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二零零九年是神州易幟六十週年、六四的二十週年、中越戰爭三十週年,因歷史經過沉澱,進而發現歷史的智慧,成為亞洲週刊這一年十大好書重要主題,也與當下 和未來產生微妙互動。趙紫陽、龍應台、陳志武、倪創輝、周光蓁、齊邦媛、張萬舒、王鼎鈞、張翠容和廖信忠的十本書,都寫出了全球華人的全新視野與希望。 <BR></EM>——————————————————————————–</P> <P>二零零九年是神州易幟一甲子,也是六四的二十週年、中越之戰三十週年。由於歷史的發酵,這一年成為反思中華民族命運的主題週年。全球中文作家雖置身不同境遇,卻聲應氣求,打開一個個記憶的黑盒子,寫下大量嘔心瀝血、深具原創性的作品,涵蓋四九年國共內戰、新中國誕生﹑七九年中越之戰﹑八九「六四」等一系列全球華人難以忘懷的重大事件,也對很多敏感話題作出反思。因歷史經過沉澱,進而發現歷史的智慧,成為亞洲週刊這一年十大好書重要主題,也與當下和未來產生微妙互動。</P> <P>亞洲週刊二零零九年中文十大非小說好書揭曉:(一)、《改革歷程》(趙紫陽、新世紀出版);(二)、《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龍應台、天下/天地出版); (三)、《金融的邏輯》(陳志武、國際文化出版);(四)、《十年中越戰爭》(倪創輝、天行健出版);(五)、《中央樂團史》(周光蓁、三聯書店出版); (六)、《巨流河》(齊邦媛、天下出版);(七)、《歷史的大爆炸》(張萬舒、天地出版);(八)《文學江湖》(王鼎鈞、爾雅出版);(九)、《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張翠容、馬可孛羅出版);(十)、《我們台灣這些年》(廖信忠、重慶出版)。</P> <P>遺憾的是,十大排行榜上,起碼有四本是中國大陸禁書,包括第(一)、(二)、(四)、(七)四本書。</P> <P>●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去世四年多,生前秘密錄下三十小時錄音講話,以中英文先後出版,香港版名為《改革歷程》(台灣版名為《國家的囚徒,時報出版》), 「人走文至」,透出奇特的歷史氛圍。如俄國民主派先驅赫爾岑所說,「不能像僧侶那樣在禱告與靜思中令精神枯萎,不能讓抽象概念和平凡事務淘盡我們的勇氣與活力」。《改革歷程》的關鍵推手是杜導正等四位中共老人。</P> <P>趙紫陽不說則已,既說就一發不可收拾。他講「六四」前因後果,又談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功過,更談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衰。政治的本質是樸素的,由廣為人知的常識與真理所構成。而趙紫陽直到離世,仍然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找不到半點自我解構的影子,而大放光輝的恰恰是他的論述亮點,即反對領袖「我說了算」的獨裁作風,以及「回到民主與法制軌道上解決問題」的現代新思維。</P> <P>● 一九四九年國軍潰敗,約兩百萬人渡台,台灣教授、作家龍應台的父母就是隨著這難民潮而落戶台灣南部。六十年後,龍應台的童年回憶是大雨擊打鐵皮屋頂,「如千軍萬馬狂殺過來」,成為書寫十五萬字《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的最初動力。她從浩如湮海的檔案材料中,從家族史、遷居史到國族史,帶著眾多的體溫、感傷、痛苦以及盼望,一字一句找尋民間記憶,追述國共內戰時的普通人遭遇,一個個奔逃、倒斃的百姓,「太多流離,太多夢碎,太多被碾碎的青春和被奪走的生命」。</P> <P>這本書除了從人民的視野來看國共內戰,還挖掘出不少「獨家」歷史,包括六十年前長春國軍被共軍圍城,最後約幾十萬人餓死的歷史,今天長春街頭老百姓,竟無人曉得。而當年保衛上海的八百壯士,有些被日本俘虜送至新畿內亞當苦工,九死一生,而台灣本地人被徵募至新畿內亞,在日本戰敗後被槍斃或坐牢。戰爭與政治變幻,都在捉弄老百姓命運。