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ingress>谷歌和中国经济是本周英国报章普遍关注的两个新闻热点。</P> <P>《金融时报》周五(1月22日)报道说,谷歌集团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告诉该报记者,谷歌无意撤离中国市场。同一天,谷歌公布了去年末季网络广告收入强劲反弹的数据。</P> <P>施密特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尽管跟中国政府在网络搜索内容审查问题上分歧白热化,或许最终关闭在中国的搜索引擎服务,但除此之外,谷歌在中国还有很多其他业务。</P> <P>他说:“谷歌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得不错。这场争执的焦点是网络审查,跟其他无关。”</P> <P>施密特拒绝透露与中国政府就网络审查问题的谈判进展,但重申谷歌中国停止审查搜索内容的计划,并表示公司将在短期内采取行动。</P> <P>该报前两天都有评论文章分析谷歌和中国的争执。周三的分析指出,谷歌四年前为进入中国市场向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低头时自我辩解说,这是中国向互联网更开放迈出的第一步,但现在证明谷歌错了。事实是中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空间,“.cn”包含着文化偏好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互联网越来越不同。</P> <P>周二的评论从中美冲突的角度指出,谷歌风波预示着中美关系中紧张因素增多,谷歌公开对抗北京是美国人对中国集权政治的忍耐临近极限的预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改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将改变。文章指出,美国克林顿和布什政府都坚持经济开放将带来政治自由的观点,封锁互联网言论自由会使中国经济付出代价。但迄今为止,中国对媒体的封锁并未阻碍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P> <DIV class="module "> <DIV class="image img-w226"><IMG alt=默多克 src="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09/07/14/090714151358_sp_murdoch226.jpg" width=226 height=170> 默多克为让星空卫视进入中国也做了不少让步。</DIV></DIV> <P><STRONG>自查还是被查、被关?</STRONG></P> <P>《卫报》本周一(1月18日)发表整版文章,通过谷歌事件分析西方媒体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生存状况。文章认为,谷歌事件说明即使是最强大的西方公司也必须接受中国政府严控媒体的规则和后果。</P> <P>文章报道了在华西方企业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美中商会会长说,西方在华企业只要不涉及政治、媒体或色情,政府一般不管你。文章说一些以不同方式涉足中国网络媒体的外资企业对此表示赞同。</P> <P>文章说,中国有4.5亿电视观众和3亿网民,这个市场的诱惑力难以抗拒。像雅虎、微软,Facebook和Twitter,包括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都在坚守或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地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或多或少都要向北京作出不同的让步,要么自我审查,要么被审查、封锁。反面例子里包括迪斯尼电视业务部门。</P> <P>文章指出,针对西方在华企业的敌意行为往往是中国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对谷歌的攻击或许让某些部门很恼火,而另一些部门可以从中获益。但万变不离其宗,信息是媒体业务的核心,信息可以赋予人力量和权利,而中国共产党政府要集权。所以,谷歌事件的结局对在华外资媒体企业有重要指示意义。</P> <P>《国际先驱论坛报》周一头版文章报道说“中国年轻网民担心没有谷歌的生活”。报道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在繁荣互联网、提升经济和政治控制这两者间寻求平衡。谷歌事件对北京这些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年轻、对互联网更了解的中国未来精英们造成的震动,显示这种平衡是多么不稳定。</P> <P><STRONG>中国经济“超速”</STRONG></P> <P>中国可能很快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在近日英国报章也有不少评述和分析。</P> <P>1月21日出版的《经济学家》杂志以《中央供暖: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过快?》为题分析说,中国最近骤增的通胀压力表面看主要是食物价格上涨造成,但也有观察员认为是经济超过了最高限速。</P> <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产能过剩,那么通胀压力无需担心。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瓶颈”出现,比如部分地区电力短缺、煤炭储备下降、劳动力紧缺等。