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是柏林危机的受益者——史東專訪

<P>⊙美国如何做出空运决定?</P> <P>北明:冷战时期著名的“柏林封锁和空运”,又称做“柏林危机”,请谈谈柏林危机的政治背景。</P> <P>史东:苏联在1948年挑起柏林危积,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比如说,在当时的苏联占领区,它的行政管理系统和英美法占领区的管理系统不一样。它施行“政委制”,实行“党委领导”,而且它在自己的区域里发行自己的货币。这就是中共(在战争时期)讲的所谓“政权建设”,虽然它有自己的统一阵线,但是它在边区另搞一套。所以到了1947年的时候,英美法占领区和苏联占领区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区域了。</P> <P>北明:柏林空运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P> <P>史东:当时美国驻西德陆军的首领是克莱上将。他当时没有向任何有关方面请示,就做出了空运的决定。就是说,从西德,主要是从法兰克福机场起飞,向西柏林的两百万市民运送所有必须的活用品和其他物资。</P> <P>北明:克莱上将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时,空运的两个主要国家当时没有开会吗?</P> <P>史东: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当时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是会反映到白宫的。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曾经认真的进行了考虑,最后决定,西方的势力不能从西柏林撤出,一定要守住西柏林。他就命令当时美国驻欧洲军队司令部,要求一定要坚持在西柏林。杜鲁门当时并没有指示,在被封锁了交通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守住西柏林。所以这个具体的做法,就由美国驻西德当地的军事指挥官克莱决定的。这个决定的做出,首先是一个极其艰巨的运输任务,同时,因为空运必须经过东德的领空,所以要冒苏联空军攻击、阻挠的危险。做出这个决定,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P> <P>北明:面临着东德领空里苏联军队的可能的攻击,美国实际上要冒的是世界大战的危险?</P> <P>史东:是这样的。而且西方各国当时也做出了这样的准备。实际上,苏联也进行了骚扰性的航行。苏联没有动手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他们看到美国总统杜鲁门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顶住苏联的挑战,决不放弃西柏林。而且美国已经向英国运送了一大批B29型大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是带原子弹的。美国方面的这一决心和行动,苏联很清楚。一旦美国的空运飞机遭到苏联的攻击,美国的大型轰炸机就会从英国起飞,进行报复性的反攻击。</P> <P>⊙美国为什么不放弃西柏林</P> <P>北明:就是说,为了和平,美国虽然以极大的耐力,承受空运的重任,但一旦遭到攻击,美国将不惜一切,甚至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保住西柏林这块自由之地?</P> <P>史东:是的。西柏林是一个自由的象征。当时是冷战的高峰。1948年2月,苏联违背了雅尔塔会议(注1)的部分条文,在东欧尤其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把民主的力量打下去,让共产党执政上台。1948年初,捷克,最后一个东欧国家,陷入共产党手中,这对西方打击非常之大。而且,当时不仅仅东欧国家落入共产党手里面,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势力也很强。比如说,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在本国的议会中都占有十分众多的席位,甚至有夺取政权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苏联一手制造的柏林危机。所以美国方面,将此看做一个全球意义的战略行动,而不仅仅是为了保住一个两百万人口的西柏林。</P> <P>⊙两相抗衡,实力决定一切</P> <P>北明:美英两国进行空运期间,苏联在东德的驻军已经增加到了40个师,盟军的驻军却只有8个师。苏联已经拉开了武装冲突的架势。但是,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联并没有在美、英进行空运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攻击呢?</P> <P>史东:当时是1948年。那时苏联还没有原子弹,美国有,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有原子弹的国家。一旦苏联攻击美国,它就要面临核威胁。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苏联根据自己的军事实力,如果美国不放弃西柏林的决心非常坚定,它还是不敢冒这个险。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也是一种毅力的较量。在这种较量上,看来杜鲁门赢过了斯大林。</P> <P>北明:能不能这样分析,就是说,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也就是专制国家和民主国家的抗衡之中,事实上,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它的意识形态,放弃了它对西柏林的渴望,而是因为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他们意识到打不过这些西方工业强国,所以苏联没有对美英两国空运飞机进行攻击?</P> <P>史东:这是非常正确的看法。但是到了1949年以后,情况就变化了,那时苏联有了自己的原子弹,那以后,冷战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当时美苏双方大规模的、直接的军事对抗,基本上再没有见到。