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被宣布为“汇率操纵国”、被实施“整体贸易制裁”是迟早而已。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1日表示,“依靠本币升值来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既然中国“有限”何不一试?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若美国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实施贸易制裁,中国将予以反击”(见2010年3月24日《中国证券报》作者任晓《周小川:人民币升值“噪音”于事无补》一文)。中国用什么来“反击”全球性(主要是WTO成员国)“汇率操纵国”之战?又怎样反击欧、美同起的“贸易制裁”?为什么全球只有中国外汇储备成全球之最?又为什么只有中国一国独领全球之“顺差”?这正是全球性中国的不解之缘,也是大国——中国该给全世界的一个答案。</P> <P>同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一改“两会”时的强硬姿态,表示不仅要“增加美国商品的进口,更要对美国政府为200万失业人口焦急感同身受……”中国总理对近似木已成舟、由美国130多众议员提案、10几名参议员提案的“人民之声”——“汇率操纵国”“整体贸易战”急转向风口,为4月份两国高层对话释放最大的善意,但对中元(本文中人民币被称之为中元,是与50多年前的人民币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货币,是与美元、欧元等一样的一种货币)被低估、中国“顺差”全球各国并没有任何、长期实质性破解。</P> <P>众所周知:在全球“市场经济地位”(WTO)框架性下,“汇率操纵国”是一国货币运行中、在国际社会上最最严重的一种“罪名”。只要是被认定美国的“汇率操纵国”,那么全球所有“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就有义务、必须“群起而攻之”。2010年现在:(1)是“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泛滥成灾地致“高收入国家”的衣食住等商品广泛的当然贬值;(2)是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全球之最的2.4万亿美元,还将持续3、5、8……万亿美元的增长下去。中国政府“反击”“汇率操纵国”“贸易制裁”拿什么去?奥巴马政府上任一年来,对中国实施了40多项的“贸易制裁”“课税”“特保”等,中国政府又实施了哪一项有效的“反击”?更何况“汇率操纵国”将是所有WTO组织、特别是美、欧两大财富集团统一实施的贸易方略。在中国加入WTO组织有八年多时间里,至今没有打赢任何一场WTO官司,且在汽车零部件、影像制品版权等屡战屡败、一败涂地,又怎样与全球主要“法制国家”来玩“汇率操纵国”、“贸易制裁”的全球游戏?</P> <P>面临美、欧等的全面制裁</P> <P>回到1971年,时任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olly)向欧洲各国财长们坦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再往前追溯,英镑曾风靡全球、正是它不能履行国际第一货币的“责任”而当然的被全球各国抛弃。而今,中国人民币正演绎着承上启下、最多人口使用、大国货币的一个重要历史角色。中元已经成为美国一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全球性艰难选择问题。现任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4月中旬将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届时他必须宣布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或完全相反的决定,否则不仅仅是他,包括他任职本届奥巴马美国政府也面临着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选票”得失的重要抉择。</P> <P>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将引起全球震撼的轩然大波,中国政府还会因之而正式被“市场经济地位国家”惩戒。当然,中国会做出一切的必要反应和反击。但现在可以有把握地推测,中国的回应不会包括改变其汇率政策,近10年来、及追溯到中国货币、利率的近60年,中国之变难于上青天。然而,回避这个问题也会付出全球性的代价,中国毕竟不是30年前那个无关国际轻重、可有可无的那个国家了。在这个时候,让中国过分的汇率政策安然脱身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否则过了初一、十五又怎么办?放任中国汇率、让全球主要国家贸易“逆差”,是一个惊世危险的举动。对于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强大国家的美国、欧盟而言,这将是一种示弱的信号,或是一种被“挨打”的象征。不出意外,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将达到3万亿美元,未来十年中国将可能成5万亿、8万亿、10万亿等的外汇储备增长,更尖端的是“中国制造”的全球性“顺差”,谁能阻挡?将来又怎么办?有什么“游戏规则”让美元区、欧元区与中国三年、五年、十年……能“共赢”的玩下去?