龍應台超越政權之爭,「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P> <P>● 知名華人經濟學家陳志武曾是中國軍校學員,八六年留學耶魯大學,學成留校並成終身教授。零九年,陳志武出版《金融的邏輯》,剖析當前金融危機,闡述「金融的邏輯」,書中針對有人要求中國推行重新回到金銀本位貨幣改革,「讓人哭笑不得」。書中對比公元一千六百年時的兩組國家,一組是存金數千萬的國家,像中國、印度、土耳其和日本等;而另一組不僅不藏金,更負債累累,如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四百年下來,藏金萬貫的,除日本藉明治維新改變國運外,至今還都是發展中國家,而當時負債累累的國家,今天既民主法治,又經濟發達。為什么「負債累累」的國家能良性發展,「政府總是缺錢」是否就是民主憲政制度的催化劑?「國富」是否反給掌權者以壓制民權、踐踏法治的底氣呢?陳志武認為,「或許,不需要借錢花的政府反倒容易腐敗專制,毫無顧及地侵犯民間權 利,抑制個人創造力,不思進取,就像富家子弟更容易橫行霸道、不思奮發一樣」。陳志武還從金融學出發,反思儒家思想,認為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必由之路,而發展金融是中國唯一出路。</P> <P>● 三十年前的中越之戰,至今仍是中國大陸歷史研究的禁區,但這場戰爭豈能成為歷史空白?親歷中越之戰的倪創輝推出七十萬字巨著《十年中越戰爭》,書中連參戰解放軍番號、武器配備、作戰意圖及實戰經過、彈藥補給及消耗,尤其是作戰損傷人數都有披露,是國史的突破。</P> <P>作者六次立功,曾任副團長、政委軍職,他認為,七九年六十萬解放軍與六萬越軍及六萬民兵作戰,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即使後來持續十年的邊境消耗戰,中方一個加強集團軍與越軍一兩個師對決,也沒佔多少便宜,違背孫子兵法中「兵貴勝,不貴久」原則。</P> <P>人民是國家主人,中國百姓對這場「教訓之仗」理應有知情權及表態權。作者批評,為教訓越南而開戰是草率的霸權主義,根本沒經「人大」討論和常委會批准,可能犯下歷史性錯誤。此仗也沒令越南從柬埔寨撤軍,而赤柬垮台使中方在外交和政治上遭遇多年孤立。好在中越關係從九十年代初恢復正常,雙方感到「交往比對峙好」,「和平更比戰爭好」。但這算什麼艱深的道理?中越如何面對子孫後代的拷問?</P> <P>● 貝多芬的《歡樂頌》表達和平信念,地球人多次發射尋找外星人的探測器,就攜帶了錄有該交響樂的光碟。香港學者周光蓁在六十萬言專著《中央樂團史》中披露,中國中央樂團五九年演奏《歡樂頌》,並用中文高唱「歡樂,歡樂女神燦爛光芒照大地」。這個現代樂團也耗費無數心血研究「洋為中用」和「土洋結合」;樂師們更在反右、文革及「清除資產階級精神污染」等政治運動中備受折磨。樂團指揮陳佐湟說,這些本身就是一場沒有理性、試圖把西方文化絕跡於中國的運動,幾名成員自殺而死,中央樂團首席楊秉蓀被囚超過九年。</P> <P>八九年中央樂團聲援「六四」絕食學生,要求演奏《歡樂頌》遭到拒絕,但樂團參與六四,以及在七六年周恩來去世的天安門悼念,其實每一個音符都承載政治。該團元老指揮李德倫說:「中央樂團的四十年是鬥爭的四十年。」國際級指揮小澤征爾說:「中央樂團是個罕見現象:有高度的技巧但又不懂得怎樣演奏勃拉姆斯。」 《中央樂團史》奏出了中國艱難走向現代化的旋律。樂團最後在九六年關閉,引起巨大爭議,也使四十年歷史的音符成為絕響。</P> <P>● 知名文學教授齊邦媛八十五歲時,在台塑養生村用四年時間寫出自傳《巨流河》,描述自己與家族從東北到台灣的顛沛流離,自傳具史詩氛圍,轟動華人文壇。 書中最感人的篇章是作者初戀。戀人張大飛是與日軍作戰的飛行隊長,其父親是瀋陽警察局長,被日本人燒死,澆到身上的不是汽油而是油漆,慘狀難以言表。少女齊邦媛決定遷居到靠近張大飛的地區,對方則快速與他人成婚來拒絕愛情,並退回一百多封書信,在給作者哥哥的信中寫道,「請你委婉地勸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後只盼望她一生幸福」。作者同時接到飛行隊來信,上面通知「張大飛隊長已於五月十八日在河南上空殉職」。那是重慶炎熱如火爐的夏天,「即使媽媽也難於分 辨我臉上流是淚還是汗」。