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新闻局局长”邵玉铭口述:我曾奉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

<div>&nbsp;&nbsp; &nbsp;<span style="color: #0000ff; ">邵玉铭,</span><span style="color: #0000ff; ">1938年11月3日生,籍贯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学士,美国佛莱契尔(Fletcher)法律与外交学院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0000ff; ">&nbsp;&nbsp; &nbsp;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台湾&#8220;行政院新闻局长&#8221;,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8220;中央日报&#8221;董事长兼发行人等职务。</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0000ff; ">&nbsp;&nbsp; &nbsp;现任台湾&#8220;行政院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8221;主委。</span></div><div><br /></div><div>  1979年底,台湾发生&#8220;美丽岛事件&#8221;时,邵玉铭正在印第安纳州教书,这位圣母大学终身职副教授,在美已经14年,他想着回台湾效力。</div><div><br /></div><div>  蒋介石四年前去世,继任的蒋经国在领导了台湾经济的腾飞之后,身体状况开始明显转坏。1982年,邵玉铭回台时,饱受诟病的台湾政治体制正在犹疑着酝酿适应时代的变革。接下来发生的&#8220;江南遇刺案&#8221;、&#8220;十信金融舞弊案&#8221;等事件,使老朽的国民党政府雪上加霜。蒋经国在去世前,开始在台湾闪电般发动一系列变革。</div><div><br /></div><div>  &#8220;蒋经国先生经常说时代在变,他要应付岛内外局势的变化,采取一些审慎的因应。&#8221;邵玉铭对南都记者说,蒋经国晚年做的几件大事,解除戒严、开放老兵大陆探亲等都是在临终前的1年半之内做出的重大决定,这些决定环环相扣,不是临时起意。</div><div><br /></div><div>  而邵玉铭本人,则在解除戒严前的过渡阶段,成为台湾&#8220;行政院新闻局局长&#8221;,在其后出任台湾&#8220;中央日报&#8221;董事长兼发行人过程中,他又亲身见证了国民党第一党报的衰落。</div><div><br /></div><div>  邵玉铭现为台湾&#8220;行政院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8221;主委,南都记者日前在其官邸对其进行了专访。</div><div><br /></div><div>  <strong>我以前也深受戒严之害</strong></div><div><br /></div><div> 以前台湾关于大陆的资料只有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有,来这里只能摘抄,不能影印</div><div><br /></div><div>  &#8220;新闻局长&#8221;是我从政的第一个公职。在这之前,我是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那里是台湾最大的智库,负责研究国际问题和大陆问题,蒋经国先生亲自指挥。我1987年4月29日到&#8220;新闻局&#8221;服务,去之前,我的前任张京育已经召开一些座谈会,但是还没处理。我来之后,等于完成了这个工作。</div><div><br /></div><div>  我1965年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待了17年,美国的全国性报纸和当地报纸都看。我在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做主任前,那里出版有《匪情月报》,我常和国际上研究中国问题和国际关系学者一起开会,《匪情月报》翻译作《Bandits M onthly》,他们看了后吓一跳,以为是关于江洋大盗的&#8230;&#8230;这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我当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匪情月报》更名为《中国大陆研究》。