</P> <P>对中国“操纵”或制裁</P> <P>被误读的上世纪“日本和德国货币升值”以及中国本币升值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本币的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既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无法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还有什么办法来平衡全球经济吗。“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而2010年前后的全球性事实是:为什么全球唯独中国高速?为什么只有“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为什么全球只有中国贸易大“顺差”?只有中国外汇储备冠盖全球各国?有观点称德国、日本上个世纪下半叶本币升值加以来佐证中国今天的人民币升值的历史危害。然而历史上的当年日本、德国升值与中国今天的局势有天壤之别:⑴、首先中国今天有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是全球“中国制造”第一“顺差国”,而当年的日本、德国,何年何月成为全球绝无仅有的外汇储备第一、顺差第一大国?⑵、中国2009年末外汇储备达23991.52亿美元(见中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公告)的外汇储备,可以将G20后十位任何一个国家“市场倾覆”,在最最严峻的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增4531.22亿美元,若非“金融海啸”,中国外汇储备每一年净增长至少在5000至6000亿美元,2010年将达3万亿,按此增长幅度计算:十年后中国外汇储备可达有10万亿美元之巨;谁来遏制中国这种外汇储备跨全球巨额增长及其?</P> <P>⑶、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全球石油、铁矿石等能源严峻扩张:据中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1.3%,首次超过舆论所称的50%的警戒线,而在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这一数字为6%,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在16年间翻了十数倍;到2009年末,中国国家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09年的69%。若是按这种发展速度,不出十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煤、食用油(中国食用油部分,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70%)等关系到国民经济、人类吃穿衣行等关键能源依赖国际市场将超过80%以上,而当年的日本、德国又何以如此依赖国际市场?⑷、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作为全球三足鼎立“三大货币”之一,在美元、欧元之外有15亿人口使用的第一大人口区区域货币——中元,它的利率、价值已经不是中国人自己、一个国际大国的概念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呼风唤雨,就是中元的一个历史性的写照。⑸、一个负责任大国,能平衡美国的利益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全球2/3以上的“逆差”国家(特别是全球40多个高收入国家的利益),象“轮胎特保案”全球40多个国家群起而发起关税惩罚,中国难道不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中元的利率,除了一个大国、13亿本土中国人的利益之外,还要顾及平衡“逆差国”的利益,为什么全球那么多国家只有中国自己“顺差”,而其它国都大幅“逆差”?这是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时代,中国有一万条理由反对,美国及“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也当然有一万个理由“惩处”。</P> <P>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寄希望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远水难解近渴,WT0组织(或是G20等等)更是鞭长莫及,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能解决、裁决中元汇率、升值还是贬值、低估还是高估的问题。中元及其它币,不仅是美国的问题,也当然是全世界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基于多边规则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任由中美进行双边对抗、发起货币战争。</P> <P>汇率的低、高估问题</P> <P>当然,需要有一个解决全球各国、主要汇率问题间的多边论坛及其“游戏规则”问题。但IMF面临着正统性不断下降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新兴市场国家仍在抱怨,该机构陈旧的治理结构无法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现实。