</P> <P>作者認為,上世紀中國人被日本人欺負,輸在從領袖到國民的幼稚及散漫,她不滿蔣介石派閱歷不深的蔣經國赴俄國談判,更痛心張作霖死後讓毫無經驗的張學良主掌東北,錯過至為關鍵的改革時機,否則東北日後絕不至於遭日軍和蘇軍染指,二戰後也不至於急速易幟。東北與神州的歷史完全可能是另一種寫法。</P> <P>● 每當「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類教誨從中國人心底升起,總有一股力量將審視目光不知不覺從外部世界轉向心靈殿堂,悲涼之情揮之不去:八九「六四」天安 門事件已經二十年了。</P> <P>零九年,香港有關「六四」的書籍大量上巿,其中最矚目的是張萬舒的「體制內」的揭密:《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六四」期間,作者張萬舒任新華社總社國內新聞部主任,負責各地現場採訪的第一手資料。</P> <P>該書披露「六四」事件中軍隊入城的內情,十萬兵力如何從六條路線向天安門廣場進發。而當時連官方新華社也同情學運,黨的喉舌「失控」。六月三日晚上,軍隊開進木樨地並開槍,新華社領導痛苦地表示,「今夜,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歷史將不會忘記這一夜」。六四鎮壓死亡人數,該書引述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譚雲鶴指出,死亡人數七百二十七人,與中國紅十字會記錄的二千七百人相差甚遠。</P> <P>對於「六四」這宗震驚世界流血事件的定性,中共早已從「反革命暴亂」的嚴厲指控降格為「政治風波」,比七六年天安門事件更輕描淡寫,其實也詮釋了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所言「歷史事件並非不可避免,它們只是事後看起來顯得必然」。書中傳出暗含的玄機,也可能是悔悟的先聲。北京對「六四」的降格是否出自權宜之計,也可能為將來平反埋下伏筆。</P> <P>● 儘管「文史不分家」,但似乎讀王鼎鈞回憶錄,才能真正品嚐「讀人生,就是讀文學、讀歷史」味道。王鼎鈞筆耕六十多年,他的《昨天的雲》、《怒目少年》和《關山奪路》感動讀者,零九年問世的《文學江湖》是該套回憶錄第四部,時代風雲、中華當代史盡入其中。</P> <P>回憶錄是「彷彿自焚的過程」,王鼎鈞自信「我不選擇讀者,讀者選擇我」。他文字酣暢淋漓,甚至從聽覺上精妙雕琢,留意「農胞」與「膿包」、「總統視事」與「總統逝世」、「步下飛機」與「不下飛機」等等混淆與滑稽。作者是冷靜的理性主義者,認為情治機構像外科醫生一樣,有存在的合理性,他通過跟特務打交道,向體制建言抵制「紅包」陋習,蔣經國從善如流,在文宣中把「紅包」稱為「臭包」。</P> <P>但渴望去美國的作者,絕不拿為情治機構服務的承諾換取出國機會,他坦言「我忠黨愛國,但絕不當特務」。而真地到了可以赴美,王鼎鈞感到赴死般難受。作者通 透人性,認為「蟲再怎麼多,永遠被鳥吃,這是食物鏈、食物塔關係。所以好人對付不了壞人,夥計永遠受老闆擺佈」。雖對人生悲觀,但他始終維持童心與幽默, 將人生變為享受。</P> <P>● 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九十年代初曾出現這樣的追問。其實,主義之辯在國際社會展示得更精采。蘇聯與東歐堅決告別社會主義,而與此同時,飽嚐血汗工廠、通貨膨脹、外債和失業之痛的拉丁美洲國家卻選擇「向左轉」。</P> <P>香港自由撰稿人、戰地記者張翠容多次親臨拉美現場,推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一書,講述這些追尋社會主義的國家如何推行土地再分配及重返國有化的政策,尤其是委內瑞拉用國有化後的石油收益推動農業、旅遊等產業,再資助無數合作社。但作者也指出,拉美的社會主義運動加進了一些宗教信仰的元素,與傳統的社會主 義制度有所不同。</P> <P>在古巴——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最資深的拉美國家,作者仍遇到傳統社會主義最受詬病的「物質匱乏」,她在當地經常吃不飽,普通民眾更飢腸轆轆;一位大學生須打暑期工二個月,才買得起一條表裏二種顏色的短褲,好讓自己覺得擁有兩條。</P> <P>但古巴官方宣傳:「我們窮,但我們有笑容」、「我們窮,但我們沒有一個人餓死」。