</div><div><br /></div><div>  有人对我说:主任啊,这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别影响你官位&#8230;&#8230;说一大堆。我心里想,无所谓,我可以不干,了不起我回去教书,我本来就是教书的。这杂志要送国民党中常会的,但也没人因此找我罗嗦,没事。我运气还不错。</div><div><br /></div><div>  以前台湾关于大陆的资料只有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有,来这里只能摘抄,不能影印,我来这第一天就允许影印。我也深受戒严之害,我自己的文章有一次去那里都影印不得。</div><div><br /></div><div>  还有一个笑话。我在美国教书,有很多藏书,1982年底回台湾服务,就租了阳明海运的货柜,运了一货柜的书,一百多箱好几万册。到了基隆海关,我去领书,&#8220;警备总部&#8221;的年轻人问:你这是什么书啊?打开40尺的货柜,一看都是书,就说:这么多书我怎么检查?这样好了,我随便拿10箱下来,就检查这10箱好了。</div><div><br /></div><div>  10箱书里面,他对12本很有意见,只要一看到毛泽东、列宁就没收。他说,我没时间看,我英文也不好,就把我这12本给没收了。</div><div><br /></div><div>  我一想,如果和他吵,他把我别的书也没收怎么办?就算了。这些书都送到&#8220;安全局&#8221;,后来攒多了就都送到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的图书馆保管。馆长一看上面有我的名字,就说:主任,这12本书好像是你的。我一看正是:好,放我书架上,我帮你保管。又把它们没收回来了。</div><div><br /></div><div>  我很讨厌这种事情,等当了&#8220;新闻局长&#8221;,我的基本政策是这些都不管。我主张两岸文化交流,有台湾学者去大陆参加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学术会议,回来买了一些&#8220;匪书&#8221;,在机场就被&#8220;新闻局&#8221;的公务员给查了。按照以前&#8220;警备总部&#8221;的做法,就是没收。我说不行,不能没收,把它们放到政治大学图书馆,学者可以到那里去看。可是人家自己的书,要到图书馆去看,这不方便,所以后来我就慢慢让他们带回去了。写个便条:我是做学术研究,对外不予流通。但他是否散播我也管不到了。</div><div><br /></div><div>  有些书商胆子大,通过去大陆的学者买了几百本书,说是学术研究,其实不是,书商就在台湾复印开始卖。我说干脆开放。</div><div><br /></div><div>  <strong>我奉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strong></div><div><br /></div><div>  关于报纸我做了三个决定,不限制纸张,不限制价钱,不限制印刷厂</div><div><br /></div><div>  我去&#8220;新闻局&#8221;之前,因为还在戒严,台湾只有29家报纸,但实际上大报就那么几家:&#8220;中央日报&#8221;、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立晚报、自由时报、民族晚报,还有&#8220;国防部&#8221;的青年战士报&#8230;&#8230;上得了台面的也就七八家而已。报纸必须三大张、十二版,为什么呢?公开的理由是纸张很贵,要节省纸张,一个报纸一个许可证、只能一个印刷厂印刷,就是让你出报不方便。厂子设太多,发行量就会大。印刷厂都设在台北,得午夜飞车由台北将印好的报纸经高速公路运到高雄,到那就快天亮了。</div><div><br /></div><div>  台湾&#8220;党外运动&#8221;要宣传,因为不能办报,就办了很多杂志。你禁了我这本,我就再出另一本,而且常常这个杂志越禁越红,你不禁它,别人没觉得它里面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台湾真正执行禁书这些政策的机构叫&#8220;警备总部&#8221;,是军人在管党外杂志。我刚到新闻局时,我也吓一跳。&#8220;警备总部&#8221;在机场有办公室,查&#8220;匪区&#8221;(大陆)来的书和杂志,港口、邮局也都是&#8220;警备总部&#8221;在管。