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次糟糕的会议经历无非是指在话筒面前忘词。但对于泰国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Abhisit Vejjajiva)而言,它意味着由于抗议者使得会议中心乱作一团,而不得不动用军队疏散中国总理和其他几位国家首脑。</P> <P>今年4月在泰国芭堤雅(Pattaya)举行的东盟(Asean)年度峰会被迫中断,阿披实糟糕透顶的安保工作难辞其咎,尤其是如果让来宾自行解决安全问题的话,许多人会做的更好——问问温家宝或缅甸总理登盛(Thein Sein)便知。</P> <P>本周末,阿披实将在度假胜地华欣(Hua Hin)主持一次重新安排的会议。</P> <P>不过,尽管阿披实十分难堪,但这次会议考验的并非泰国的安保工作,而是东盟自身。如果不考虑首脑峰会召开方面的问题,单从表面上看,东盟似乎一切进展顺利。其成员国分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缅甸、柬埔寨、越南和老挝。东盟已成为两个规模更大的新兴集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东盟加中日韩三国峰会,另一个是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东亚峰会。这两大集团也都将在华欣集会。</P> <P>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东盟还受邀参加了20国集团(G20)伦敦和匹兹堡峰会。11月份在新加坡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还将举行首届东盟-美国峰会。</P> <P>在东盟地区内部,人们将这视为对其经济成就迟到的承认。东盟十国共有5.8亿人口,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计1.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超过了印度。作为一个整体,东盟的贸易流动位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但现实是,东盟受关注程度的提高,主要反映了美国和中国在争夺对其成员国影响力上的角力。从经济上讲,东盟仍被视为差距悬殊的国家的集合体,作为一个个体统一行动的能力比非洲强不到哪去。它的多样性无可否认。印尼的人口比文莱多出562倍,而发达的新加坡的人均GDP是缅甸的150倍。相比之下,欧盟(EU)成立时最富裕的成员国卢森堡,人均GDP还不到最贫穷的葡萄牙的4 倍。</P> <P>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也是一触即发,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曾因领土问题有过冲突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以及在同一年代曾经短暂并入同一联邦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近来,泰国和柬埔寨也因边界问题发生了冲突,而在如何解决缅甸的问题上,东盟内部也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分歧。为了推行接触政策,缅甸获准加入东盟,但对于各国就其军事统治施加的幕后压力,缅甸却不为所动。</P> <P>东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1992年签署的一项贸易协议,东盟国家已逐渐免除了约90%商品的关税,并将在明年几乎最终实现零关税贸易——除非泰国和菲律宾在大米问题上的争端,在此次峰会上妨碍了协议的签署。</P> <P>东盟已与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谈判签署了特惠关税协议,建立了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池,以帮助成员国抵御货币危机,同时还设定目标,在2015年之前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允许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资本能够部分自由流动。</P> <P>不过,在东盟地区以外,所有这些举措都没有太大影响。外国商界领袖对东盟彬彬有礼,但对于它在协作行动上的无能感到很不耐烦——例证之一就是它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上的表现。</P> <P>要想对全球舆论产生真正的影响,东盟必须就缅甸问题制订一个连贯的政策,证明自己在关税项目上不会倒退,并展示自己在建立经济共同体的道路上正取得实质性进展。</P> <P>即使对于一个一体化程度高得多的组织而言,实现所有上述目标也极其艰难,因此,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但召开一场无须出动直升机的峰会,应该是迈出的第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