如果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迅速缩小,那么去年货币和信贷市场的高速增长可能会变成通胀压力,最早在2月份通胀就可能突破3%。</P> <P>文章说,中国官员去年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现状举了三条理由:出口下降、GDP增长减速和通缩。现在,这三条理由看来都站不住脚了。</P> <P>《泰晤士报》周五就中国经济可能超越日本发表评论说,中国也可能将复蹈日本陷入低迷的旧辙。文章说,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得以迅猛发展,但高速增长的一个危险是相当大部分财富存入了银行。中国没有很多高盈利的项目可以投资。</P> <P>文章说,中国需要刺激内需,加深金融业跟国际的融合,这样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储蓄获得有效利用。但如果银行放贷时不严格按照盈利标准行事,那么下一个投机泡沫的膨胀就是早晚的问题。</P> <DIV class="module "> <DIV class="image img-w226"><IMG alt=人民币百元面额 src="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09/09/18/090918134438_rmb226.jpg" width=226 height=170> 通胀可能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DIV></DIV> <P><STRONG>人民币升不升?</STRONG></P> <P>《金融时报》周五就中国经济话题发表了多篇文章。</P> <P>该报记者的报道说,由于产能不足的压力增大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要控制通胀可能已经为时太晚。另外,劳工市场供不应求现象造成工资上涨压力,也对通胀起到推波助澜作用。</P> <P>文章援引在北京的中国经济观察人士克鲁伯说,如果遏制物价为时过晚,中国政府要么让经济减速,要么接受高通胀。另外,通胀压力或许将迫使北京让人民币升值。</P> <P>该报评论版发表了国际知名经济学家迈克·斯宾塞的文章,认为西方紧盯着人民币汇率不放是错误的。</P> <P>文章说,人民币汇率即不是造成中国经常项目账巨额盈余的关键原因,也不是消除盈余的主要政策工具。中国减少盈余涉及复杂的经济结构调整,跟美国减少财政赤字一样。</P> <P>作者指出,中国储蓄率高的根源深植于经济结构中。政府控制过多财富,家庭收入占GDP 的60% 显得过低,而家庭储蓄率占可支配收入的30% 显得过高。要减少盈余而又维持增长,就要大幅度调整这两个比例。</P> <P>如果不动这两个比例,即使人民币完全自由浮动自由兑换,结果很可能是储蓄率没有降低,贸易盈余和私人储蓄外流数额相当,经济增长低迷。所以提高汇率本身并不能减少外贸盈余。</P> <P>作者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结构调整、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消除外贸盈余和人民币升值。当然,人民币升值可以被视为深度结构调整的导火线。</P> <P>《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版周五发表科恩的专栏文章,指出中国传统上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可能为一党集权的民主政体提供了一个模板。作者科恩自称属于中国经济前景乐观派。他说,他保持这个立场,除了经济表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一党民主制”;这个东西并不存在,但很可能就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学概念之一。</P> <DIV class="module "> <DIV class="image img-w226"><IMG alt=欧盟总统和外交部长 src="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09/12/09/091209193549_eu_flag226.jpg" width=226 height=170> 欧盟和中国联手抗衡美国的看法现在相信的人越来越少。</DIV></DIV> <P><STRONG>美欧看中国</STRONG></P> <P>本周出版的《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说,欧盟对中国的看法更趋现实,中国对欧盟也一样。</P> <P>文章说,两年前欧盟对中国的“乐观泡沫”已经在诸如中国打压人权活动分子、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果令人失望、伊朗核项目和针对西方企业的互联网黑客攻击等现实面前一一破灭。美欧称哥本哈根为一大失望时,中国却对它大加赞赏,听上去完全不像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应该说的话。</P> <P>同时,美国和中国对欧盟一体化的幻想也在破灭。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内部就新的结构展开的争吵令华盛顿和北京得出一个结论:欧洲也就一体化到这个程度了。</P> <P>文章说,好消息是欧美对中国的看法在接近,关于中国和欧盟联手抗衡美国的说法越来越难令人相信。欧盟都把中国看作一个完全有理由和有权崛起的巨人,但这个巨人拒绝接受很多欧盟共同珍视的价值观。坏消息是在贸易壁垒和汇率操纵问题上,欧美和中国的冲突阴影正在加重。欧美正向保护主义方向同步前进。</P> <P>文章最后说,为了各方的共同利益,应该避免贸易战。欧美决策者看来对双方共享的东西和中国对世界的需求有了比过去更清楚的了解。但这只是开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