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 俄国乌托邦的悲剧</P> <P>由于俄国革命漫长而可悲的破产记录,跨越十九和二世纪、最著名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彻底失效了。全世界无产者没有在俄国革命的旗帜下联合起来,没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联合起来,也没有在“冷战”中联合起来,更没有在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后联合起来。就连俄国的无产阶级也从来没有联合起来,他们甚至没有在俄国革命寿终正寝的时刻挽救革命。最大的历史反讽是,全世界无产者没有从道义和理想上联合起来,全世界资产阶级却以资本、技术、市场和自由、民主、人权的名义实行了空前的全球联合,不仅逼退并取缔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联合,而且把后者变成了世界的孟什维克少数派,让自己上升为世界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P> <P>俄国革命难以避免的悲剧在于,它所拥有的历史条件、可能凝聚的精神和道德力量与它为自己提出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物质、精神、人性和制度上的鸿沟。然而,俄国在承揽解放人类这一伟大目标时所表现出的气概、力量和精神高度,又使这场革命沦为悲剧的过程充满了一种英雄主义和殉道精神。俄罗斯为全人类贡献了一出有史以来最大乌托邦悲剧而占据着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舞台中心,由于其地理环境、历史命运的人类性,俄罗斯的启示将永远属于全世界。</P> <P>俄国革命如此出人意外地收场,有一个真正体现了历史辩证法的缘由。它那伟大、神圣、终极性的目标虽然被背叛,被严重变形,被手段取代,但是并没有被完全灭绝,相反,作为一种庄严崇高的历史承诺,它一直潜藏于历史之中,一直是革命滑向歧途的最后的监视器和防波堤,它从暴力、谎言和鲜血中拯救下来的救赎精神和道德遗产,已经并继续成为俄罗斯灵魂复活的新基础,它的报复虽然无形,却具有最强大的力量,虽然无情,却使俄国和全人类获得最珍贵的启示。</P> <P>没有谁,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给俄国一丝同情,让这个饱经磨难、自化脓血的巨人有所支撑仰息,世界在目击俄罗斯倒下去的时候,始而惊讶,继而惊魂甫定,最后欣喜若狂,却没有留意到,这位巨人即使肢离体解,还是那么庞大、倔强,显示出超世的力量、不可摧毁的意志,不可思议的是,俄罗斯并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一个民族面对如此深巨的旷世劫变,表现得如此从容,庄严,甚至优雅浪漫……,这正是神圣俄罗斯的本色!君不见,俄罗斯母亲,高加索的英雄,伏尔加纤夫和彼得-保罗要塞的幽灵都在一一复活,在专制暴政和红色帝国土崩瓦解的同时,自由、民主、多元和神圣的俄罗斯开始诞生。俄国正在领受新的天命,创造新的奇迹,它沉重的喘息使整个世界不得不倾听。在人类历史上,何曾出现过如此悲怆而壮丽的方死方生,敢恨敢爱,予取予弃!势利的人类至今不能洞察俄国的转向对世界的意义,是因为当代社会已经丧失了领悟和表达伟大史诗的能力,那曾是普希金、屠格涅夫、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梅烈日科夫斯基等俄罗斯天才们最擅长最倾心的活计。只要俄罗斯原野墓地上空的流云还在飘荡,无数教堂还在敲响悠远的钟声,白嘴鸦还在春天某个时分如约归巢,只要冬宫、夏宫、斯莫尔尼宫、克里姆林宫的雕塑、柱头、壁画、吊灯、陵寝和无数明亮清澈的眼光还在闪耀着光辉,俄罗斯就会上升起照耀世界的星辰,俄国可能再度让世界不安,俄国更可能给世界带来福音。</P> <P>虽然没有去过,但俄国的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亲近,就像一位远行的兄长,老朋友,有时甚至就是另一个我们。俄国曾把我们带入泥淖、血路、深渊,但谁也无权谴责俄国。相反,中国本来就满怀功利之心追随其后,阿谀奉承,“一边倒”,言犹在耳;一朝反目,立成寇雠,不共戴天。在人家困厄纷至时,我们何曾表露出寻常的同情和起码的关切,直到互为“关系年”的今天,我们从来没有对俄国表达过真诚的敬意和祝福,不过沿袭毛泽东们的积习,除了利害、算计和“战略合作”而外,中国何曾去到俄国那些巍峨宏伟、金碧辉煌的教堂、宫殿中,倾听一下俄国世世代代如聆天堂之音的钟声,何曾在那些荨麻地和白桦林间的十字架前驻足深思,何曾在那些青铜、花岗岩、大理石和黄金白银镌刻的雕像前脱帽致敬!</P> <P> </P> <P>四、对戈尔巴乔夫评价</P> <P>1992年1月,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哈特把戈尔巴乔夫增加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一书,居于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缔造者查理大帝之间,称“戈尔巴乔夫尽管从未打算摧毁苏联,但他的政治和力量导致了这一结果,他改变了世界”。</P> <P>1996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辞中指出,冷战已经结束,全球性核战争的危险实际上已经消失,铁幕已经撤去,德国重新统一,他引述伊曼纽尔•康德在其著名散文《永久和平》的话告诫,人类有一天将面对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不是由一种真正的国家联盟团结起来,就是在一场结束人类的毁灭性战争中灭亡。</P> <P>我们不可能在一次演说中,或者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中评价戈尔巴乔夫,我们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对戈尔巴乔夫这样真正改变了世界的人物给予中肯的评价。