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黃海軍演的戰略意義

<div>很顯然,美中兩國軍方在六月上旬的第九屆亞洲安全大會上的激烈交鋒,說明兩軍之間沒有互信機制與秘密溝通管道。相反,台海兩岸雖尚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但有秘密溝通管道存在,因此,「擦槍走火」的概率比較小。&nbsp;</div><div><br /></div><div>  至於東南亞各國,其戰略研判也是相當矛盾的:一方面,不希望台海發生大規模衝突而影響了地區安全,儘管台海衝突會使兩岸同時失去南中國海的戰略利益,而使東南亞周邊國家實力提升;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特別是第九屆亞洲安全大會的東道主新加坡)很希望美軍重返,即藉美國力量抵銷中國大陸日漸增長的軍力。</div><div><br /></div><div>  「溫戰」範圍在擴大</div><div><br /></div><div>  本文作者在《動向》雜誌二&#9675;&#9675;九年四月號曾發表過中美關係「溫戰」狀況的文章,大陸網易論壇也曾轉刊(現仍可搜索得到)。該文指中美之間在全球安全方面的歧見增多,但又不致於回歸冷戰或走向熱戰。時過一年,「溫戰」已經向匯率與勞工兩個領域擴展,中美關係進一步複雜化。這促使美國積極調整全球戰略佈局,歐巴馬本人也改變了對北京的謙恭姿態。</div><div><br /></div><div>  在匯率方面,美國一直堅持人民幣升值,調門時高時低。到今年六月歐洲在中國匯率問題上與美國形成了一個新的同盟關係。此前,「金磚四國」中的巴西與印度也表態要求人民幣升值。當然,巴西的表態並非與美國利益一致,而是它要做第三世界領袖暨取代中國大陸全球經濟地位的打算使之然。</div><div><br /></div><div>  匯率之爭超過了政府與議會層面,涉及到了社會力量,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勞聯產聯認為中國大陸工人工資過低,使得出口品具有價格競爭力,從而造成了進口大國美國不合理的工人失業水平。國際公認的對比數據是:中國大陸工人工資平均水平,僅為美國的百分之四。隨中國大陸勞工階層權利意識的覺醒,工資水平也將有所提高,從而會與人民幣升值一起降低出口品的價格優勢。簡單地說,中美之間的匯率「溫戰」牢牢地將大陸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粘合在一起。</div><div><br /></div><div>  所以,大陸官方學者在聲稱中國匯率不是美國貿易逆差主因(而是美國消費模式有問題)的同時,大多認為美國壓人民幣升值是「戰略陰謀」,最終後果是破壞中國社會穩定。實質上,美國若真的放棄人民幣升值要求,轉而提升國內生產以減少進口,對中國的打擊更大。</div><div><br /></div><div>  在強硬了一段時間後,北京不得不於多倫多二十國峰會之前,宣佈匯改意向,並升值一百七十三個基點&#9472;&#9472;六月二十一日升二百九十五個基點,六月二十二日落一百二十二個基點。(注:一百個基點是人民幣一分錢,即一元的百分之一。)</div><div><br /></div><div>  五月中旬令美國沮喪的兩國人權對話,促使其日後策略向經濟方面轉移。美國在繼續對中國大陸政治異見精英層關注的同時,也會投入較大的精力關注中國大陸勞工權益。</div><div><br /></div><div>  網絡「戰爭」已經開打</div><div><br /></div><div>  五月中旬的中美人權對話,美國將勞工權益提到與宗教及言論自由、法治同一個水平上來,而且將網絡自由提升到以上四個元素之上,高調批評中國防火牆政策。中國大陸在六月初,發佈《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作出強硬回應,強調了網絡主權主張暨打擊網絡煽動行為。也就是說,北京政府絕不會在網絡自由問題上作出讓步。在網絡自由方面的強力較勁,可看作是廣義的中美網絡戰爭的一部分。