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坚定自信”实际上涵盖了两个不同的主题:一、中国是否要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担当更多的国际责任。这是一个范围的问题,体现了中国长久以来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间把量尺度上的争论,也是对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号召的回应。二、中国是否对西方采取强硬立场(或辞令)。这是一个质的问题,反映了中国国内一些强硬派或民族主义的主张,以及西方主流媒体、学术界甚至政策界对中国言论与行为的感知,通常出现在中美关系出现波折或困难的时期。中西方的讨论都涵盖以上两个主题。但中方偏重讨论主题一,对主题二的讨论较少;西方偏重讨论主题二,对主题一的讨论较少,或将两个主题混同。
每月存档:2010年7 月
警惕中美海上碰撞危機
王緝思:中美關係複雜,從學術、戰略或軍事上分析,兩國很難會成為朋友,目標是穩定現狀;不好不壞、雙邊關係時好時壞會長期持續,而彎曲向前則是一種常態,尤其要警惕中美的海上「碰撞」。
苏东剧变:20年之后
我们的“前社会主义兄弟”现在都干得怎么样了呢?对这个地区稍作观察,就会发现“苏东”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波罗的海国家、东欧、中亚、外高加索等更精确的说法。在社会主义的历史纽带消散之后,原来的苏东国家,有的右转,有的左转,有的前进,有的后退,苏东这个“筐”已经无法装下如此多样的经验了。
社科院指「网上社交网络」为「颠覆」渠道
<p>中国社科院发表的新媒体研究报告指,网上社交网站 Facebook 等,可能被西方国家利用成为 […]
米奇尼克北京座谈 从波兰转型看中国
《通往公民社会》作者、曾因推动波兰民主化坐牢六年的亚当•米奇尼克应邀参加官方交流到访中国。周四他抽空在北京与秦晖、崔卫平、徐友渔 、戴晴等知名中国知识分子展开了一场座谈,分享了一些经验和理念。全程在twitter上直播。
两蒋陵寝话春秋
蒋毛二人水火不容,缠斗一生,互相称对方为匪帮,又都宣称自己是人类或人民的大救星。这是上个世纪中国的一大滑稽。按照逻辑,两物相悖,若其一属真,另一个必假。却绝没有两个都真的判断。若其一为假,另一个未必属真。因为存在着两个都假的可能。世界不是黑白两极的,它还存在着万紫千红其他色谱。
中国首次公开反对韩美黄海军事演习
<p>中国外交部通过新闻发布会星期四表示,坚决反对外国军舰到黄海及近海从事影响中国安全的活动。该发 […]
当“小皇帝”们长大之后
中国的年轻人在表达强烈的政治观点时,民族主义成了他们的主调。2008年西藏骚乱、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时发生抗议期间,中国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的态度深感愤怒。如果说他们对北京有所批评的话,那就是嫌政府对西方不够强硬。不过,现代化释放出了巨大的力量:中国的年轻人既对本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信,也对自己的生活抱着很高的期望。中国年轻人群体的不安分迹象,使中国未来政治走向更加难以预测。
騙局與醜聞籠罩世博會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id="pri […]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
<div class="detailContentTeasertext">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