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的轉型之路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id="printA"> <div style="border-bottom: rgb(0,0,0) 0px solid; border-lef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40%;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width: 28px; padding-right: 0px; float: left; color: rgb(199,75,21); font-size: 28px; border-top: rgb(0,0,0) 0px solid; font-weight: bolder; border-righ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top: 0px">每</div>一位權威專家和中國通都說﹐下個10年對中國至為關鍵。<br /><br />過去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史無前例地每年增長10%﹐數以億計的人口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中脫離了貧困。但接下來的階段會更加艱難。<br /><br />中國政府必須從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些沿海大城市向內陸縱深地區轉移財富。它必須為年輕人找工作﹐同時為不斷增多的退休人員提供生活保障。它必須鼓勵人們增加支出、減少儲蓄﹐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並增加國內消費﹐從而實現經濟的&#8220;再平衡&#8221;。<br /><br />共產黨政府如何應對這一轉型﹐將會決定它是否繼續得到中國人民的支持(儘管它在本質上是不民主的)﹐能否防止作為一切威權政府克星的社會動盪發生。如何應對轉型﹐還將決定中國將來國力的強弱。<br /><br />最近攜家眷前往中國途中及歸國之後﹐我反復思考這些問題。<br /><br />我對中國持懷疑態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2007年上證綜合指數超過6,000點時﹐我警告中國股市存在泡沫。現在這一指數略高於2,500點。<br /><br />但這次旅行讓我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有了一種新的認知。看著那些嶄新的建築、平坦的道路和明亮的地鐵﹐很難不為之折服。而中國人的樂觀﹐在美國這些天無時不有的悲觀失望面前﹐則是一種讓人精神一振的解毒劑。<br /><br />他們在世界上的地位當然是正在上升﹐而我們是老牌超級大國﹐所以最終結果是確定了的﹐對不對?另外﹐我們的一切錯誤都通過電視新聞頻道和互聯網永無休止地流傳﹐而在中國﹐政府對新聞保持著嚴格的管制。<br /><br />但官辦英文報紙《中國日報》(China Daily)對某些問題表現了令人驚訝的公正﹐比如腐敗、經濟走向﹐以及對中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強烈的擔憂。<br /><br /><span id="NewAd"></span>這些都是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大問題﹐而關鍵時刻就是現在﹐因為黨員和知識分子正在就這些即將在下一個五年計劃(是的﹐他們還有五年計劃這些東西)中得到處理的重大問題展開辯論。一般來說﹐這些辯論會持續到黨代會制定出五年計劃﹐然後大家都步調一致。另外﹐黨的領導層將在未來兩三年為國家主席胡錦濤挑選接班人﹐讓這種緊迫感更添一籌。<br /><br />今秋將執教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史蒂芬&#8226;羅奇(Stephen Roach)對《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說﹐即將到來的第12個五年計劃(2011年到2016年)﹐對於中國﹐對於以中國為中心的地區的其他地方來說﹐都是一個分水嶺。<br /><br />他對彭博社(Bloomberg)說﹐今年GDP的增長將會保持強勁﹐但中國必須下更大力氣提高國內消費。目前中國國內消費只佔GDP的36%﹐略高於美國的一半。<br /><br />怎樣提高呢?羅奇說﹐中國需要形成一張更牢固的社會保障網﹐提高農村地區收入﹐並增加服務行業的就業。後來的中國之行期間﹐我們親眼看到了證據。一個不斷增長的酒店、飯店工作人員隊伍﹐正在為數千萬國內外遊客提供服務。<br /><br />但社會保障網是關鍵。目前有很多中國人提前退休﹐他們往往都有政府養老金。但到2015年﹐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中國人將有大約兩億﹐而為他們提供支持的人又在不斷減少。這是1978年開始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的結果。共產主義時代的福利已經取消﹐中國人覺得他們必須提高儲蓄﹐以便在老去的時候能夠應付生活和醫療方面的開支。<br /><br />這正是需要糾正的經濟失衡問題。美國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的中國問題專家麥智滔(Christopher McNally)說﹐這雖然是一件難事﹐但中國政府有必要的財力去做這件事。<br /><br />中國有令人驚詫的2.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日本的2.5倍﹐而日本已經是世界上外匯儲備第二高的國家。在麥智滔看來﹐中國還有一樣秘密武器﹐那就是中國的國有企業。<br /><br />他預計﹐中國石油、中國人壽和中國聯通等中國一些知名國有企業將把它們的派息率從目前已經不菲的1.8%至3.5%進一步上調﹐以便為國家的更多社會保障項目提供資金。<br /><br />麥智滔說﹐把錢從這些壟斷型企業和不愁產品沒有需求的企業拿來﹐去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這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br /><br />當然﹐在美國這樣對待企業無異於人人喊打﹐但請記住﹐中國國有企業仍有60%-70%的股權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能夠把這些股權給它帶來的紅利用於別處。<br /><br />麥智滔說﹐鑒於中國房地產的價格如此高昂﹐修建保障性住房可能是糾正經濟失衡的關鍵。在他看來﹐如果能減少老百姓在住房方面的支出﹐就能使社會壓力有所緩解。<br /><br />筆者在此次中國之行中﹐既在那些最時尚的街區看到了嶄新的豪華樓宇﹐也看到了10到20年前為中產階級工人修建的較老舊住宅樓﹐這些建築的陽台上掛著晾曬的衣服﹐給人一種貧民窟的感覺。<br /><br />但由於中國人可欣然接受的一些事情是美國人無論如何也沒法容忍的﹐所以中國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方面做出的任何真誠努力﹐或許都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br /><br />由於中國正努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並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因此它也在促進內陸地區的發展。中國政府近來推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即包括斥資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在全國各地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br /><br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說﹐中國預計在未來15年內將新增約10億千瓦的發電能力﹐這大約相當於美國現在的總發電能力﹐而美國的這一能力是好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br /><br />中國在默默無聞多年後開始奮起直追了﹐它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這是件非常令人驚異的事情。<br /><br />麥智滔說﹐中國政府已將四川省會成都確定為中國的軟件業中心之一﹐而將新崛起的都市重慶確定為新的電子工業中心之一。<br /><br />中國大陸和台灣將雙方新貿易協定的簽署地選在重慶具有重要意義﹐這座西南部城市已經是中國的重工業和汽車製造業中心之一﹐它還靠近有名的三峽大壩。<br /><br />某種程度上說﹐重慶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轄區內居住著3,000多萬人。雖然沒有多少美國人聽說過這座城市﹐但重慶對中國開發中西部地區卻起著關鍵作用。<br /><br />中國能夠順利轉型嗎?這一進程比打造中國目前具有的出口大國地位要困難得多。不過鑒於中國已經取得的成就﹐我不願意斷言中國會失敗。<br /><br />但這一進程將持續多年﹐鑒於中國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這有可能是條崎嶇不平的道路。與此同時﹐中國還必須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而這意味著出口引擎要繼續正常運轉。由於中國在繼續生產低端產品的同時也開始向產業鏈的中、上游移動﹐它將對美國和西方構成更加嚴重的挑戰。筆者將在下一篇專欄文章中探討這一點。</span>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