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printA style="FONT-SIZE: 14px"> <DIV style="BORDER-RIGH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LEFT: 0px; FONT-WEIGHT: bolder; FONT-SIZE: 28px; FLOAT: left;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rgb(0,0,0) 0px solid; WIDTH: 28px; COLOR: rgb(199,75,21); LINE-HEIGHT: 140%;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rgb(0,0,0) 0px solid">在</DIV>谷歌(Google Inc.)做出將大陸用戶導向未經審查香港網站的決定後﹐來自中國各界反應即有憤怒也有迷茫﹐與此同時﹐用戶、谷歌員工及其合作伙伴都已準備好迎接此舉可能帶來的後果。<BR><BR>中國政府現在沒有明確採取行動阻止中國大陸網民訪問谷歌香港網站Google.com.hk。<BR><BR>不過﹐中國政府拿出了過濾海外網站內容的措施來阻止大陸網民瀏覽Google.com.hk提供的部分政治敏感內容。<BR><BR>谷歌這一決定讓部分大陸員工稍感放鬆。自從該公司兩個月前首次表示可能停止網絡審查以來﹐他們就一直在惴惴不安中等待。<BR><BR>一位員工在談到谷歌北京辦公室的氣氛時說﹐大家一度對這件事有很多猜測﹐現在終於有個答案了﹐我們也輕鬆了許多。週二﹐谷歌北京辦公室安排了很多保安人員﹐將大隊記者擋在門外。<BR><BR>不過﹐這一決定仍留下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例如Google.com.hk是否能保持可接入狀態、谷歌能否繼續在中國從事廣告銷售及研發等業務﹐以及此事會給谷歌在華合作伙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谷歌有合作關係的公司包括門戶網站新浪網(Sina.com)以及國有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 Ltd.)等。<BR><BR>中國網上論壇天涯社區(Tianya.cn)首席執行長邢明說﹐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澄清﹐谷歌與中方伙伴的合作能否繼續也有待進一步討論。谷歌為天涯社區提供搜索服務﹐且持有其部分股權。<BR><BR>谷歌發言人說公司將繼續履行公司對客戶及合作伙伴的合同義務。<BR><BR>新浪公關部門負責人說公司已經開發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並可以用其替換首頁上的谷歌搜索欄。中國移動並未回應記者的置評要求。<BR><BR><SPAN id=NewAd></SPAN>包括谷歌廣告代理商在內的其他合作伙伴則表示截至週二谷歌一直未聯絡它們。一位代理商說它們為谷歌大陸網站Google.cn銷售的廣告出現在了香港Google.com.hk的簡體字網站上。<BR><BR>中國官員仍對谷歌大加批評。在外交部週二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秦剛對谷歌事件可能影響中國形像的說法表示反對﹐他說﹐損害形象的不是中國﹐而是谷歌自身。此前﹐就在谷歌宣佈將服務導向香港後僅僅幾個小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一位官員就表示此舉是“完全錯誤的”。<BR><BR>截至週二﹐谷歌移動和視頻搜索等部分產品仍受到網絡審查。谷歌發言人傑西卡•鮑爾(Jessica Powell)說谷歌移動日後也將被導向香港﹐只是因為技術原因而有所推遲。<BR><BR>谷歌另一位發言人說公司仍在Google.cn上運營著多項業務﹐但是以後將按照產品分門別類地審視每項服務的情況﹐然後再決定該怎麼辦。<BR><BR>舉例來說﹐提供免費音樂播放及下載服務的谷歌音樂到週二仍正常運行。<BR><BR>分析人士說﹐谷歌不太可能被允許繼續永久性地使用網址Google.cn。他們表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現在可以取消谷歌使用Google.cn的許可﹐因為這個網址所指向的網站含有北京認為不合法的內容。該中心拒絕置評。<BR><BR>即使Google.cn不再運行﹐中國用戶仍然可以訪問谷歌的香港站點。<BR><BR>中國政府能夠屏蔽大陸對谷歌香港站點的訪問﹐就像它屏蔽Twitter和谷歌旗下YouTube等網站一樣。但分析人士稱﹐中國官方可能會避免採取如此嚴厲的步驟﹐因為他們擔心這樣會激怒谷歌龐大的用戶群體。<BR><BR>但有關部門可以間歇性地屏蔽對谷歌香港站點的訪問。至少他們肯定會繼續使用其過濾技術﹐用以偵測被認為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關鍵詞﹐並臨時性地屏蔽搜索這些關鍵詞的用戶對網站的訪問。<BR><BR>谷歌在中國的一些擁護者和前員工對它的行動表達了不滿。一位與留在公司的朋友交談過的前員工表示﹐存在失望﹐我相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憤怒。這位前員工說﹐此舉應該是違背了谷歌早前表達的﹐在對審查有疑慮的情況下仍然致力於中國業務的決心。其首席執行長斯密特(Eric Schmidt)2006年發表的聲明就反映了這一點﹐聲明說﹐谷歌將採用一種長遠觀點來在中國取勝﹔中國人有5,000年的歷史﹐谷歌有5,000年的耐心。<BR><BR>這位前員工說﹐現在聽起來是如此諷刺﹔谷歌放棄了它曾經決定並決心要做的事情。<BR><BR>谷歌在週一的聲明中說﹐其600名在華員工的未來將取決於事情的進展﹐一些員工可能會被調往其他地方或被解雇。聲明強調﹐谷歌有關中國的決定是在美國做出的﹐在中國的任何員工都不能也不應該對此承擔責任﹐並讚揚中國員工雖然自1月份的聲明以來面臨了諸多不確定和困難﹐仍繼續為用戶和客戶提供服務。<BR><BR>谷歌的行動是一種高風險、戲劇性的對抗行為﹐事實或將證明﹐這是美國公司努力在華經營的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谷歌這一行動採取的策略﹐是希望一方面謹守公司關於信息自由的原則﹐一方面並不完全撤離這個國度﹐這讓它在世界最重要市場之一的業務面臨著不穩定的前景。<BR><BR>谷歌高管是在同中國官員會晤後作出這一決定的。知情人士稱﹐在會晤中﹐谷歌討論了它的計劃﹐但北京方面沒有認可。<BR><BR>哈佛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互聯網問題學者帕爾弗里(John Palfrey)說﹐如果能夠維持下去﹐那麼這是一個體面的解決辦法﹐但我相信中國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BR><BR>谷歌於2000年首次推出中文搜索服務﹐但這項服務是在美國運營﹐所以它的網站容易受到中國審查機構的間歇性屏蔽﹐對谷歌的訪問請求有時候甚至還被他們轉到中國的搜索網站。 2006年﹐谷歌推出Google.cn﹐不過包括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在內的一些高管對審查搜索結果存在保留意見。<BR><BR>谷歌在華業務仍然不多。券商Jefferies分析師斯考利(Youssef Squali)週一撰寫報告稱﹐Google.cn在谷歌淨收入中只佔1%到2%。</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