</P> <P>北明:后来盟国对东德的交通运输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特别是西方禁止进口东欧集团的全部重要出口物品。这是否就是一年后,苏联解除对西柏林地面交通的封锁的唯一主要原因?史东:苏联解除封锁是在1949年5月份,情况已经大大发生变化了。苏联看到西方对他们这种强硬的威胁,并未示弱。西方国家已经由美国领头决定,在西欧建立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军事联盟,这就是“北约组织”(注2)。另外一个原因,和世界其他地方国家发生的一些变化有关。</P> <P>⊙柏林空运的指挥者曾指挥过中国抗战时期“驼峰空运”</P> <P>北明:接下来请您谈谈柏林封锁和空运对于中国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P> <P>史东:柏林封锁和空运,实际上,和中国有很大的关联。首先,是这次巨大规模、异常艰巨的空运任务的组织者本人与中国的关系。这个人是美国的空军中将,名叫威廉腾纳,他是当时唯一一位最有大规模空运经验和指挥资格的人这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战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经验和资格正是在那个取得的。他是当时著名“驼峰峰运”的组织者。当时中国周围战区几乎全部被日本包围,而苏联尚未对法西斯德国开战,不能从苏联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当时剩下唯一可行的空中通道,是从盟军占领下的印度向中国的昆明,运输大量的战略物资。“驼峰空运”是到那个时候为止,世界上最著名的空运壮举。这个壮举的组织人,就是后来史无前列的柏林空运的组织人,腾纳中将。由于腾纳将军在美国空军中所立下的功绩,在美国空军史上,他被誉为美国“空运之父”。</P> <P>⊙柏林危机敲定中国现代历史走向</P> <P>北明:柏林封锁和空运壮举对中国发生了什么直接影响?</P> <P>史东:当时中国正在打内战。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争夺中国领导权正在打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在这场决定中国后来社会性质的内战中,美国的参预与否对于中国的前途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参预中国的内战,它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国民党,那么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可能性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就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以前一直没有想到,导致柏林空运的柏林危及和中国当时的战局有什么关系。一直到1994年,苏联的一位前克格勃将军,叫苏多柏拉托夫,是专门负责西方国家军事情报的,他在1994年写了一本回忆录,叫做《特殊使命》。在这本书里面,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当时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了一个重要战略计划:要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挑起一场大的危机,转移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注意力。</P> <P>北明:柏林危机是当时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个人,为了共产党在中国夺取政权,而私下密谋好的?</P> <P>史东:根据苏多柏拉托夫将军的回忆录记载,是这样的。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故意挑起的一次行动,以便转移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这样,共产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国民党打败──在没有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之下。</P> <P>北明:柏林危机的四八年,在中国确是国共两党内战的时候,也是中国的历史性关口。但您上述的信息有多大的真实可靠性?</P> <P>史东:这个说法出自一位苏联政权高层人士的回忆录。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说法,因为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档案材料加以证明。不过这个说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许多历史学家接受。</P> <P>北明:那就是说,美国拯救了西柏林,但同时却使中国陷入了共产主义深渊中?</P> <P>史东:如果苏多柏拉托夫的说法成立的话,历史就只能做这样的解释。</P> <P><EM>注1:二战时的盟国首脑的最后一次会议。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丘吉尔首相和苏联斯大林部长会议主席,在克里米亚开会商讨有关最后战胜并占领纳粹德国的计划。会议讨论决定了德国的各国占领区划分、对德国军需工业、基本生活以及战犯审判等事项。斯大林所接受的协议规定,建立“能广泛代表一切民主人士的过渡性机构;通过自由选举,尽快成立关心人民愿望的政府”。</EM></P> <P><EM>注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欧洲社会主义阵营首领苏联在欧洲的兵力,而创立的军事平衡机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在二战之后,一直是西欧国家主要集体防卫协议机构,这些国家包括法国、英国、西德和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与苏联及东欧共产党国家的军事力量华沙条约组织相抗衡。</EM></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