</div><div><br /></div><div>  美國之所以在網絡自由方面對中國大陸毫不妥協,不僅是想藉此促進後者人權狀況的改善,更是為了讓中國政府背景的網絡透明化。這種透明化對於美國,比中國大陸軍事透明化更重要。美國國防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每天會遭到六百萬次不明身份的探查。他們暗示這些攻擊大部分來自中國。隸屬於美國軍方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六月初的一份報告中說:「技術先進的外國軍隊有能力摧毀美國的計算機系統。」</div><div><br /></div><div>  中國軍方對美國的網戰能力也進行過深度解析,指出:美軍網戰部隊有八萬八千名員額,其中五千名是信息專家。這樣的資訊難以得到中國大陸的正面證實,但是,早在二&#9675;&#9675;七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軍方就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對抗理論體系,估計兩年後已經進入戰術成熟階段。</div><div><br /></div><div>  美國對中國大陸進行的網絡探測,絕不小於中國大陸對美國軍方的專門入侵。工信部的公開報告表明:二&#9675;&#9675;九年全年,中國有四萬兩千個網站遭到黑客攻擊,每月計算機中毒量高達一千八百萬台。報告雖未直指美國為主要進攻者,但專家們私下推測有六成多來自美國,另三成多是國內黑客與殺毒軟件開發商利益合謀行為造成的。</div><div><br /></div><div>  天安艦事件本不重要</div><div><br /></div><div>  整個天安艦事件實際上只有兩個關鍵詞,即「水雷」變成了「魚雷」。如係前者,說明韓艦是誤航自招;如係後者,則是攻擊者早有預謀。中國大陸在該事件上採取了一貫的曖昧態度,不認可初步調查結果,不支持安理會譴責,又聲稱耐心等待公正結果。</div><div><br /></div><div>  在美國中亞戰略未得到調整以前,朝鮮方面可以隨時操縱六方會談。但是,試圖將國內全面危機轉移出去的戰術性選擇,給美國帶來了重返東亞(從東南亞至東北亞)的機會。公平地說,從美國輿論一直就此事渲染朝鮮半島的危機情狀看,美國已下定決心:突破其航母編隊不出現在黃海的慣例,在中國與朝鮮的交叉海域實施韓美聯合軍演。</div><div><br /></div><div>  從戰術上講,美國充分考慮了中國大陸的可能反應,因此華盛頓號航母的到達日期從六月底改到七月份。北京政府對此也進行了反覆權衡,在要求涉及東北亞安全的各國保持克制之後,以一個具體番號的部隊的名義宣佈:「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五日,每日&#9675;時至十八時在舟山至台州以東進行實彈射擊訓練。」但是,這個行為只是做給國內看的,而不可能實質性地阻止美軍進入黃海。因為其實彈覆蓋範圍只有往北達到北緯三十二度、往東達到東經一百二十七度,才有阻嚇作用,而其公告所示往北未達北緯三十度、往東未達東經一百二十五度。</div><div><br /></div><div>  更為有趣的是,為回應台灣方面對東引島(屬馬祖防衛區)撤軍換取大陸導彈後撤的猜疑,北京政府將實彈訓練限制在了浙江沿海而未延伸至福建沿海,北緯最小度數(往南)未達到二十七度。當然,一旦韓美在黃海的軍演真的與中國「擦槍走火」,浙江沿海的中共海軍可以南北東三向延伸,也許會重演一百多年前的中日黃海大戰之情狀。</div><div><br /></div><div>  美國準備從戰略上放棄中國</div><div><br /></div><div>  應當說,美中之間「擦槍走火」的概率不大,美國決定進黃海的戰略含義有兩層,第一,在一到三年的時間內,解決朝鮮金氏政權,至少是以壓促變,使其國內改革派上台;第二,放棄與中國大陸「利益攸關」的關係,不再指望北京政府的國際戰略配合,儘管不久前中國大陸表態支持制裁伊朗。</div><div><br /></div><div>  朝鮮方面很恐懼,朝中社專電稱:「在這樣的局勢下不計後果地策劃聯合軍演,無異於點燃另一場朝鮮戰爭。」