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的咨询机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最近发表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加强军力,加强对美国的间谍活动,引起中国猛烈抨击。<BR><BR>*中国猛批委员会报告*<BR><BR>美联社11月19日报导:“美国国会一个咨询委员会星期四说,中国间谍正在积极地偷窃美国机密,用于建设北京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中还说,北京正在建立一支能够在中国和台湾发生战斗以后阻止美国军事力量进入该地区的海军。<BR><BR>“报告说,2009年对美国发动的恶意电脑攻击增加,大部分源于中国。报告说,中国增加对美国政府和国防部门电脑系统的攻击,可能‘摧毁关键的基础设施、扰乱商业和银行系统,并且破坏敏感的国防和军事数据。’”<BR><BR>美国之音11月20日报导:“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副主席伍尔泽说:“中国大幅增加对美国的间谍活动。这些活动可被归为两类:传统的人为间谍与网络间谍。虽然电脑网络黑客攻击很难找到源头,从黑客攻击的幅度以及协调来看,强烈迹象显示中国政府的介入。中国的间谍活动不但伤害美国的利益,也让中国得以在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发展上大跃进,取得大幅进展。”“美国高级军官告诉该委员会,美国国防部在去年侦察到5万多起电脑网络事件,这个数字比前年增加 20%。”<BR><BR>新华社11月23日报导:“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这个报告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别有用心。我们奉劝这个所谓委员会不要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不要再做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美关系的事。”<BR><BR>南方报网11月22日报导:“奥巴马成功结束访华不久,美国国会的智囊团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就推出年度报告再度渲染中国威胁。”<BR><BR>环球时报11月21日报导说:“这是该委员会自2002年以来发布的第7份同类报告。2008年11月20日,该委员会第6份报告基本继承第5份报告的基调,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同时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在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网络威胁方面更是大肆渲染。”<BR><BR>青年参考11月24日报导说:“该委员会在总体上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它一年一度的国会报告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戒备、敌视,是‘中国威胁论’的倡导者。”“中国军力发展的目的绝非与美国争霸,而是防御美国对其核心利益的伤害,美国右翼势力的鼓噪显然背离了事实的真相。”<BR><BR>*央视评论:“要吃饭”的手段”<BR><BR>中央电视台11月23日的报导索性把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这份报告称为“要吃饭”的手段。报导说:“特约评论员宋晓军说:美国从冷战下来,它的各种庞大的侦查机构、国家安全局、中情局,这些人要吃饭,包括军事机器,这些人有他的利益,这个委员会恰恰是依附在这些人身上的,他们是共同要保住自己饭碗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四处找敌人。”<BR><BR>宋晓军还说:“这段时间中国的崛起、经济发展,包括军事实力,我们看到大阅兵、载人航天、空军60年等等,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最快的时间,恰恰这段时间美国的实力在下降,由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当然还有金融危机。在这段时间要保住原来这些人的利益,包括军工利益集团、情报机构、负责冷战时期的庞大机器,自然他们就会选择一些点去找间谍。<BR><BR>“……当它不行的时候,这个机构得到拨款少的时候,它一定要找一个敌人,寻求更多的拨款,这里面有很多钓鱼的办法,来去把中国所谓的间谍拿出来。他们就说你们给我更多的一些拨款,我们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所谓的中国间谍案层出不穷,而且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密度越来越高,非常严密。<BR><BR>“……要创造很多子虚乌有的东西,来养活他们这些人,这是一个本质上的东西。什么叫“冷战幻觉”,就是他们延续了冷战的庞大机器,要运转,所以他们才会出来所谓的“冷战幻觉”,本质上是他们要吃饭。”<BR><BR>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最后总结说:“不仅延续了冷战的思维,也延续了冷战的机器,为了让机器继续运转下去,还要寻找冷战的假想敌。”<BR><BR>*报告有事实做依据*<BR><BR>中央电视台和宋晓军的评论基本上是主观判断,没有什么事实作为依据。与此相对应的是,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不仅列举了七、八桩近年来的中国间谍案,而且具体说明:“近年来,美国司法部起诉的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间谍案或者非法获取技术的案件越来越多。……大多数案件涉及违反出口管制法律或者工业间谍。……<BR><BR>“尽管一些案子同中国情报机构有联系,大多数案子与其它国营机构有关系,尤其是中国军火工业的工厂和研究所。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7到 2008财政年度里,美国司法部起诉的案子中,在非法出口美国限制技术的目的地中,中国名列第二,仅次于伊朗。在这些案子中,向中国非法出口的具体技术包括火箭发射数据、航天飞机技术、导弹技术、海军舰艇数据、无人驾驶飞行载具技术、红外成像系统、以及军用夜视系统。”<BR><BR>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报告的内容在美国媒体中一直有报导。例如,华盛顿时报2008年2月18日报导:“美国司法部负责国家安全的助理部长肯尼斯.维恩斯坦说,……中国间谍是最积极的间谍,而且‘在从事间谍活动时特别熟练,特别执着,特别有办法。’他说,最近一些间谍案显示,北京获取秘密和技术的程度‘接近冷战时期水平’,范围从战场夜视装备到开发灵巧炸弹和导弹使用的加速表。”<BR><BR>《纽约时报》2008年7月10日在报导美国海军分析员格莱格.伯格森为中国提供情报等间谍案时说:“这些案件使美国情报界和执法界进一步认识到北京威胁的广度。许多案件都和伯格森相似,检察官说,这些案子都是中国政府精心策划的情报活动,目的是偷窃美国的国家安全秘密。不过,另一些案子的性质并没有这么清晰,有些案子似乎更像是违反商业出口法律,出口信息为中国公司提供技术上的好处。<BR><BR>“除了伯格森案以外,检察官去年起诉了十几个涉及到中国试图获得军用加速表(用于灵巧炸弹)、有关台湾的防务信息、美国军舰技术、夜视技术、以及使导弹更难于发现的精密技术的案子。”<BR><BR>*中国媒体人云亦云,以讹传讹*<BR><BR>另外,中国媒体的记者很可能没有看过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这份报告。例如,青年参考报导的标题是:《臆造中国海军和网络战威胁,误导美国公众,美最新报告三分之一谈中国海军》。这位特约撰稿人说:“在报告里,涉及中国海军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实际上,这份报告长达381页,有关中国海军发展的内容占19页,加上内容梗概,也不过二十几页,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更罔论“三分之一”了。但是在中国媒体当中,这篇耸人听闻的报导被其它媒体以讹传讹,广为转载。是谁在误导公众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