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有望完成筹集6100万美元私营部门资金的工作,这些资金将用于建造明年上海世博会上的美国馆,从而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下周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之前,扫除主要外交政策障碍之一。</P> <P>希拉里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中国。当时她接手了一个棘手的局面:美国是除了安道尔以外,世界上唯一未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这令中方非常失望。</P> <P>希拉里今年2月访问中国时,中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国仍缺席将于明年5月至10月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中方非常不快,”在希拉里手下执掌全球伙伴关系事务办公室的伊丽莎白•巴格利(Elizabeth Bagley)表示。“从中国回来后,她说:‘无论需要付出多大努力,这件事对中国、对美国企业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办到。\’”</P> <P>这项任务的难度高于外人预期。与其它所有参展国家不同,美国联邦法律规定,联邦政府不得在国际贸易展会上支出哪怕一美元的公共资金。以希拉里本人的总统候选人和参议员候选人经历,她在募集资金方面拥有大量经验,但她也不得亲自开口要钱。上海世博会预期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博览会。</P> <P>除了官僚制度障碍以外,令情况更加糟糕的是,中方已说动思科(Cisco)和可口可乐(Coca-Cola)等美国大公司掏钱兴建自己的企业展馆,这些展馆将与美国馆隔江对望。直到三家美国公司——雪佛龙(Chevron)、通用电气(GE)和百事可乐(PepsiCo)——被说服各自贡献500万美元后,局面才有所挽回。迄今各方已总共承诺赞助4600万美元。</P> <P>希拉里对美国馆的重视,与布什政府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人甚至轻蔑地使用了“赤共”这一指代中国共产党的陈旧缩略语。“国务院基本上认为这件事没什么指望,”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表示。“有人听说希拉里想要做这件事的时候,还笑出了声。”</P> <P>上海对世博会寄予厚望,将其视为一个契机,来巩固该市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化都市的全球品牌。凭借286亿元人民币(合42亿美元)的官方预算,以及6个月的会期里预期将吸引来的7000万参观者,本届世博会已被包装成上海的首次亮相盛会,正如去年的奥运会之于北京。上海世博会还有意与19世纪先后在伦敦、巴黎和芝加哥举办的世界盛会相媲美。</P> <P>鉴于中国方面对这一历来规模最大的世博会有如此兴奋的预期,美国缺席将被视为一种严重的冷落之举,令中方大丢面子。考虑到这对中方有多么重要,希拉里视其为赢得中方信任的良机。在今年夏天与中方代表团在华盛顿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希拉里誓言将落实美国馆的建设,即便她不得不“亲手一块砖一块砖地把它建起来”。</P> <P>希拉里在这方面还得到美国驻华大使、犹他州前州长洪博培(John Huntsman)的支持,洪博培多次向华盛顿表示,这件事对中国有多大的象征价值。</P> <P>希拉里下周将随同奥巴马访问中国,预期她将参观美国馆建设工地,或许届时她可能将宣布全部资金均已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