</div><div><br /></div><div>  美國戰略學方面的主流意見不僅暗示放棄與中國大陸的「利益攸關」關係,還指出:要做好「後中國世界」的準備&#9472;&#9472;中國很快會失去經濟增長動力,不再適合(也不值得)國際資本投資。俄羅斯的戰略專家們則從另一個側面看到了問題的實質:美國不同尋常地加強與印度的關係,旨在對稱為「中國軟脅」的印度東部與中國南部邊界那樣一個三角區伺機下手,比如挑起該地區的宗教、民族、階級三重矛盾,給中國大陸造成東西難顧的窘迫局面。</div><div><br /></div><div>  總的來看,源於美國對台軍售的雙方爭吵僅僅是表面現象,本質上仍然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政治價值系統出現了無法調和的衝突。目前無法測知衝突的最後解決是兩國正面交鋒,還是借助朝鮮半島的再次戰爭,乃至於在南亞爆發不可控制的大騷亂。初步的特徵出現,至少要等到韓美黃海聯合軍演結束後。</div><div><br /></div><div>【焦點:美國重返東亞】 &nbsp;</div><div>&nbsp;美中之間的黃海遊戲&#9633;(英國)胡少江&nbsp;</div><div>自六月份以來,關於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將要進入中國和韓國之間的黃海領域參與美韓聯合軍事演習的傳說不斷。關於美韓此次聯合軍演的時間、地點等有關消息都是由韓國軍方發佈的。消息發佈的時間是在韓國宣佈朝鮮擊沉天安艦的國際調查結果之後,正值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討論對北朝鮮實施制裁決議之前。韓國軍方並沒有詳細地說明美方將派何種艦隻參加此次軍演。而且,原定的演習時間是六月上旬,隨後又由韓方出面數度宣佈演習延後進行,理由是美國海軍方面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nbsp;</div><div><br /></div><div>  與其由高級官員直接出面就聯合國討論有關對朝制裁決議案發出高調的戰爭威脅相反,朝鮮方面對此次美韓聯合軍演的反應則只是例行公事般地通過媒體表示抗議。而中國方面的反應則從六月初美韓方面宣佈軍演以來不斷變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六月二十二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對美韓聯合軍演只是作出了輕描淡寫的評論,認為這是美韓方面對朝鮮擊沉韓國天安艦一事的反應,要求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做加劇局勢緊張、損害本地區國家利益的事」,完全迴避了記者關於中國是否認為美方派核動力航母赴黃海,參與美韓聯合軍演構成對中國安全利益威脅的提問。當時給人們的印象是,中國政府似乎置身事外,並沒有將此次軍演與中國安全問題掛钩。</div><div><br /></div><div>  「網絡愛國憤青」們的意淫</div><div><br /></div><div>  但是,從中國軍方傳出的消息卻沒有這般的「溫柔」。先是在網絡上出現一個傳言,說是國防部長梁光烈威脅道,一旦美航空母艦進入黃海領域,將命二炮和核潛艇對美航母編隊進行攻擊。這則消息能夠在中國政府控制的網絡上廣泛流傳,有人認為是中國政府放出的一個試探氣球,有人則認為是中國政府為了安撫網上的民族主義情緒玩弄的一個小伎倆。但是在我看來,這則消息僅僅是中國的「網絡愛國憤青」們的意淫而已,因為雖然黃海靠近中國,但是韓美計劃舉行軍演的海域仍然是公海。中國的國防部長還沒有無知到這種地步,敢於下令在公海上擊沉外國軍艦。況且,中國的國防部長也沒有宣戰的權利;沒有軍委主席的授權,他甚至連調動一個旅的權力也沒有。</div><div><br /></div><div>  如果說關於梁光烈的威脅僅僅是一個謠言,那麼另外兩位中國將軍對聯合軍演的反應卻是真真切切的。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上將對美韓軍演的評論。