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迟迟拿不到铁矿石定价权?这恐怕是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有一派观点认为,中国没拿到定价权,是因为在与铁矿石巨头谈判价格时,自己这边出了“内鬼”。据中国媒体周四报导,力拓公司驻上海的四名员工被控窃取国家机密,他们的行为与力拓同中国进行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有关。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有关人士称,这些人<A title="" href="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10/chj093028.asp" target=_blank>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机密</A>。 <BR><BR>但笔者在这里想弱弱地问一句:中国有可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吗?持肯定观点的人会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预计今年将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2%。如果是换成一般性制成品,这样的需求大户绝对是各生产商竞相巴及的对象,理由很简单,这个大买主可以轻易地把订单从一个供应商转到另一家供应商,而哪个供应商如果失去它的订单,结果很可能是死路一条。 <BR><BR>但铁矿石行业的供需关系却并不受这条规律支配。全球铁矿石供应目前高度集中在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这三大巨头手中,而力拓与必和必拓这两家企业的铁矿石资源又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A title="" href="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10/chw085353.asp" target=_blank>预计澳大利亚2009年将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40%</A>。 <BR><BR>一个62%,一个40%,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想把给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订单转给别人,就得把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铁矿石出口量统统吃下,而如果有任何一家其他国家的铁矿石供应商与澳大利亚站在了一起,中国的铁矿石供应就会出现缺口,这时候就算你有再大的铁矿石需求量,也只能放下身段去求澳大利亚人了。但别忘了,力拓与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资源可不仅仅局限在澳大利亚,其他国家的铁矿石出口量中也有它们的份额。照此看来,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想占澳大利亚人的上风,按常理出牌基本没戏。 <BR><BR>中国能否靠偏招取胜呢?这方面最直截的办法就是分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商,让它们无法结成对华统一战线。不论中铝公司收购力拓资产的真实动机为何,至少在一部分人看来中国此举有拉拢力拓之嫌。或许正是这种明显的嫌疑反而产生了反作用,力拓为逃避澳大利亚国内的政治压力,转而<A title="" href="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09/bch122452.asp" target=_blank>与同为英-澳矿业公司必和必拓结成了合作伙伴</A>,这意味着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在与中国进行价格谈判时步调可能会更趋一致。 <BR><BR>另一个办法或许就是下一盘“大棋”,比如<A title="" href="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10/roi084930.asp" target=_blank>操控美元汇率</A>。鉴于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如果中国与铁矿石巨头进行价格谈判时,美元汇率能“恰好”处于上升通道,也许对中方压低铁矿石合同价会有正面帮助。但做到这点又谈何容易,特别是在<A title="" href="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10/hrd140340.asp" target=_blank>兑美元升值目前几乎是亚洲货币的唯一之路之际</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