可是,誰都知道,吃不飽必定笑不出,而餓死與長年餓得半死,兩種痛苦並無太大差別。問題是,這裏的人們無權對生存方式﹑對社會制度作出自願的選擇。作者強調,她寫的不是學術,也不是「大論述」,她寫的是人性,是記錄面對動盪與災難的人們,如何仍然擁抱美好理想、勇敢追求、無懼錯失。</P> <P>● 《我們台灣這些年》在大陸首印三十萬冊。可能在絕大多數台灣人看來,這本書毫不奇特,反而分外平實。作者廖信忠是從台北到上海工作近兩年的「七十後」,講述三十多年來台灣政治風雲大事件與個人成長小故事。可是,大陸民眾尤其是中年以上人士讀來訝異萬分,兩岸的政治生態竟如此相像!二十多年前,兩邊當局 都為相同的人口壓力而苦惱,宣傳口號更雷同:台灣是「一個孩子不算少,兩個孩子恰恰好」;大陸是「一個不算多,二個正正好」。兩岸對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崇拜也十分近似,台灣小學生要背「蔣公遺囑」,要唱「蔣公紀念歌」;而大陸小學生要背誦「毛語錄」,語錄歌也沒少唱。</P> <P>至於廖信忠父親被負責維護穩定的警總請去「喝茶」;因為海外背景,或同情異見人士,被扣上了「國際陰謀集團」的帽子等等,生活在大陸的文革過來人感同身受,簡直有切膚之痛。所以有大陸網民說讀到書中台灣政治狀況,「讓我總有一種衝動,如果是電子文本,我會馬上把『台灣』替換成『大陸』,讀起來照樣邏輯通順 」。</P> <P>正是廖信忠書中的這張邏輯之網,尤其他台灣平民的身份,在大陸引發意外的熱潮,紅了半邊天。台海從共同過去走向共同未來,應是順理成章;而廖信忠譜出兩岸從人心融合到政治互動的前奏曲,可說居功厥偉。</P> <P>回望二零零九年度的十大中文好書,可發現從趙紫陽回顧改革大業的得失,到張萬舒對「六四」事件的全景實錄;從陳志武對金融的深刻反思,到周光蓁《中央樂團史》中透出的中國政治變幻的旋律……作者們的筆下風雲,都透著唯恐華夏民族因劫難而淪為精神侏儒的驚懼,似乎都與龍應台童年時代鐵皮屋頂上千軍萬馬般的雨聲發生著共鳴;「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深諳「以史為鑑」的中國知識人也都在登船,那是民族信念之船,那是文化苦旅之船,尋找中華民族的理想彼岸。一如歷史上華夏知識人那樣,為民族文化的延伸、與當下未來的互動,寫出無愧於大時 代的巨獻,也由此獲得生命的意義。■</P> <P> </P> <P><EM>1. 趙紫陽 《改革歷程》:主張中國回到民主與法制軌道解決種種矛盾</EM></P> <P><EM>趙紫陽生於1919年,河南滑縣人,1980年代先後擔任中國總理、中共中央總書記,是中共改革派重要領袖之一,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六四事件中 ,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於2005年逝世。</EM></P> <P><EM>2. 龍應台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EM></P> <P><EM>龍應台1952年生於台灣,原籍湖南衡山,1974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1984年於《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 」專欄,引起熱烈迴響,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現任香港大學、台灣清華大學教授。</EM></P> <P><EM>3. 陳志武 《金融的邏輯》: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EM></P> <P><EM>陳志武1953年7月生於湖南茶陵,1983年獲中南大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在美國威斯康辛 .麥迪遜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現擔任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EM></P> <P><EM>4. 