</div><div><br /></div><div>  举个例子,台湾戒严时期,很多歌曲不能随便唱的,譬如&#8220;一家八口一张床&#8221;&#8212;&#8212;&#8212; 哎呀,大陆知道台湾八口人睡一张床,那太穷了,大陆不说台湾吃香蕉皮么?这种歌就不能唱。包括剪片子,这些事&#8220;新闻局&#8221;以前都干。杂志&#8220;新闻局&#8221;也抓,不过是由各县市的新闻处去抓。</div><div><br /></div><div>  我到任第一件事,坦白讲,就是要弄清楚政府是玩真的还是玩假的。是不是表面开放,但还要很多条条框框?这个如果不告诉我,我拿捏不清楚。我就向我的长官&#8212;&#8212;&#8212;俞国华&#8220;院长&#8221;请示,他很开明,说&#8220;这个我没有什么意见&#8221;。我问那经国先生和国民党中央方面有什么意见没有,他说好像也没听说有什么意见。我也没去问,因为万一问出很多指示来,反而不好。</div><div><br /></div><div>  1987年7月16日,我奉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我的态度是:戒严了38年,既然解除戒严了,就不要禁这些杂志了。既然&#8220;院长&#8221;没有什么指示,那好,我就自己办理了。</div><div><br /></div><div>  台湾解除戒严后,&#8220;警备总部&#8221;以前做的那些事马上由&#8220;新闻局&#8221;接管。&#8220;新闻局&#8221;没那么多人,也没这方面经验,公务员有任用资格,我们就从&#8220;警备总部&#8221;借调了一部分人,但是我对他们讲得很清楚:现在的做法不能和以前一样了,因为解除戒严了。</div><div><br /></div><div>  我做了三个决定,第一,不限张,但印多少张各报社都要看成本。第二,价钱不限,原来报纸有固定价格。第三,印刷厂不限制,全部开放。没有任何的限制条款,没有&#8220;但书&#8221;。我一旦什么都开放,尤其是印刷厂开放,大报都在台中高雄设厂,就不必&#8220;午夜飞车&#8221;,以前大概晚上11点截稿,现在凌晨1点截稿都可以,新闻和印的张数也多了,南部地方小的报纸害怕被吃掉,就来找我,说不能让他们在台中和高雄设厂,因为地方媒体拼不过他们。我想来想去,但是还是不能限制他们</div><div><br /></div><div>  <strong>自立晚报赴大陆采访风波</strong></div><div><br /></div><div>  我允许台湾记者到大陆去,那大陆记者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来呢?</div><div><br /></div><div>  我上任不久,就发生台湾《自立晚报》派记者赴大陆采访风波。因为当时没有允许到大陆采访的政策,也没有允许到大陆拍电影的政策。虽然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但在还不晓得要怎么处理的时候,《自立晚报》就派李永得和徐璐去大陆采访了。</div><div><br /></div><div>  在台湾戒严的时候,老百姓不能随便出境的,学者要出境,需要把&#8220;护照&#8221;经由&#8220;教育部&#8221;转给&#8220;外交部&#8221;,&#8220;教育部&#8221;等于是提供担保。记者要出境采访,需要到&#8220;新闻局&#8221;填表,&#8220;新闻局&#8221;再把相关文件转给&#8220;外交部&#8221;。李永得和徐璐到&#8220;新闻局&#8221;填表,写着到日本东京采访,我们规规矩矩送到&#8220;外交部&#8221;,&#8220;外交部&#8221;就准了,但他们从日本又跑到大陆去了。</div><div><br /></div><div>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如果记者可以去大陆采访,那商人可以去做生意不?电影公司可不可以去拍片?学生可不可以去大陆念书?老师可不可以去教书?当时都不允许。1987年11月2日,蒋经国才同意老兵到大陆探亲。李永得和徐璐在这一年的9月就到大陆去采访了。当时《联合报》还写社论批评李永得和徐璐没有尊重台湾的政策。台湾并没有开放去大陆采访!</div><div><br /></div><div>  我们&#8220;新闻局&#8221;为什么和李永得他们打起官司来了呢?因为根据台湾法律,你写着去日本东京,怎么跑到大陆去了呢?误导了政府官署,骗了我们,作了与政策违背的事。因为如果填报北京&#8220;新闻局&#8221;不可能准。