但他的工作已经产生的结果却是可以概括的:</P> <P>1、不仅在极权主义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政治哲学史上,戈氏首次以世界上最大的专制国家领导人提出“人类价值高于一切”以及“欧洲同屋”的观念;</P> <P>2、“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谴责和推倒极权主义,这是一种毁灭人性的制度,把人变成奴隶的制度。”彻底抛弃斯大林主义,把自由、民主、人权和选择权这些在俄国强大深厚的专制传统 非常罕见的文明元素还给人民,这种“戈尔巴乔夫自由”也许太生疏、太珍贵、太奢侈了,直到现在都远远没有为俄国人民和社会充分地理解、运用和实现;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近郊“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现在终于等到了所有人都认识到这场民族悲剧的时刻,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教训并使之不再重演。</P> <P>3、坚持和平至上,拒绝使用暴力。戈氏完全可以根据苏联宪法、苏共党章以及俄国人习惯了近千年的惯例,旗帜鲜明地动用武力镇压国内和东欧的自由、民主、独立力量,一个掌握着可能毁灭世界的巨大核武库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和警察力量的领导人,而临如此剧烈的演变和分裂,竟然没有下令发出一颗子弹,这刷新了专制主义国家的全部纪录;</P> <P>4、戈氏1997年在与池田大作对话中指出,20世纪在本质上是一个发出了警告的世纪,是培养、唤起人类的注意、树立起新的存在规范和与此相契合的新的全球性的意识、新的生命感觉的准备时代,21世纪又是能否成为一个面对已出现的死亡和破灭的危机进行全面性激化的世纪呢?或是能否成为一个道德性净化与精神健全化的时代,即成为人的复兴的世纪呢?</P> <P>回归经历了许多世界的精神、首先和生活价值观,回归人道主义的、真正乐观主义的世界观,这是当今人类的决定性使命、数千年积累起来的价值观具有永恒意义。</P> <P>如戈氏这样兼有西方哲人和东方圣贤的大国领袖,在人类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瑞士剧作家迪编马特:《洛慕罗斯大帝》。</P> <P>5、戈氏有一位心心相印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她和其夫君一样,生性善良、高尚,喜欢哲学、艺术,他们在心灵上达到的契合高度,不仅使暴君的配偶们悲惨而荒唐的一生不可比拟,而且超越了绝大部分西方政治家曾经和可能达到的境界。</P> <P>6、十年前,戈氏就在《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与同消除与美国的核对抗和冷战同样重要。必须停止两个伟大国家已拖延了20多年、已陷于绝境的对立,两国都具有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俄中两国平等的建设性合作将有利于保持亚太地区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他向中国领导人、首先是邓小平表示应有的敬意、两国实现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目标,他希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将促进达到伟大的和生命攸关的人道主义目的,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错过这个新的历史机遇。</P> <P>在我的印象里,中国官方起初指责戈氏是“叛徒”、“犹大”,后来又嘲笑他草率、虚荣心重、幼稚,戈氏在中国十几年的政治辞典中完全是一个负面形象,在中国官方所有新闻报导中,这个对中国如此友好的俄国人好像根本不存在,我为此感到羞耻。</P> <P>没有戈氏的改革,冷战的终结,铁幕的消失,德国的统一,欧洲一体化的加快,全球贸易、资金、技术、人员、货物的畅通无阻,中国不可能吸纳前所未有的历史红利,全人类都分享了戈尔巴乔夫红利,中国是获利最大的国家,戈尔巴乔夫是中国的朋友和恩人。</P> <P> </P> <P>五、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P> <P>中俄两国关系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动荡最不正常的例子。</P> <P>苏联时期,其实不存在两国关系,只有中苏两党关系,由于苏共与中共实行一党专制和领袖独裁,所以有时堕落为两个独裁之间的关系。两国国家利益长期服从于两党和领袖意志。</P> <P>在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完全缺乏彼此真正认同的价值观,也缺乏正常的国家关系,中苏之间曾大肆宣扬牢不可破的友谊,一旦翻脸便不共戴天,以至抛弃国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与文明,动辄诉诸武力,兵戎相见,苏联与南斯拉夫分裂后,苏军陈兵南斯拉夫边境,策划暗杀铁托,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决定开除几位亲苏人士,苏军便向华沙挺进,匈牙利政治想进行改革,即遭到苏联血腥镇压,纳吉被绞死,捷克斯洛伐克要实行有限自由化,苏联立即用武力扑灭布拉格之春。中国和越南,今是是“同志加兄弟”,明天就恶语相向,乃至兵戎相见。欧美各民主国家,尽管存在各种矛盾冲突,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发生如此荒唐、血腥、毫无信义和基本理性的畸形关系。</P> <P>中俄两国之间,在整个二十世纪,主要是俄国影响中国,中国在20世纪里的高昂代价和惨痛教训,主要来自苏俄。</P> <P>第一阶段 十月革命</P> <P>由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革命迟滞,欧洲革命没有爆发,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发生重大偏转,决定把非西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以俄国为中心的世界社会主义轨道。