太屬實的內容︰“當然,他(杜導正)認準的是明報發表的”。</P> <P>明報星期四引述《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表示,該篇說明是按杜導正的要求刊登。鮑樸如有任何質疑,可自行求證。鮑樸強調,出書過程中他做了大量的事實核證,序言因此也有些改動。至于刪除的部分,他表示,“主要是有些不敢肯定的,和事實可能有出入、有偏頗的,寧可不寫”。</P> <P>而大陸官方媒體星期三晚再批趙紫陽回憶錄,中通社連續第二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批評趙紫陽回憶錄英文版。文章強調,趙紫陽在“六四風波”中所犯錯誤的定性是“歷史鐵案”,永遠不可能推翻。</P> <P>對此,北京獨立作家江棋生提出反駁︰“怎麼會是鐵案呢,劉少奇被永遠開除出黨的時候,我記得四十年前也是鐵案,比趙紫陽還要厲害嘛,叛徒、內奸、公賊劉少奇,也是鐵案嘛,後來怎麼翻掉了,趙紫陽的案怎麼是鐵案呢,他說了鐵案就是鐵案?我看還不如豆腐案呢”。</P> <P>江棋生表示,大部分普通的中國人,都認為中共高層定趙紫陽的案子,當時就是錯誤。</P> <P>至于批判文章兩度強調鄧小平才是改革開放的設計師,江棋生表示︰“鄧小平這個人政治上不改革,經濟改革也比較次,說實話,他搞定市場經濟是官場經濟,該否定的地方就要否定這個人,六四還殺人,這個人不怎麼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