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重热大陆的玄机

<P>新疆「七五冲突」后,深圳等大城市突然出现《武昌首义》、《走向共和》、《末代皇帝》等老影视剧热销,许多人以剧读史,比较晚清腐败与中共腐败之异同,让近年风行的「中共与晚清极似之忧」,从学界迅速蔓延到民间,成为大陆各地「群体事件」相继爆发的指南。相比之下,《保卫延安》、《东方红》等一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红色主旋律」新剧,却沦为「反面教材」,非但不能为中共增粉加色,反被指证粉饰暴政,颠倒黑白,更加深了「新中国六十年就是晚清七十年」之愁。</P> <P>《武昌首义》的特别提示</P> <P>由湖北电视台主持拍摄的电视剧集《武昌首义》,本为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五周年,早於二○○六年八月问世於各大电视台,许多人都已看过。但时逢「新中国六十年大庆」,不少人想到「晚清七十年」,於是群起重看。</P> <P>就艺术性而言,《武昌首义》本算不得精品,但其对晚清倒台悲剧偶然之中有必然的清晰揭示,却能让人常看常新。</P> <P>诚如该剧广告所言,《武昌首义》的特别提示在於──昔日湖北革命党人推翻皇帝专制又陷入假共和专制的悲剧,告诉今日中国人:尽管专制政府拥有全国军队,看似强大无比,却能因一个偶然民变事件引起一场必然发生的全国革命;「武昌首义」只是几个士兵偶然冒险引发,并无精英有力领导与统一计划,其成功的主要背景只是深得民意──全国人民早已认为晚清腐败透顶必亡。可见失民心者必失天下。</P> <P>这一历史悲剧正是今日中共腐败走向的现实写照──从上海杨佳杀警,到湖北邓玉娇杀官,从贵州甕安民变火烧官府,到新疆「七?五冲突」民族混战,全国百姓皆不支持政府而同情「闹事者」。可以说,「朝廷尽失民心」,「国人皆盼改朝换代」,此为今日中共与晚清最为相似之处。这让人们想到,虽然今日中国尚无一个政治团体有实力可与中共抗衡,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像晚清一样,几个并不成熟的新生小团体却可一举推翻了军力几百万的统治阶级。</P> <P>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日即将来到,中国却可能再来一个「武昌首义」!中国人又要在君主立宪(党主立宪)和革命共和之间作出选择!转了一百年,中国为何又回到原地起点?!就是这些启示疑问,让《武昌首义》、《走向共和》、《末代皇帝》老影视剧重热大陆。《走向共和》尽管早已被禁被删改,现在销售的却是原版原汁原味──剑锋直指今日假共和!</P> <P>北京流行「改革危局」讨论</P> <P>与深圳等地流行重看《武昌首义》、《走向共和》、《末代皇帝》相比,北京人更喜欢集会讨论「改革危局与清末新政」。近日流传的「万里谈话」、「五百老同志上书中央」,其精神早在二○○九年七月四日就有公开演讲──其时北京着名书店三味书屋举办了一个有听众数百人的演讲──「改革的危局与清末新政比较」,主讲者为体制内异端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该演讲被网络实况播出,吸引千万人参与。</P> <P>改革开放与清末新政相似之处</P> <P>中国改革到今年三十多年了。现在很多人担忧改革被革命所扑倒。因为中国实际上有过一次改革被革命所扑倒的历史──「清末新政」变为辛亥革命。</P> <P>今日「改革开放」与「清末新政」的相似处有:</P> <P>一、维新假象──清末新政后,出现了很多新气象,李宗仁曾说过「清末新政时一天比一天好,蒸蒸日上」,但就是在这种「蒸蒸日上」时刻,辛亥革命爆发了!所以今日中国改革一面「经济腾飞」,一面民变蜂涌,极合晚清逻辑。</P> <P>二、民变倍增──今日中国民变(群体事件),年约八万五千起(二○○八年官方统计数),比辛亥前(一九一○年)的民变(全国一年一万起)多七倍半。虽然那时中国人口只有四亿五千万,拿今天中国人口增长为十三亿,按「每亿人民变事件量」相比,今日为六五三八起,是晚清时二二二二起的二点九四倍。今日中国民变率比清末至少增加了一点九四倍。今日中共危甚晚清!</P> <P>三、推迟立宪──慈禧在一九○二年宣佈预备立宪,但要十二年后实行。邓小平在一九八○年说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一九九二年之后连「预备立宪」都答应了,但不定时间表。二○○九年胡锦涛御用学者郑永年传达高层意见:中国改革分三步,目前只能进行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要到三十年(二○四○年)后再进行!与晚清策略何其相似!</P> <P>四、弱智接班──一九○八年光绪皇帝和慈禧相继死去,满人权贵为保权位,匆匆忙忙地让一个三岁的溥仪当皇帝,摄政王载沣也才二十五岁,皆是生於深宫,长於妇人之手的弱智者。而邓小平在推倒胡耀邦,软禁赵紫阳后,指定的接班人也皆是毫无改革之功的三流人物。所以江、胡时期整体腐败。</P> <P>五、世袭制复辟──溥仪、载沣当家之后,实行压抑汉人讨好满人权贵的治国之策,几乎满人的少年权贵全都出来当政,形成皇族内阁:内阁十一人,九人是满人,其中七个是皇族。然后又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大行世袭制。</P> <P>今日中共可说是将晚清当年犯的错误都犯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队,近来加速重用了一大批太子党:李鹏的儿子当省长,许世友的儿子当司令,刘少奇的儿子升上将,更有权臣的女婿当副总理,十八大接班人也钦定为太子党。今日中国民主党派是花瓶,忠直之士被淘汰,民主人士被边缘化,党天下的势头直攀毛时代!</P> <P>在弱智者和太子党联手后,改革初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开始大规模收回,先是通过改革税收、国企改革等将财力全部收於中央,全部包袱扔给地方,以至於全国县级财政枯竭。后又将各地方媒体新闻监督权全部收回,连网络也不放过,全国空前舆论一律。</P> <P>当年中共夺取政权时,有很多自由民主派参与。今日可以说是「一个用自由者血肉夺取的政权却最终被让给了反自由者」,岂非重演辛亥革命悲剧?!</P> <P>慈禧六十大庆在重演</P> <P>当年慈禧不顾内忧外患而挪用钜资军费新修颐和园大庆六十大寿时说,这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了朝廷脸面。今日胡温不顾「通钢工人造反」,遍地铅毒百姓,而挥金如土大办六十大庆,也称这事关稳定大局。在「新中国六十大庆」中极力亲毛冷邓,有意让人遗忘改革初衷──明知毛泽东思想主导的前三十年,至少也是「瞎折腾」草菅人命的暴政,后三十年在邓小平理论缓冲下才有所改邪;如果一定要纪念「新中国」,重点理应放在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但眼下在中宣部和广电总局联合向观众推荐的第一批十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剧」之中,竟然没有一部关於纪念改革开放的电视剧,以《解放》、《决战南京》为代表的「六十大庆献礼剧」,全是歌颂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如此本末倒置,人们深感今日「新中国」过六十大庆,与慈禧大庆六十岁,其腐败愚昧毫无二致。斯时斯地,人们怎能不重看《武昌首义》、《走向共和》、《末代皇帝》?</P> <P>试看《解放》的主要演员,皆已将国籍转到外国──连高唱「新中国好」的明星,也深信又到「邦危不居」之时:「武昌首义」将在中国再现!</P> <P>二○○九年八月二十日<BR>於深圳早叫庐<BR>&nbsp;<BR></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政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