“第三国际”1919年成立后,在东方建立共产党和苏维动乱政权,其结果是:</P> <P>1、使辛亥革命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面临被武装推翻的危险,中国从此出现内战;</P> <P>2、使中国知识界在1915年以后开始的启蒙运动和文化复兴运动被苏俄式革命思潮和激进主义取代。</P> <P>1919、1920年俄国政治两次对华宣言,以及1924年5月30日《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曾再三宣称,中国与帝俄所签一切条约、协定概行废止,苏联承认外蒙古为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并尊重在该领土内之中国主权,承认苏维埃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苏联尤其申明不以暴力反对中国政府的机关团体存在。</P> <P>历史早已表明,苏俄对中华民国的图谋和侵犯,远远超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所有西方国家伤害中国的总和。</P> <P>第二阶段 雅尔塔协定</P> <P>1945年2月苏美英达成秘密的“雅尔塔协定”,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明确规定,苏军根据雅尔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投降后三周后开始撤军,三个月内撤完。历史早已表明,由于罗斯福过早去世,苏美冷战紧迫二战后即行开始(1945.4.25,斯大林主义杜鲁门关于波兰信件),斯大林悍然不顾“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整个东北交给中共,其中包括关东军近一百万部队装备,大批捷克造武器,并派大批军事顾问训练林彪第四野战军,直接支持中国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成就完全功亏一篑,1949年12月16日,斯大林对参加他七十寿辰的毛泽东说,“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一直被误认为斯大林在作自我反省,其实俄国上层人士都知道,这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违抗军令却取得了胜利的将领苏沃洛夫的话,是君主对臣子的安抚。</P> <P>第三阶段 韩战</P> <P>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档案证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是斯大林本手策划的战争行动,其目的是利用金日成想做朝鲜王的野心,挑动韩战,最终导致中美开战。</P> <P>第四阶段 苏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P> <P>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在消灭贝利亚,驱逐莫洛托夫、卡冈洛维奇等斯大林分子后,1956年苏共20大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开始局部批判斯大林。同年爆发波兰波兹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在毛泽东、周恩来压力下,赫鲁晓夫出兵镇压匈牙利人民起义。苏共20大和匈牙利事迹成为毛泽东从1957年到1976年20年间全面实行个人独裁,倒行逆施的最大国际背景,毛泽东的最高理想应时当斯大林二世,作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领袖。直到临死前不久,他还对其心腹说,他是秦始皇加马克思,谁都知道,他虽然自称是马克思的弟子,但他的真正老师只有一个:斯大林。</P> <P>第五阶段 镇压布拉格之春</P> <P>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苏俄勃烈日涅夫-格列奇科集团在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后,拟定了对中国实行核外科技术计划。如果不是美国尼克松-基辛格政府阻挠,中苏之间一场核战争不可避免,那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战争。以当时两国军事实力看,苏俄肯定是胜利者,由此引起的后果几乎无法相像。</P> <P>这次未遂核战争,导致了中美接近,甚至为1978年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作出了一个隐蔽的贡献。</P> <P>历史的诡吊,莫此为甚。</P> <P>第六阶段 苏联解体</P> <P>苏联解体,中国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P> <P>1、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与邓小平达成“结束过去,面向未来”,邓小平是从戈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关于发送苏美关系和促使世界范围内从对抗走向对话的讲话中,感受到中苏关系改善的可能性,并通过齐奥塞斯库转达了消除三个障碍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目标。</P> <P>2、紧接着中国发生“六•四事件”,戈尔巴乔夫作为见证人,曾在其四忆文字中反复告诫自己,他决不效法中国领导人用武力镇压学生民主运动。</P> <P>3、1991年“八•一九”事件到12月25日苏联解体,中国正深深陷在“八九事件”后的彷徨、沉闷、绝望中。中共党内的本能反应是如丧老妣,不可理喻,无法面对。邓小平以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沉浮经验和他推动的改革开放大局出发,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思想,不出头,不扛旗,办好自己的事。</P> <P>4、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提出“不分姓社姓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是硬道理”。