</div><div><br /></div><div>  我这个小小的&#8220;新闻局长&#8221;,上面有国民党主席、&#8220;总统&#8221;和&#8220;行政院长&#8221;。这事闹得很大,&#8220;总统府&#8221;和&#8220;行政院&#8221;开会时也研讨此事,结论是四个字&#8220;依法办理&#8221;。我想知道到底违不违法,就到&#8220;法务部&#8221;去找施启扬&#8220;部长&#8221;,因为我是官方发言人,动见观瞻,而且这事闹得很大,各国媒体都报道了,如果后续处理不当,摔一大跤不是丢人吗?他找了&#8220;法务部&#8221;的重要人士研究了半天后告诉我,这个case(官司)一定会赢&#8220;板上钉钉&#8221;。</div><div><br /></div><div>  我就向俞国华&#8220;院长&#8221;报告了。李永得填报不实,我根据台湾&#8220;刑事诉讼法&#8221;,还必须送到地检署,要不要处理,则是地方法院的事情。结果地检署起诉了他,后来法院又判决无罪。</div><div><br /></div><div>  为什么无罪?这个事情到现在还可以讨论。判决的理由说,他填报去东京,确实去了,没有假,至于到东京以后的事是另外一回事情。法院说没事就没事,我也没有意见。可是检察官要上诉。</div><div><br /></div><div>  李永得跑到大陆去,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其他记者是不是可以去?我就向上面&#8212;&#8212;&#8212;&#8220;总统府&#8221;和&#8220;行政院&#8221;的长官反映:这个要给它开放,不然要再来第二个李永得,不是丢人么?我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了个报告,认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是好的。</div><div><br /></div><div>  第一次我的建议不行,第二次不行,第三次我的建议就行了。其中一方面是因为郭婉容去北京开亚银年会,台湾记者都过去了,我也不管了。我对俞&#8220;院长&#8221;讲,如果你让我现在宣布我们没有开放记者到大陆采访的政策,可现在已经有上百个记者到北京了,我&#8220;新闻局&#8221;是属于&#8220;行政院&#8221;的,&#8220;新闻局&#8221;丢人对&#8220;行政院&#8221;也不好,所以我的意思是开放&#8212;&#8212;&#8212; 正式宣布开放!俞国华&#8220;院长&#8221;请示了一下,这次可以了。</div><div><br /></div><div>  我允许台湾记者到大陆去,那大陆记者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来呢?当然可以来,不然说不过去。范丽青(现国台办发言人)就是第一批来台湾采访的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大陆记者可以来多少,不是&#8220;新闻局&#8221;就可以决定,因为牵涉到安全问题。&#8220;行政院&#8221;开会商议这个事情,我们还有一个&#8220;安全局&#8221;,就想让我穿小鞋,说没有那么多人力来跟踪–他们要跟踪大陆来的记者。这种事情,安全单位永远是说话分量比较重,&#8220;安全&#8221;问题是个大帽子,安全部门一讲话,大家就不讲了。</div><div><br /></div><div>  李永得案上诉后也是不了了之了。因为案子还在法院审的时候,亚洲银行在北京开会,台湾&#8220;财政部长&#8221;郭婉容带队去了北京,希望记者去报到,记者已经开放到大陆了,那个时候法院也没办法判李永得有罪了。</div><div><br /></div><div>  <strong>凌峰和《悲情城市》的挑战</strong></div><div><br /></div><div>  《悲情城市》当时22票对0票通过,一刀没剪,片商没有炒作的由头反而有点失望</div><div><br /></div><div>  接下来又出了一个凌峰,等于是广播电视领域里又出了个李永得。他去大陆拍了个《八千里路云和月》,带回到台湾要播。他是很会造势的一个人,就希望跟官方引起冲突,等于替他拍的片子做广告。我如果不处理他的话,所有的片商都跑到大陆拍片去了,这不是我&#8220;新闻局&#8221;可以决定的。其他没去的片商也有意见:&#8220;&#8216;局长&#8217;,我可不可以去?&#8221;&#8220;我们现在没这个政策啊&#8221;,&#8220;那你得处理他,不然为什么他能去我们就不能去&#8221;?</div><div><br /></div><div>  很多压力,我必须根据当时的法律和政策来处理。