此外,IMF很少(如果说曾经有过的话)有效影响到大型债权国的政策,即使这些政策对其它国家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IMF及其总裁越来越公开地将人民币描述为“严重低估”,但这一直对中国政府影响甚微。说来遗憾,IMF、包括美国也早已无计可施。被例为“利率操纵国”,又能将今日中国、13亿人怎么样?缺少中国经济引擎,今日世界经济又会怎么样?难道全球第一爆发的金融海啸真想第二次探底?</P> <P>世界贸易组织(WTO),自布什时期已经完全退化,又短缺新的多边规则的货币、利率的游戏论坛。首先,事实上汇率低估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为它们综合了进口关税与出口补贴。其次,世贸组织在执行货币、利率规则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规则。尽管有一些规则,但并不完美,但它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允许成员国提出和解决争端方面相当有效。世贸组织比IMF享有更大的正统性——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小国,一直积极地将争端提交该组织解决。但货币、利率需要一个更真实、有国际约束背景的游戏规则。</P> <P>WTO需要制定禁止汇率低估的新规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WTO对出口补贴和进口关税都分别加以惩处,却对“低估汇率”这种致命的组合置之不理。IMF仍将是全面监督汇率、没有“裁判员”的唯一国际组织。但对于那些汇率持续且严重低估的罕见案例,我们设想了一个更有效描述责任的方法——IMF继续承担评估一国汇率何时被低估的技术角色,而WTO则在将来承担执行角色。</P> <P>WTO如何才能制定这种新规?现在世界面临的是:中国将必须同意与WTO的其它贸易伙伴国磋商制定旨在惩罚低估汇率的新规。作为交换,美国财长下月不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为了让中国更容易接受上述方案,其主要贸易伙伴可以承诺给予中国在WTO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将是有价值的,因为人们更容易运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来对付中国这样的非市场经济国家。</P> <P>中、美、欧的现实对策</P> <P>上述办法有诸多好处。中国将成为一种合作方案的组成部分(该方案解决的问题可能远远超越汇率的范畴),而不会被视为双边对抗目标的受害者。解决办法将是制定内容广泛的新规,而不是让人民币重新估值。这也将带来巨大的间接收益。就新的重要规则举行磋商,将有助于重振WTO。由于尚未完成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WTO元气大伤。布什已经离开美国政府一年多,但WTO已经被布什“玩死”,一年多以来全球各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陷于瘫痪,G20又没有任何“游戏规则”可玩,中元利率之战将谁也无法阻挡的“全面开战”。</P> <P>2010年4月,将是决定中国中元面临着两个60年不遇的尖端:一是4月份中美最高层的“战略对话”将讨论是否“汇率操纵国”,中国不妥协就当然会被美国例如“汇率操纵国”之例,那么将面临全球大多数“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全面围剿;二是中国“妥协”——谈判成功,将寻求中国出口产品对美国平衡的“关税”补赏,其实中国已经对奥巴马政府进行了包括轮胎特保在内的约40项的“关税”补赏。否则,中国中元是在劫难逃。若是与美元的“关税”惩罚达成平衡,那么接下来也将解决与欧元的“逆差”问题。</P> <P>随着“中国制造”的横行全球,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全球之最,中元已经不是单一中国货币的问题了。中元已经与美元、欧元一起形成全球最大的货币人口区域和最多的使用人群。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P> <P>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任何资格的问一句:中国中元汇率到底招惹了谁、非要升值不可?但这个问题也完全同样可以质疑到美元或欧元的现在和过去,为什么非要升值或贬值?做为全球有近一半人口使用的美元、欧元、中元这三种鼎立的货币,不管是谁、愿意或不愿意承认谁“主权干涉”或“非主权”谁干涉谁,但这三种货币有意、无意都在承受着全球近一半30亿人口、今天和未来的历史责任,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样结果。美元、欧元、中元这三种货币,假如哪一种货币遭遇了历史的灾难、崩溃了,也都将当然拖累另外两种货币和现代全球经济的发展。就历史今天与未来而言,当然美元的责任最大,最少占全球概率的40—50%左右,欧元的责任次之占30%左右,而中元在全球的责任所占比份最小、顶多在15%左右,但中元的发展潜力最大,因为中元使用人口区域是美元区、欧元区之和的两倍以上(美元、欧元的本土使用人口只有6亿之上,中元则有超过13亿人口在使用),而美元、欧元区域的财富则至少占全球的70%以上。因之:美元、欧元总要让中元好好的生存、成长的活下去,中元也要学会“玩”全球的游戏,来逐渐长大,成为全球今日、未来能够真正的“三元鼎立”。 </P> <P> <EM>(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BR></E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