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连日来本报刊登的《中共建政60年:香港故事》,至今为止,大都是建政头30年的往事。对近30年出生和成长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遥远了。就他们经历的近30年来看,中国的经济不断起飞,国际地位也在上升。他们较少看到更较少经历中共建政头30年的苦难。</P> <P>许多人把中共建政历史,划分为前30年与后30年。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大都建基于对前30年路线方针的否定。今天,许多人颂赞「祖国成就」,讲的也是后30年的成就。前30年,就「别提它了」。</P> <P>不过,今年中国官方却下了指示,对建政30年的定调是:60年不分前后,既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也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P> <P>有人认为,中共这样定调,是为了平息内地左、右派的批评声音。因为左派认为,中共现在的掌权者,只是口头上讲社会主义,实际上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了,他们是背叛了马列毛与社会主义路线的右派;右派则认为,掌权者太左,仍是文革专制的延续。掌权者在大陆理论家眼中,可以说左右不是人。但真正的情形是,掌权者既非左亦非右,他们是从特权阶层而衍变成的权贵派。在中国大陆,掌权者中已没有左右社资之分,只有权力大小与由权力掌握的资源多少的区别。社会矛盾就是官民矛盾,就是权贵与反权贵的矛盾。</P> <P>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同意中共「60年不分前后」的主调。因为60年都是由打江山而获得权力的特权阶层管治的。前30年与后30年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P> <P>前30年,中共以社会主义追求的平等目标为理想,并以此来号召追寻它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与民众。平等是一个很好听的词语,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很少人认为人应该不平等,有些人应该骑在他人头上剥削压迫他人的。然而,如果一味追求分配平等而不惜牺牲人的自由的话,那么追求平等的结果,就是如《动物农庄》所说的:「一切动物都平等,但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也就是说,牺牲了自由,不但产生了「更平等」的特权阶层,而且是整个社会均贫化,实现了罗素所说的「乞丐最平等」。</P> <P>中共建政的后30年,打破了前30年追求的「分配平等」,实行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然而,由于在前30年滋生的「更平等」的特权阶层仍享特权,而且成为世袭权贵和有了「近亲繁殖」衍变,因此虽打破了分配平等的追求理想的符咒,但在自由经济中不仅没有建立机会平等的规范,而且突出了机会的不平等。所谓机会平等的规范,就是严格的法治,是三权分立尤其是司法独立,是人民投票授权的民主体制。没有这些机制,自由经济就不是一个机会平等的机制,而是依靠特权和官商勾结发财的机制。打破了社会主义追求分配平等的理想之后,更使社会失去了信仰,变成上下交征利、无事不可为的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物质主义。于是贪污腐败越演越烈,低人权和低环境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人与人缺乏互信,人的堕落和不择手段地追求私欲成为主流。经济腾飞,贫富悬殊,假货盛行,骗术层出不穷,是后30年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向。而掌权者全无意愿要建立机会平等的法制,所有施政都是权宜,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是以暴力与假话去维繫稳定。建国初期的平等理想,民主追求,道德遵循,已全部被埋葬了。</P> <P>不分前后的60年,是怎样不分?甚么是一以贯之的?只有一个字:权。权就是一切。权就是从前30年到后30年的一切罪恶的渊数。</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