倪創輝 《十年中越戰爭》:鄧小平為了內政而打,中越如何面對歷史的拷問?</EM></P> <P><EM>倪創輝,1978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9年參加對越作戰,1981年參加支援法卡山作戰,歷任文書、班長、副團長、處長、武裝部政委等職,先後六次立功,在軍內五家雜誌社擔任特約記者或通訊員,發表大量學術文章和新聞報道,著有詩集。現居深圳。</EM></P> <P><EM>5. 周光蓁 《中央樂團史》:中國艱難走向現代化的旋律,成為時代的絕響</EM></P> <P><EM>周光蓁,祖籍浙江,澳門出生,香港長大,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音樂)成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專門研究西方及近現代中國音樂文化發展史,並撰寫音樂評論。</EM></P> <P><EM>6. 齊邦媛 《巨流河》:描述家族從東北到台灣的顛沛流離,自傳具史詩氛圍</EM></P> <P><EM>齊邦媛1924年生於遼寧鐵嶺。1947年武漢大學畢業,任台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助教。1967年赴美印地安那大學進修比較文學。1969年回台,曾出任中興大學外文系主任、台灣大學外交系教授等職,講授英國文學史、高級英文、翻譯等課。</EM></P> <P><EM>7. 張萬舒 《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新華社高層第一手資料</EM></P> <P><EM>張萬舒生於1938年,安徽肥西人。195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任新華社安徽分社記者、採編主任、副社長,新華總社國內部副主任、主任,新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高級記者。全國第六屆人大代表。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EM></P> <P><EM>8. 王鼎鈞 《文學江湖》:時代風雲、中華當代史的民間觀察</EM></P> <P><EM>王鼎鈞1925年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1949年來台灣,於中國文化學院等大專院校講授新聞寫作,先後任職中國廣播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1978年前往美國新澤西州,任職於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退休後,旅居美國紐約,專事寫作。</EM></P> <P><EM>9. 張翠容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向左走與向右走之外的人性步伐</EM></P> <P><EM>張翠容,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戰地記者,曾在多家國際傳媒工作。曾參與採訪的國際大事:巴爾幹半島危機、東帝汶獨立運動、以巴衝突、伊拉克戰爭等。曾出版 籍:《行過烽火大地》、《大地旅人》及《中東現場》。</EM></P> <P><EM>10. 廖信忠 《我們台灣這些年》:譜出兩岸從人心融合到政治互動的前奏曲</EM></P> <P><EM>廖信忠,1977年出生於台灣;1984年上小學;1989年讀國中;1993年讀淡江高中;東吳大學哲學系畢業。1998年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 2008年在上海開啟全新的一段人生。他在天涯網站寫博客,談自己及家庭的經歷,引起大陸讀者熱烈反應。</EM></P> <P><EM></EM>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