大概是在机场给他作了扣留,后来又还给了他。</div><div><br /></div><div>  李敖曾说,《末代皇帝》和《基督的诱惑》是我请示李登辉才做的决定?这是子虚乌有,这哪里需要向李登辉请示,他又不管电影。我做&#8220;新闻局长&#8221;后,尽量不去禁书、杂志、电影广播,除非真的有问题,要碰的时候也不是我邵某人做决定,我要找所谓的社会公正人士做决定。</div><div><br /></div><div>  讲述二二八事件的电影《悲情城市》当时就22票对0票通过,一刀没剪。不过这也有点后遗症,因为片商希望我剪,这样他好找学者开记者会支援他,弄得你灰头土脸。二二八已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没剪,还因为获得金狮奖而给他100万(台币)奖励。听说他们因为很难做宣传有点失望,有一次我和邱复生(片商)聊天,我说听说你有点失望,他就笑笑。</div><div><br /></div><div>  我不是学法律的,&#8220;新闻局&#8221;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是学法律的。我到了&#8220;新闻局&#8221;之后,特地成立了一个法规会,让当时&#8220;新闻局&#8221;的一位副&#8220;局长&#8221;廖正豪&#8212;&#8212;&#8212;他是台大法律系的博士&#8212;&#8212;&#8212;兼任法规处的主席,每个礼拜三中午开会。&#8220;法律的事就拜托你老兄&#8221;,我跟他讲得很清楚,对于任何可能侵犯到人民权利义务的事,你法规处通过,我这个&#8220;局长&#8221;才批。我很坚持依法行政。</div><div><br /></div><div>  处在解除戒严、开放老兵探亲这一个浪潮之下,我该怎么办呢?我不能违背时代潮流,只要没被别人否决,我尽量都开放。</div><div><br /></div><div>  我离开&#8220;新闻局长&#8221;的位子已经20多年了,回头看起来,经国先生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当年这些媒体骂国民党骂得很凶,把它骂垮了,现在也把民进党骂垮了。所以这个事情是公平的。</div><div><br /></div><div>  <strong>我是&#8220;中央日报&#8221;的刽子手</strong></div><div><br /></div><div>  &#8220;中央日报&#8221;的广告没有随着发行量跟着进来,所以发行越多我越赔</div><div><br /></div><div>  1991年我离开&#8220;新闻局&#8221;,1998年起,当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我这个副秘书长不管党务,管政党交往&#8212;&#8212;&#8212;和美国的共和党、英国的保守党之间有来往。过了两年,国民党&#8220;大选&#8221;选败了,作为在野党也就没有兴趣再搞政党交往了,我就被调到&#8220;中央日报&#8221;去了。</div><div><br /></div><div>  我常开玩笑说,我是&#8220;中央日报&#8221;的刽子手。因为在解除戒严之前,&#8220;中央日报&#8221;是不得了的,当然是报业老大,它是国民党的机关报,重要性很高。当然,在解除戒严之前,《联合报》等已经跟它差不多,一开放之后,《联合报》、《中国时报》这些报纸有钱,就印了很多张,超过了&#8220;中央日报&#8221;。</div><div><br /></div><div>  我做了很多很多改革,&#8220;小而美,内容好&#8221;,我开始改版面。有进步。其中有一版全部是英文的,每天一个版,办了一年半,我把全台湾英文系的教授动员起来(撰稿),栏目包括&#8220;著名英文演说&#8221;,&#8220;散文&#8221;、&#8220;科学英语&#8221;、&#8220;新闻英语&#8221;、&#8220;看电影学英文&#8221;等,每月的精华再出一份杂志,是台湾英文杂志销售第一名,大陆吉林出版社还曾出版过一次这个杂志。</div><div><br /></div><div>  2001年6月4日,&#8220;中央日报&#8221;第一波转型改版,还新辟了两岸经贸版和文教报叠。我是台湾第一个开两岸经贸版的,还得过一个奖。我把&#8220;中央日报&#8221;变成了一个文教报,给文化圈的人看。因为是文教报,我提出&#8220;媒体环保&#8221;口号,拒绝色情、暴力和八卦,保持品味,不能变成《苹果日报》&#8212;&#8212;&#8212; 那时《苹果日报》还没来台湾,但《大成报》、《民生报》也都办得花花绿绿的。