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 14px" id=printA> <DIV style="BORDER-BOTTOM: rgb(0,0,0) 0px solid; BORDER-LEF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40%;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WIDTH: 28px; PADDING-RIGHT: 0px; FLOAT: left; COLOR: rgb(199,75,21); FONT-SIZE: 28px; BORDER-TOP: rgb(0,0,0) 0px solid; FONT-WEIGHT: bolder; BORDER-RIGH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TOP: 0px">要</DIV>是有人寄希望於中國人民幣幣值重估帶來美國製造業迅速復蘇﹐那他們應當跟中國沿海一家鞋廠的老板本(Ben)聊聊。<BR><BR>人們一貫認為﹐2008-09年的嚴重經濟衰退應當會讓像本這樣的中國出口商元氣大傷。本要求不透露他的姓﹐以保護他的競爭優勢。2009年中國出口量萎縮16%﹐約2,300萬外出務工者在經濟危機中失去工作。<BR><BR>然而去年卻是本有生以來最好的年頭。在競爭對手步履維艱之際﹐本投資200萬美元購買新設備﹐摒棄製作廉價雜牌鞋子的業務﹐轉向鋼頭工作靴、徒步鞋以及名牌運動鞋。他現在為知名西方公司生產這些鞋子。他的工廠生產的產品平均售價漲了近兩倍﹐銷售較上年增長逾50%。<BR><BR>中國已經將大衰退轉變為大機遇﹐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美國進口的商品中﹐中國產品的份額從15.9%增加到19.1%。無論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方面有何動作﹐該份額只會上升。多年來﹐憑借低估的人民幣幣值﹐中國獲取了市場份額﹐建設了基礎設施以供應全球市場﹐如今﹐中國在某些行業已經確立了牢不可破的優勢﹐即便人民幣幣值重估﹐也不會導致大量定單轉向其他國家。<BR><BR>美國消費者大肆揮霍的那些年是中國出口商的黃金時代﹐而本輪經濟衰退則有如一年期MBA課程:它迫使倖存的出口商關注盈利﹐加大研發和產品設計方面的投入﹐並為自己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本說﹐我們需要降低勞動力密集程度﹐提高生產率﹐否則定單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他算了一下﹐光是他所在的城市就有大約6,000家對手。<BR><BR>大衰退還突出了中國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強化了其作為貨源地的吸引力。但眾多公司越來越想在中國銷售產品﹐而不僅僅是製造產品。位於芝加哥的會計及咨詢機構Plante & Moran的全球服務主管Lou Longo說﹐他認為美國公司從中國工廠進貨不僅僅是想借較低的成本得利﹐而是要瞭解當地市場。<BR><BR>各個行業的情況都一樣:即便美國進口商品這個大蛋糕整體縮水了﹐但中國還是搶了塊大的。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數據顯示﹐2009年前九個月﹐81種中國輸美產品的美國進口量增加了逾20%﹐價格下降至少20%。<BR><BR>這些產品中大約四分之一為紡織品、服裝或鞋類。位於南卡羅萊納州的國際貿易數據供應商世界貿易信息服務股份公司(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的數據顯示﹐去年1-9月﹐中國產非針織服裝及面料佔美國此類產品進口的份額從37.2%增加到41.6%。消費電子產品中﹐中國產品的份額從31.9%增加到33.9%。藥品、照相機、醫學設備、陶瓷、橡膠、塑料甚至魚類和海產品﹐中國的份額都有所增長。<BR><BR>以羅非魚為例:2009年前十個月﹐美國進口自中國的冷凍羅非魚片數量猛增15%。西雅圖魚類加工商HQ Sustainable從中國海南省的漁場進貨﹐該公司首席執行長斯玻恩斯(Norbert Sporns)預計﹐美國出售的80%的冷凍羅非魚來自中國。<BR><BR>他說﹐我們選中海南的主要原因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因為政府的支持﹐因為合理規劃的基礎設施。他說﹐美國大多數州都不對基礎設施進行規劃以發展水產業。由於擔心養魚場會破壞環境﹐水產業在美國爭議很大。<BR><BR>電腦和電子消費品也是這個道理。中國的角色現在已不止於裝配車間:國際知名電子產品品牌以前在中國裝配產品﹐然後運往其他國家“加工”﹐即為某個市場定制用戶手冊、電源線或鍵盤。比如說﹐針對歐洲市場的電腦會在荷蘭加工。如今它們就在華南的深圳加工。隨著大牌廠家簡化供應鏈以減少存貨、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將這些服務轉到產品生產線所在的中國要比將生產線轉到其他地方更容易。<BR><BR>這些例子顯示出美國公司削減成本的舉措如何推動其將業務轉向中國﹐以及中國廠商如何增強自身在匯率政策之外的競爭優勢。事實上﹐預期人民幣將重估的中國工廠已經在加強防範。前文所述的鞋廠老板本就將供應商的定單整合起來發貨﹐以節省物流成本﹐限制使用空調以降低電費﹐並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LED燈管﹐從而讓工廠達到當地政府的要求以獲得一筆小規模的補貼﹐政府為投資環保技術的公司提供補貼。<BR><BR>支持中國進行人民幣重估的人常常聲稱﹐這會有助於在高消費的美國人和高儲蓄的中國人之間實現全球性的再平衡。事實上﹐中國在製造方面擁有強勁的競爭優勢﹐無論匯率有何變化﹐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保持這種優勢。問問本就知道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