馬曉天在七月一日的一次公開講話中說:「因為演習是在黃海,距離中國領海很近,舉行這樣的演習,我們非常反對。」這是中國軍方高層在保持了近一個月沉默之後的第一次正式表態。與兩周前中國外交部的表態相比,中國政府的態度似乎改變了許多,由一個第三者的超然立場變成了「利益有關方」的強烈反對。</div><div><br /></div><div>  另一則評論則來自於中國軍事學會的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在七月上旬接受鳳凰電視《新聞今日談》的訪談時,羅援指出,黃海是中國重要戰略要地京津地區的門戶,決不允許美國到這一海域進行軍事演習。他還第一次提出要通過針鋒相對的「反軍演」手段來反制美國,並稱美國航母如果進入黃海領域,將成為中國「實地模擬軍演的活靶子」。眾所周知,中國軍方有著嚴密的紀律,一個在職將軍、尤其是在軍事戰略部門任職的將軍對電視的談話決不可能是個人率性使然,它多多少少地體現了中國官方的立場。</div><div><br /></div><div>  在中國官方態度逐漸升級的同時,最令人尋味的是美國方面的表現。從美韓軍演消息見諸報端開始,美國政府和軍方對此次軍演一直採取沉默的態度。對於此次軍演的地域、規模、時間、內容,以及參演的艦隻等信息,美國方面沒有做任何說明。同時,對於有關國家對此次軍演作出的各種反應,美國方面也沒有出面進行任何解釋。在言辭方面保持沉默的同時,美方對傳言中參與軍演的艦隻的調動卻十分頻繁。美國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已於最近返回了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母港。同時第七艦隊的「密歇根號」、「俄亥俄號」、「佛羅里達號」等三艘大型核動力攻擊潛艇也於上周分別出現在亞太地區的三個港口。</div><div><br /></div><div>  美在外交和軍事上都不會失分</div><div><br /></div><div>  對待這場尚未開始的軍演,一方面是中國所表現出來的與日俱增的焦慮,一方面是美國所表現的引而不發的淡定。無論到頭來軍演在什麼地點、以什麼規模進行,美中雙方在這一輪外交角逐中的高下已見一般。假如軍演如傳說中的在黃海領域進行,美國方面在外交和軍事上都不會失分。因為國際社會會將這次軍演看作是針對朝鮮擊沉韓國軍艦的黷武行為的一個警告,而並非是一個非正義的戰爭挑釁。中國方面的「非常反對」則會由於無法拿出具體的針對性措施而顯得蒼白無力。假如美國方面沒有派出傳說中的大型艦隻進入黃海領域,那它很有可能是在背後的交易中得到了中國在其他方面的妥協;而美國方面也並不會由此顯得難堪,因為它從來就沒有說明要派出什麼樣的艦隻參與此次軍事演習。</div><div><br /></div><div>  雖然人們並不知道美中之間的背後交易是什麼,但是已經可以從中國官方的一些表態中窺見端倪。就在上個月,中國軍隊的副總參謀長馬曉天還在新加坡高調拒絕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訪華計劃,以此作為對美國今年年初對台軍售的抗議。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是這個馬曉天,在表示對美國軍演「非常反對」的同一個談話中,表示歡迎蓋茨訪華。而美國方面在對台軍售的態度,在這期間則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人們很難將中國在這一立場上的轉變與美韓軍演的消息完全隔絕開來考慮。至於美中談判桌上的其他籌碼,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地顯露出來。</div><div><br /></div><div>  我想,不管這次圍繞軍演的遊戲如何收場,現在中國民眾應該認真考慮一個問題,中國政府為了金氏小王朝的利益不惜將美國軍隊引入中國近海,或者讓美國以朝鮮威脅為正當理由進入中國近海,作為誘餌迫使中國在台灣和其他問題上讓步,這樣做中國得到的究竟是什麼?&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