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意外参赛人权新闻奖并获奖

由香港记者协会、香港外国记者协会和大赦国际香港分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人权新闻奖星期六在香港揭晓。<br /><br />来自亚洲地区一共五十七位新闻记者、摄影记者和新闻机构获奖,其中,《明报》和《苹果日报》包办了中文作品报章新闻项目、报章特写项目的头奖和优异奖,作品内容大都与中国当局打压言论自由和网络自由有关。《开放杂志》则包办了杂志项目的三个奖,而香港有限电视和香港电台包办了人权新闻奖电视项目的全部五个奖,其中三个作品分别与六四事件二十周年、中国的网络控制和中国地方政府的钓鱼执法有关。<br /><br />*不见文汇报大公报踪影*<br /><br />在五十七个得奖者当中不见香港两家亲北京的报刊《文汇报》和《大公报》的踪影。本届人权新闻奖英文作品审评工作负责人之一胡丽云说,往年她审评中文参赛作品时,也不曾遇见这两家亲北京报刊的参选作品,并对此表示遗憾。<br /><br />胡丽云说:&#8220; 这个奖是给大家的、给任何媒体的,在我们准则里绝对不分左、中、右。如果他们觉得(我们)做得不妥善,觉得有意见,我鼓励他们将意见向香港记者协会反映,以便我们能做得更好。&nbsp; &#8221;<br /><br />不过,香港媒体人、时事评论员邱震海说,《文汇报》和《大公报》被认为是左派媒体,他们一般不会参与这类的人权奖活动。<br /><br />邱震海说:&#8220; 我知道香港FCC(外国记者协会)举办的这个人权奖是每年都举办的。它当然是比较主张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在香港这个地方,它很多意识形态折射在媒体上的色彩很鲜明。我们很多人会把某个媒体定为右派或左派,虽然香港所说得右派或左派跟西方的定义完全不同。根据一般的常识,香港的左派媒体可能不太会去参加这样一个人权奖颁奖活动。&#8221;<br /><br />*新华社参赛动机不明但受欢迎*<br /><br />令人惊讶的是,新华社的作品参与了这次人权新闻奖的角逐。新华社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分社的一位摄影记者反映烟草农民命运的作品获得新闻摄影优异奖。这是人权新闻奖设置十多年来新华社首次参与比赛。<br /><br />香港记者协会前任主席胡丽云说,她不想去猜测新华社参与人权新闻奖活动的动机,但对新华社的举动表示欢迎。<br /><br />胡丽云说:&#8220; 这次新华社参加这个比赛,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究竟他们参赛的动机是什么,我觉得我不应该去揣测。我希望和非常鼓励他们今后用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来参与人权新闻奖,而不是仅仅一张海外的相。它可以用包括比如本土或香港的摄影和文章来参赛。&#8221;<br /><br />*新华社参赛或具标志性意义*<br /><br />目前难以肯定这位外籍新华社摄影记者是以个人身份参与比赛,还是在送交参赛作品前得到了新华社的批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说,如果新华社以机构名义参与了这次人权新闻奖的角逐,那么这个举动具有特殊意义。<br /><br />邱震海说:&#8220; 虽然在人权问题上,中国跟西方还有很大分别,但是中国大陆对人权的定义在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和今天完全不同。二十多年前,它是完全不承认人权这个词的,说这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产物,但今天它会说人权是我们的生存权。它现在所承认的人权概念是对人权作出别的诠释。同样,对于这个人权新闻奖,它会有一些重新接纳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如果是它新华社作为一个单位来参赛,那会是一个标志性的举动。&#8221;<br /><br />本届人权新闻奖的组织者说,来自亚洲十四个国家和地区一共两百五十份作品参与了比赛,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其中中文作品的参赛作品比前一年几乎增加了一倍。 <br /><br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说,这反映了人们对人权的了解比以前更深、更广。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