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中国访问期间,除了和中国领导人会见并签署各项经贸协议外,还会见了四名中国民间独立学者,谈民主与法制。</p> <div class="storyimage"><img src="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renquan-07162010143815.html/angela-merkel.jpg" alt="" /> <p class="photobyline"></p> <p class="photocaption">图片: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访问 (法新社)</p></div>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 id="story_body"> <p> <br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访问,周五在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以及习近平会谈后,周五下午在德国驻华使馆内会见了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以及活跃媒体人安替(本名赵静)。<br /> <br />据悉为时一个小时的谈话气氛轻松,几名中国知识分子讲述了他们对目前中国社会和人权状况的一些看法和期望,贺卫方教授当晚接受本台采访时说:“谈一下中国社会问题、国家的问题、知识分子的处境、司法改革的现状、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觉得西方国家因为它是民主国家,总要除了官方信息以外,还要了解一些民间真实的声音,这点是很自然的。她会见了四个人,大家很好地聊了一下心里的感受、对社会的判断。还表达了一些美好的期盼,希望中欧之间能通过更多合作,改善中国的人权,能更好调整一下现在的某些问题,包括我提出希望能进一步减少中国的死刑,中国司法改革能朝正面方向发展。” <br /> <br />默克尔周五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总理温家宝正式会谈。新华社报道,温家宝称默克尔此次访华“具有历史意义”,中德应携手加强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说对中国来说,欧元是重要的投资选择,将支持欧盟的经济稳定措施。 <br /> <br />周五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默克尔时说,中德领袖频繁会晤充分体现了中德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默克尔說,去年兩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使两国更加接近,通过这次访华,德中关系将进一步加強,希望双边关系能迈上新台阶。<br /> <br />这是默克尔去年10月连任总理后首度访华,并带同德国各领域大型企业代表随行,各界普遍认为推动经济合作是此行的重点。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分析: “说有历史性的意义大概是夸大了一点,主要大家关注的是德国总理一般是比较重视人权的,一般都是站在这个角度看跟中国的关系,和法国有点不一样。但目前可能因为欧洲金融危机、经济上的困难,所以德国总理访华大概是比较主动地和中国修好,希望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吸引中国到德国投资。而中国让德国总理会见一些中国的批评声音,也可以向世界宣示中国还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德国总理回国也有所交待,不要形成一个德国政府为了争取经济利益放弃了它对中国人权等等问题的批判立场。” <br /> <br />而对于不少分析指中国希望此次访华,德国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据德新社报道,默克尔在周五与温家宝会见后的记者会上回应称,欧盟目前不可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与此同时,她表示,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开放市场。在一份联合公报中双方称,“德国将为欧盟承认中国的经济市场地位继续做出积极努力。中国将就这一问题同欧盟继续展开频繁对话。”</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