</P> <P>显然,没有苏联解体和苏共下台,邓决无可能公开提出如上主张,中国六•四后全面倒退、甚至出现斯大林-毛泽东式复辟的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从此以后,中国才算在世界范围内摆脱斯大林主义的历史包袱,才从冷战阴影下走出来,从此中国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规模和能量融入世界,加入WTO,申办奥运会,同时公开回归传统,向历史请教,把“小康”、“和谐”这些儒家经典概念堂而皇之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P> <P>苏联解体、苏共下台不仅使美苏冷战终结,而且使一百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七十四年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划上了句号。中国是遭受影响最深的国家,我们仍然处在最终和完全摆脱这种悲剧性、灾难性影响的历史进程中。</P> <P>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本文结论上来:苏联解体、苏共下台让全世界都分享到前扎未有的历史红利,中国是占据最大份的国家,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P> <P>同时,苏联的演变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走向自由、民主、多元和创新历史的最大障碍。</P> <P>中国有效地利用了冷战结束后世界从对抗走向对话和合作的时机,利用了“戈尔巴乔夫红利”,但是中共拒绝利用“戈尔巴乔夫自由”,中共在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组成的基本制度上,仍然保留着斯大林-毛泽东主义遗产,这笔遗产曾给俄国和中国人民带来巨大苦难,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和制度原因。</P> <P>因此,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止于权力、功利,止于策略、心计,中国并没有从这一史所空前的演变中领略到历史启示和时代进步的真谛。</P> <P>凡是关注一百年来中俄关系的人们,都会继续关注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作一判断,如果我们停留在从手段和利益上总结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那么我们将始终自外于天下最珍贵的人类价值:自由、民主、人道主义。我们那令世界惊讶而忧虑不已的历史红利,也许会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P> <P> </P> <P>六、中俄比较</P> <P>中国优势</P> <P>1、5000年古老伟大文明、儒家文明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入世而有富于人文主义精神的文明,天然可以作为世俗化现代化本土文化资源。</P> <P>俄罗斯东政教是988年从拜占庭帝国传入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工业革命产生的激进思想,第三罗马和第三国际都并非俄国历史传统所天然具有。</P> <P>2、中国有5000万海外华人,尤其有香港这个资本主义自由港口和台湾这个自由民主省区,中国改革开放从这些非共产主义同胞和地区中接受的支持援助是俄国无法相像的;</P> <P>3、中国是东方商业精神的发源泉地,《大道》,中国在接受并实行现代资本主义时并无道德和文化上的冲突,俄国历史文化一向排斥西方私人财产制和资本主义精神。</P> <P>中国劣势</P> <P>1、中国过于功利、唯物、世俗化,缺少文明创新科学发明所必需的终极关怀、道德理性和宗教信仰。</P> <P>俄国深厚的东正教传统,尤其是它的弥赛亚救世主义,虽然曾经一再误入歧途,但一旦与西方现代普世精神融合,便可望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福音。</P> <P>2、中国人缺少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尤其悲剧意识和史诗规模的艺术审美境界,这使中国易于接受专制主义和独裁统治。</P> <P>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虽然也根深蒂固,但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俄国追求自由、人道、民主已有三百年历史,十九和二十世纪俄国专制帝国一直受到自由精神的挑战,苏联解体、苏共下台就是这种精神对帝国的胜利。</P> <P>3、中国由于鸦片战争以来受刺激的民族主义,易于被专制主义利用,义和团和红卫兵,如同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一旦强大,民族主义转向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可能性就会出现。</P> <P>俄国曾遭受成吉思汗、拿破仑、希特勒入侵和征服,但俄国也征服过许多民族,俄国的精神陷阱不是陕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帝国心态和大俄罗斯主义。</P> <P>4、中国最重大最急迫的任务,是彻底摆脱斯大林主义及其亚洲变种毛泽东主义。</P> <P>正在赛尔维亚发生的事件告诉世界,俄国并没有完全摆脱斯大林主义的幽灵,不能低估斯大林主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中国必须在两个方面重建国家信仰体系和道统合法性,第一,真诚而非功利性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第二,与西方主流文化对话、交流。千万警惕中苏、或中苏印加上其他专制独裁国家重新结盟,那将是历史大倒退,中俄两国和世界的大悲剧。</P> <P> 2008年2月28日定稿<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