</div><div><br /></div><div>  我去&#8220;中央日报&#8221;时,它的销量是每天7.5万份,我去后一年,变成12.5万份,增加5万份,就在便利店里硬碰硬地卖,也有订阅但不多。这表明版面经营有成效。这是好事么?一点都不好。</div><div><br /></div><div>  《联合报》那时有好几千记者,刚解除戒严的时候,《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大赚钱啊,最高时有四五千人。我这只有300多人,我怎么和这些大报拼呢?他们一印几十张,而我这只有七八张。《联合报》、《中国时报》它们可以卖到50万到100万份,&#8220;中央日报&#8221;是有进步,但12.5万份的报纸谁来登广告?</div><div><br /></div><div>  报纸是靠广告的,有广告就赚钱,没广告就亏钱。发行量和广告是一体之两面,报纸好看发行量就高,就有广告。但&#8220;中央日报&#8221;的广告没有随着发行量跟着进来。虽然文化圈很喜欢,但文化圈的人一般不登广告的,只有招生广告,赚不了多少钱。汽车、房子这些大宗广告都登那些发行几十万份的报纸上去了。</div><div><br /></div><div>  一份报纸的成本是26块钱(台币),我们卖10块,3块钱给便利店,我们只拿到7块,所以发行越多我越赔。成笑话了。但我也没办法。我是拼了老命的,我工作从没像在&#8220;中央日报&#8221;那两年那么辛苦过。我已经尽我所有力量了,但大家叫好,不叫座。</div><div><br /></div><div>  <strong>&#8220;中央日报&#8221;关门</strong></div><div><br /></div><div>  办电子报&#8220;中央日报&#8221;从1988年到关门办电子报,差不多赔了七八十亿(台币)</div><div><br /></div><div>  实际上我觉得国民党能不能赢,要看你的候选人形象好坏。我刚去&#8220;中央日报&#8221;当董事长兼发行人时,虽然也想把它振兴,但内心基本的看法是这样的。</div><div><br /></div><div>  &#8220;中央日报&#8221;创刊于1928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份正式的全国性报纸,历史悠久,谁也不敢给废掉。虽然已经经营很困难,但国民党有国民党的面子,国民党中央办的报纸,就一直给它钱来维持。</div><div><br /></div><div>  &#8220;中央日报&#8221;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我去的时候只剩下326人了。我去了之后,还继续裁人,一直裁。等我2003年走的时候,只剩下100人了,报纸也减到三四张,因为国民党中央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给它,员工的薪水都发不出来了,所以裁员减版。</div><div><br /></div><div>  我刚去的时候,国民党中央每年给&#8220;中央日报&#8221;2000万,后来降到几百万,我也知道山穷水尽了,在我离开&#8220;中央日报&#8221;前一年,就传出财务吃紧的消息,中国文化大学的董事长跑到我办公室,把聘书给我。我去找连(战)主席,他叫我别走。到了第二年,连主席也没办法了。我也转到中国文化大学教书去了。</div><div><br /></div><div>  有一段,&#8220;中央日报&#8221;、《中华日报》和《新生报》三报合一,共用采编资源,分别出。后来,&#8220;中央日报&#8221;和《中华日报》合并了。后来《新生报》变成船期报了,现在&#8220;中央日报&#8221;还剩下电子版,张荣恭(国民党副秘书长)来做。</div><div><br /></div><div>  以前&#8220;中央日报&#8221;为什么可以赢?以前得排队登广告,譬如结婚广告,在&#8220;中央日报&#8221;登是第一选择。因为报纸只有三大张,很多广告登不上。大家都是三大张,所以每家报纸都赚钱,没有赔的。台湾刚解除戒严时,&#8220;中央日报&#8221;还是有些广告的,但别人已经十二大张了,广告就跑那些报纸去了。等到国民党2000年一垮,更没有广告了。</div><div><br /></div><div>  &#8220;中央日报&#8221;从1988年到关门办电子报,差不多赔了七八十亿(台币),国民党赔不起,就关门了。我和&#8220;中央日报&#8221;的同事开玩笑讲,我是&#8220;中央日报&#8221;的刽子手,一开放就没办法了。</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