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 中国准备好了么?

<P>如果在几十年前谈到“外交”,人们想到的恐怕不是首脑会议就是秘密协定。在传统意义上,外交属于典型远离平民的政治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换,如今外交场合已经不仅是政治家的舞台。峰会场外民众的抗议几乎和场内的讨论一样受到关注。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等民间力量也在对政府间的交往施加越来越多的影响。</P> <P>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3·14”事件、“毒奶粉”风波,近年来中国形象在国际上多次遭遇危机。一系列外交摩擦中,非政府领域冲突往往先于政府间分歧爆发。国际社会的反应和舆论对政府的行为构成了巨大压力,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个接一个的难题。</P> <P>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也迫切希望改善国际形象。“公共外交” 在这一背景下被中国的领导人寄予厚望。相对传统的政府间外交而言,公共外交强调以公众为对象,实施主体虽然也包括政府部门,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一般包括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宗教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士。</P> <P>在公共外交方面,中国不惜巨资。2009年初,中国政府确定一项旨在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战略公关计划,预算资金高达450亿元。对于中国的官方和半官方涉外机构而言,“公共外交”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2009年“两会”上,30名政协委员即联署建议设立“公共外交委员会”,呼吁加大投入,建立一个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公共外交的平台。</P> <P>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强调,政协由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组成,具有“亦官亦民”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政协、对外友好协会这样长期比较边缘化的机构来说,如果能将公共外交唱成一出统领全国的大戏,并且由自己领衔,无疑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大好机遇。“公共外交”是它们在国内政治格局中拓展自身空间的良好契机。</P> <P>而在外交不断多元化的今天,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重要,外交部的主管领域也在不断被蚕食。虽然外交部早在2004年就设立了隶属于新闻司的专门的“公共外交处”,但每年的经费只有100万元左右,且主要面向国内公众,更多面向国外公众的公共外交的主体行为被其它各类不同的机构主导,根本无法被纳入其工作范围。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公共外交真的成为国家级战略,外交部自然也希望借“外交”二字夺回更多的空间和主导权。前不久的外交部新年招待会上,部长杨洁篪在谈及今年的中国外交时特别突出了上海世博会。他表示,2010年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外交部要“努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的相关涉外工作,使之成为开展公共外交的突出亮点”。</P> <P>如此暴露各部门有关公共外交这一“形象工程”的权力角逐,似乎不利于公共外交自身的形象。但实际上,每当中央政府的某种政策倾向形成,各部门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大的管辖范围是正常的现象,值得担忧的是,除了预算到位、机构设立,中国是否真正清楚,下一步,关于公共外交,究竟要做什么?怎样做?</P> <P>在各部门关于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议当中,除了强调经费支持和队伍整合,更加切实的实施方案却十分少见,突破性的思路更是难以寻觅。纵观中国真正付诸实践的公共外交措施,恐怕还存在着两大脱节。</P> <P>第一是目的与传播手段的脱节。2009年初被热炒的450亿最终流向何方我们难以得到清晰的报告,但据当时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将获得巨资。不到一年,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央视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开播,新华网更是已经拥有了七种不同语言的版本。然而,一位在新华网西班牙语频道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天的点击量都少得可怜,而排在榜首的全是美女图片一类的东西。有钱打造一个外语网站容易,而要打造全世界受众对它的信任却十分艰难。</P> <P>各国的公共外交的确都要靠政府主导,而政府投了钱就希望赶快告诉人家那些自己最希望别人相信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中国的公共外交仍然走不出传统 “外宣”那样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恐怕那些已经被世界贴上了“官方”标签的报道在还没有被阅读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力量。而在对曾经的华夷秩序印象深刻的周边地区,过多政府主导色彩过强的推广中国文化恐怕更容易使“中国威胁论”获得市场。</P> <P>而在标尺的另一端,若论民间和个体的交流,中国现在每年出境人数已经达到4600万人次,而到中国的外国人有2400万,不可谓不多。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角落,中国人,和他们所带去的语言、食物等等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符号,都占据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从爱吃中国菜、会用筷子、喜欢李小龙张艺谋的电影到真正可以包容中国式的核心价值观,却仍有着巨大的鸿沟。美国公共外交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好莱坞麦当劳星巴克席卷全球,更重要的是,“梦工厂”的大片中巧妙地包含了两个等式:“自由+民主=美国精神”;“美国精神=普世价值”。</P> <P>当然,中国本不该期待公共外交使得中国模式成为“普世价值”,但至少可以是全世界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要向着这个目标真正提升中国公共外交的水平,政府不是要制造更多“喉舌”,而是要在对交流的引导中更多地扮演“看不见的手”,用受众能接受的方式,说受众能听懂的话。此番奥巴马访华,先是开通中文博客、注册“开心网”,后是与中国博主见面,表现出与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入接触的强烈愿望。</P> <P>相比之下,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否该有所反思?提问的复旦青年和中国政府的官员,恐怕并非不理解怎样说话对方才能听得懂听得进去,但中国政府却总是害怕如果不对舆论加以控制就会丧失立场。公共外交的前提就是相信自身的核心价值至少可以被包容,如果自己首先不能摆脱对外界带有敌意的冷战思维,相互的敌意也就会最终被建构。</P> <P>在中国,这样的“零和式思维”不仅仅存在于某些官员的头脑中,更在民众的民族主义思潮中蔓延,这便构成了公共外交的第二大脱节,即政府和民众的脱节。打开中国百姓真正说实话的私人博客,对公共外交的评论大多蕴含着这样的思路:以前外国人瞧不起我们,是因为中国穷;现在中国要强大了,总有一天他们不敢再小看我们,何必花这么多钱在乎他们现在怎么说?中国文化一向以崇尚多元和谐自居,但在核心价值观尚处于缺失状态的中国当今社会,如果中国人自身对这样的价值都没有认同,还怎么可能向世界输出这样的元素?</P> <P>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前提即对公众力量的重视。之所以公众要成为被重视的对象,就是因为政府已经无法控制两国交往的一切,而这背后更根本的逻辑是,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领域,成熟而有力量的公民社会对政府的强大制约。相比之下,当中国试图说服这样的公民社会接受自己时,却常常发现在中国社会中根本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脱离政府主导、代表民间力量的社会元素。类似对外友协这样有“人民团体”之名的组织,实际上具有极强的官方背景,现任会长陈昊苏即中国第二任外长陈毅之子,其普通工作人员都是通过选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职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的。</P> <P>对一般中国百姓而言,分不清这样的人民团体与政府机构有何差异恐怕十分正常。于是,官方或“准官方”的“外宣”不能被国际社会真正接受便不难理解。奥巴马前不久访华期间,选择《南方周末》进行独家专访,而不是央视、新华社等官方色彩较浓的媒体,但专访最终见报的内容却令人失望。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大国的总统和中国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就这样的问题进行友好的交流,不正是扩展公共外交、增进理解的好机会么?而如果中国政府总是对真正的民间力量抱着如此不信任的态度,普通的、作为一个个单独个体而存在的中国公民无法承担起对外交往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必然。中国政府在很多意义上是强大的,但公共外交这件事情,却无法在忽视民众认同的基础上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