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周六发布了2009年发展和改革蓝皮书,题为《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一九四九——二00九)》。</P> <P align=left>据中新社报导,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显著上升,国际舆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有很多讨论。时值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此类讨论非常频繁。蓝皮书对此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阐述。</P> <P align=left>蓝皮书将六十年的中国道路概括为:改朝换代奠基中国道路、中苏关系反思中国道路、六十年改革探索中国道路、学习借鉴补充中国道路、渐进式改革成就中国道路、逼迫机制逼出中国道路、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中国道路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P> <P align=left>蓝皮书说,当今中国民众认可的中国模式核心为改革、发展、渐进、开放、试验、和谐和稳定。蓝皮书指出,中国过去所采取的生存型发展模式以物为本,导致产能的相对过剩。目前,中国已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因此,在发展模式上也应与阶段性特征相适应。</P> <P align=left>蓝皮书还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社会公共需求、政府职能,均面临日益突出的转型压力。中国未来能否在产业升级、财富分配、制度文明等方面实现实质性跃迁,能否让经济发展更加惠及普通民众,让普通民众分享更多繁荣,对后30年中国改革发展是一个战略性挑战。</P> <P align=left><FONT color=red>海外媒体评价六十年兴衰得失</FONT></P> <P align=left>在中国建政六十周年之际,海内众多媒体都在报道和评价中国六十年的兴衰得失。中央社报道指出,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但令西方社会刮目相看,更在世界发展史上塑造出独有的「中国模式」,挑战过去数十年来西方输出的价值观。但无论「中国模式」如何受人称颂,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中国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衍生贪渎、环保等问题,以致官民冲突频生。这些问题正考验着中共的执政能力。</P> <P align=left>在刚结束的中共第17届第4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其讨论焦点就是如何促进党内民主及反贪腐,外界将此称为中共在执政上‘自我完善’的举措。对于中共这种‘自我完善’的做法,香港一些学者专家却不表乐观。</P> <P align=left>城市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先前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恐怕本届全会所提出的反贪腐等党建建议又流于空话。他认为,民主及法治是公认打击贪腐的最佳利器,但中共迄今所提出的民主建设,前提是不放弃其权力专制;而中共的自发性民主改革只是要求干部重视民意和接受民意测验,没有发挥真正的制衡。他说,如果中共决心打击贪腐的话,起码可以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媒体等发挥监督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中共方面显然没有这样做。</P> <P align=left>中国问题观察家林和立也说,自前总书记江泽民以来,中共就一直强调反贪,但其反贪工作基本上是中共调查自己,反贪组织缺乏独立性,这是制度出现了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