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贫富差距的比较

联合国最近发布一份关于世界贫富差距的报告,结果前四名中,三名是华人国家和地区,第一名是香港,第二名是新加坡,第三是中国,第四是美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城市,在全球国家中,并不构成典型意义,真正令人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尤其是中国,不仅在大国中,即使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也是贫富差距最大的。中、美两国雖然都有巨大的贫富差距,但“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两国民众对此的看法,卻有明显的不同。

第四堵界墙的大尺度效应

在西方学界,公开“抵制以色列”的声音,NTNU并不是第一个。自2002年建造以巴围墙以来,英,美,法,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大学教授公开反对。 今年夏天在欧洲,就听到议论,欧洲现在有点像经济大萧条后的1930年代:潜在的反犹太复国和排犹的思潮,又复苏了。虽然,1930年代的排犹事态的规模和尺度与现在不同,但历史确有几分类似,令人思考:经济萧条与排犹之间,是否真有历史的相关和轮回?

朝鲜更换货币引发恐慌

朝鲜政府周一开始更换货币,以100元旧币兑换1元新币。
新旧兑换的截止时间是本周日。但政府规定了兑换限额,每个成年人只能兑换10万朝元,约相当于普通人三四个月的工资。有逃到韩国的朝鲜人说,北方的人们悲痛欲绝,哭喊着向当局抱怨。

鬼使神差的日子——顧準逝世35周年祭

我今以施儀之往事,紀念顧準逝世35周年,以贖前衍。是否褻瀆顧準?起顧準于黃泉,他也會同聲一嘆︰“我們這一家為什麼總是蹺蹺板,總要有一頭是反革命?”顧準之悲劇,雖千萬人吾往之,可謂“驚天地”;施儀之用盡被棄,也是悲劇,可謂“泣鬼神”,這是悲劇之正反,卻發生在同一個家族里,這就是一個家族的悲劇了,而是時代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