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美国企业的希望与挑战

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但是,中国在科技创新、市场准入和地方保护等诸多方面采取的歧视性政策明显增加,对美国在华企业的竞争与生存构成越来越多得挑战。<BR><BR>中国美国商会星期五在北京又发布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报告发现美国在华企业的投资信心较去年有所提升,91%的企业对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略微乐观”,达到2007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还说,中美关系依然健康,让两国经济“受益匪浅”。<BR><BR>尽管整体形势乐观,但报告也指出,部分在华企业正成为中国政府歧视性政策和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政府颁布的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对外国企业的歧视尤其明显,引发担忧。<BR><BR>*创新歧视*<BR><BR>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Christian Murck)批评中国政府近期颁布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是保护主义的表现,一些美国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企业担心,这项政策会对外资企业与进口商品构成歧视。<BR><BR>孟克文说:“这是中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要求创新首先要在中国注册,让跨国公司很难适从。长期来看,这也增加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创新体系的难度,我认为,这正是创新政策的目标。我认为,随着中国政府经验的增加,并开始考虑这项政策造成的影响,我预计政策会改变。”<BR><BR>* 解释不一,首要难题*<BR><BR>孟克文认为,政策法规解释的相互矛盾和不一致性,已经成为在华美国企业面对的首要难题。<BR><BR>波士顿资讯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级合伙人内特斯海姆(Christoph Nettesheim)在报告发布讨论会上说,政府解释缺乏连贯性,增加了美国公司的应对难度。政府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来改变经济模式,并颁布了采办规定,明显偏袒本国产业。<BR><BR>他说:“人们并没有为这些规定接受培训,不知怎样准确解释这些政策。中央与省级政府架构十分复杂。因此,政策在不同政府层级的解释肯定不同,存在利益冲突,这让很多(美国)公司难以对应。”<BR><BR>*竞争性增强*<BR><BR>报告说,现阶段,中国正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政府颁布一些法规,对外资市场准入构成了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在地方抬头,增加了外资企业在省、县级地区经营的难度。<BR><BR>中国美国商会公共政策发展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说,中国欢迎外资,同时又注重发展民族核心产业,增加对经济模式的控制,增添了外商的忧虑。<BR><BR>他说:“重点发生了一点转移,中国政府与决策人发现,推动民族冠军产业,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参与,更有吸引力。这在2010年后是否会继续,没有答案,这是一些外企在调查中表达担忧的主要原因。”<BR><BR>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BDA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狄安华(Ted Dean),中国经济转型,增加了美国企业在华面临的竞争,但政策透明、司法公正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美国企业长期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BR><BR>他说:“我们的会员面临国内公司的更多竞争。我们对保护知识产权、开放与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法治透明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有人担心海外企业的经营空间究竟有多大。”<BR><BR>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星期四就外商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疑虑进行了解释。他说,中国对国内与国外企业一视同仁,不存在竞争, “中国把外商当自家人”。中国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媒体说,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过程漫长,目前有规模的自主研发企业只有7%,谈不上对外企构成竞争。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