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 class=detailContentTeasertext>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表2010年《社会蓝皮书》并在“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一章节中指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据人民网的一家网络监测室今年7月作出的网络评估,中国30%的突发性群体事件都由互联网传出。资深媒体人李大同表示,"中国主流媒体长年被中宣部所控制,导致了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主要平台。中国传媒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H4> <P>中国当局在积极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还把网络举报列为中共司法监督的重要渠道。在本周一举行的"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和所要面临的问题"报告会中谈到,政府对网络监管已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网络民意监测。资深媒体人李大同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中国社会秩序治理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蓝皮书中提到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P> <P>他说:"地方政府的很多做法,是在中央政府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当局很难掌握其真实情况。因为当地的媒体根本不允许对敏感事件进行报道。其它省市级媒体又很难抵达新闻现场。而现在有了互联网的报道,当地的网民将事件第一时间放到网上,同时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对大多数事件来说,中央政府还是愿意看到的网络舆论起到的遏制力量。但是当局也小心防范,如果某些事件太大,大到对整个执政党提出质疑,那么他们就会严加控制。"</P> <P>据人民网的一家网络监测室今年7月作出的网络评估,在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的社会群体事件当中,有30%的类似事件是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的。网络既是当局的监察对象,又是政府洞察民意的新渠道。李大同表示,网络传播的概念在中国发生着变化,"事实上,网络已经在设置议程上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新闻媒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新闻媒体要告诉公众,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是值得关注的。中国的主流媒体因为长年被中宣部控制,所以主流媒体丧失了这个功能。反倒是由网络开始爆料。确定媒体议题的这个功能实际上已经转到网络去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 <P>最新的蓝皮书中还总结了中国五大网站统计的2009几大热点新闻。其中包括:四川邓玉娇案、重庆打黑及网瘾的界定等事件。李大同认为,中国的网络舆论倾向已经能够起到影响政府决策的作用,"网上最近就《拆迁条例》进行了讨论,网上骂声一片,结果网上又传出北大五名教授要求人大审查《拆迁条例》是否违宪。那么马上国务院就作出了反应,之后公开表示,原有的《拆迁条例》将要被废除。这些都是网络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