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左图: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P> <P>欧盟二十七国财长将于下周一汇聚布鲁塞尔就希腊财政危机出台具体的救援对策,据《费加罗报》经济报的介绍,欧盟成员国将共同筹资二百亿欧元援助希腊走出危机。而与此同时,希腊方面却声称并不需要欧盟的援助。</P> <P>《费加罗报》争论版就希腊问题采访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认为欧盟拯救希腊的方式应该有别于各国对其本国银行所采取的救市政策,解决希腊财政危机的关键是要对希腊保持信心。欧盟勒令希腊政府紧缩财政开支,这对斯蒂格利茨来说只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P> <P>斯蒂格利茨在访谈中谈到中国,就中国的崛起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斯蒂格利茨回答说,中国的崛起首先将导致全球在原材料以及能源领域的全面竞争;其次,中国的崛起将使联合国更加难于在气候领域达成协议,因为,谁也不能指望中国按照他国的要求行事;最后,中国的崛起必将使全球的贸易冲突日益激烈,因为中国的大量出口正在日益加剧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P> <P>斯蒂格利茨最后还对哥本哈根峰会的失败作出了他个人的解读。他认为一方面,美国长期习惯于主导一切,缺乏同他国进行协商并且取得互信的工作作风;而另一方面,中国与印度则担心发达国家利用气候协议向他们征收污染税,因此强调污染指数不应该以国家为单位来计算,而是应该以人口总数为基准。</P> <P>那么,经济学是否是一门同社会道德学不可分割的学科,斯蒂格利茨肯定地回答说,同政治学一样,经济学也是一门必须在是与否之间做出裁决的学科,而这一裁决必将引发社会效果,一项被认为是不公平的经济政策难于获得一个国家及其公民的认可。</P> <P><B>中国葡萄酒未来将大量涌入法国?</B><B></B></P> <P>周六的《世界报》就中国是否有可能成为法国葡萄酒出口商的福地发表文章,指出,拥有十三亿消费大军的中国市场似乎应该是出口额每况愈下的法国葡萄酒商梦寐以求的福地。法国人对德国人在青岛发展青岛啤酒的成功模式垂延三尺,然而,《世界报》认为法国葡萄酒商大举投资中国的时机似乎还没有成熟,因为,目前除了中国的精英阶层之外,中国普通消费者主要习惯于消费本地品牌的葡萄酒。中国的葡萄种植量占全球的第五位,2005年,中国的葡萄种植总面积为四十五万公顷,尽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来酿酒,但其总产量足以满足中国民众的消费。</P> <P>法国作家雷蒙·杜马曾经在《葡萄酒的死亡》一书中对法国人认为美国尽管国土辽阔,却无法找到栽培法国葡萄的沃土的言论感到可笑;杜马说,每块土地、每种文化都可以培植并且酿制出符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世界报》因此惊呼道,这是否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生产的葡萄酒将会如同今天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以及体恤衫一样大批涌入法国市场。《世界报》文章作者回答说,两年来,他委托所有前往中国的同事将当地产的中国葡萄酒带回法国品尝,品尝的结果是法国葡萄酒生产商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可以高枕无忧。</P> <P><B>法国大区选举</B></P> <P>法国本周日将举行大区选举首轮投票,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周六都以法国大区选举开篇,《世界报》的标题是“大区选举,左翼势力继续攀升”;左翼《解放报》将地区性质的大区选举同全国性的选举相提并论,指出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一次地区性的选举,而且是测量选民对萨科齐政府将近三年来执政的评价的温度表。预测选举将影响萨科齐未来两年的执政方向,并且促进法国左翼反对党社会党的重新整合。</P> <P>右翼的《费加罗报》则强调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选民的投票率将大大低于往年。该报相关的社论文章指出,虽然大区选举历来都难于获得选民的足够关注,然而,每次大区选举都在法国政坛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就在2004年大区选举中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上届大区选举同时也预示了2005年欧洲宪法将在全民公投中遭到否决。1998年的大区选举中极右党国民阵线脱颖而出,为2002年总统选举中国民阵线党进入第二轮选举埋下了伏笔。法共机关报《人道报》则高呼现在是左翼联盟向右翼势力摇旗呐喊、击鼓鸣枪的时候了。</P> <P>唯有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头版别出心裁地聚焦海啸发生五年之后的印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