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十年過去了,中國不僅沒把握住那個強大的上升潮流,反而使之變了味道。<BR></E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BR>拖著彩煙的戰鬥機劃過上空,中心的道路被封鎖,坦克穿過長安街,試圖拍攝綵排的日本記者被毆打,警察們四處巡邏,上訪村的人群被驅趕,每一個井蓋都再次被檢查,華人明星們聚集在一部電影中為國家權力唱讚歌……炫耀、傲慢、緊張、焦躁、荒誕的氣氛包圍著北京。</P> <P>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六十週年的慶祝,最終與「人民」與「共和」毫無關係,它是官僚系統的一次自我慶祝。被挑選的人民會出現在廣場上,他們歡樂與舞蹈,像是活動的道具。</P> <P>在一個信息泛濫、記憶模糊的年代,重溫往事變得如此艱巨,更何況,官僚權力仍牢牢的把握著過去,它選擇記憶的內容和尺度。以至於血腥變成了榮耀、迷狂被理解成激情、愚蠢則成為了理想。人們也經常默許和認同。年老的一代,主導去忘卻苦難,因為歡樂似乎更對眼前的生活有利,更何況,在長期的教條之下,他們可能也失去了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能力;年輕的一代,他們還來不及體驗,或者是過多混雜的信息已佔據了一切;那些願意也有能力的回憶者,無法分享他們的記憶,一個扭曲的公共空間不能也沒興趣分給他一席之地。我們是一個習慣遺忘的國家。我們誇耀五千年的歷史,但每個人對二十年前的事,都記憶不清。</P> <P>倘若六十年的歷程太過複雜,其中的悲劇太讓人不安,就讓我們談談最近的十年。這個中國日益富有、國際影響力日益強大的十年,它將以十月一日的閱兵,而達到頂峰。但很有可能,歷史學家們將把二零零一年之後的十年,定義為一個錯失的十年。</P> <P>任何一個組織,它是一家公司、一所學校或是一個國家,它的表面的輝煌和內在的弊端,都可能並行不悖。通用汽車在八十年代初即已問題叢生,但是規模掩蓋了一切,當一切被揭開時,它變成了一艘迅速下沉的巨艦;傳統的聲譽也帶來遮蔽,北京大學早已喪失了大學內在品質和創造能力,但是它依舊可以憑藉蔡元培時代的成就來自我炫耀;卑斯麥時代的德國,是歐洲新生的強權,它的軍事、商業、科學、文學上的成就都令人矚目,但是當一戰爆發時,人們才意識到蘊涵著如此的內在缺陷:教育潰敗、信仰喪失、人民的分裂、官僚系統的膨脹、多元聲音和制衡機制的消失,它是個金與鐵的年代。</P> <P>那中國呢?還記得二零零一年前後,這個國家曾經蘊涵的對未來的樂觀和期望嗎?它度過了九十年代初的嚴寒和緊接而至的喧嘩與躁動,經濟自由已經帶來了一個相對寬鬆、儘管仍弱小的市民空間;私人經濟不斷蓬勃,而且逐漸蘊涵了一個中產階級群體;互聯網技術打破了信息匱乏,讓人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年輕人紛紛要開始創造自己的事業,儘管他們的視野仍舊單一,卻充滿了活力;國際化和技術革命一樣,增加了樂觀,中國要舉辦奧運會,加入了WTO,國際規則將可能幫助這個古老的國家跳出舊循環的困境;連政治體制也做出了某種妥協,它歡迎了私人企業主的加入,經過了九十年代末的私有化浪潮,官僚系統的控制能力衰退了,人們也希望這個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商人階層,能夠變成為另一支社會力量……</P> <P>但將近十年過去了,最初的這些期望,都改變了味道。這個國家不僅沒有把握住那個強大的上升潮流,反而使之改變了味道。在表面上,它的確日益強大。經濟增長的速度無人匹敵,軍費開支迅速攀升,它培養了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和技術專家。但一旦深入其中,你會發現在國家內部的腐爛的速度,就像是這上升的數字一樣驚人。</P> <P>私有經濟的活力,正迅速被國有企業的壟斷所擠壓;大學教育徹底淪為權力與金錢的俘虜,培養出一代沒有靈魂和人格的青年;市民空間尚未成熟,就已被控制、收買,然後自甘墮落;互聯網沒有轉化成自由表達的渠道,反而越發變成了群眾語言暴力的發洩場,它令公眾輕易陷入極端化的情緒;政治權力則越發傲慢和僵化,面對危機時,它是在無能和高壓之間搖擺;而社會的不穩定感在迅速增加,貧富差距和普遍的腐敗,則令民怨四起……在這一些變化背後是一種令人憂慮的傾向,社會的獨立空間、個人的獨立性、市場和技術的自由度,都在被國家權力所吞噬,整個社會的創造力和熱情,被消耗和扭曲,而正是這種創造力和熱情,才是推動一個國家的根本動力。國際局勢的變化,也幫助了掩飾了中國的停滯。既然民主試驗屢遭失敗,自由市場則陷入金融危機,那麼中國或許的確找到了它的獨特模式。但倘若你認識這種模式的代價有多麼高昂,它的獨特性實在不值得讚賞。</P> <P>七年前,很多人願意談論「胡溫新政」。但現在,最初那些政治語言和政治姿態所帶來的期待,已經大打折扣。終於一日,我們要承認,因為政治勇氣與智慧的匱乏,我們錯失了這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