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华首席记者马利德新书透露,红色电话机连接着中共最高层三百多人。他认为,中共成功主因是经济管理,基本硬件和执政体系仍是苏维埃制度。如中国结束高速增长,将是真正考验中共的时刻。 <br /><br />让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好奇的是,这个国家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组织,却并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它——它无处不在,渗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像一个幽灵,令大家讳莫如深。于是他开始写这本书,试图揭示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背后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神秘统治。二零一零年六月,名为《党:中共统治者的神秘世界》(The Party: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终于面世。<br /><br />身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前驻华首席记者、前北京分社社长,在中国九年时间,马利德觉得神秘的中国最适合写侦探小说。<br /><br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世界第二大对外贸易国。在全球五百强名单上,中石油占据榜首,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五。<br /><br />今年八月初,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成为重灾区,陷入衰退之中艰难复苏,二次探底风声鹤唳,世界各国渴望中国能够带动全球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br /><br />中国的自信日益饱满膨胀,昔日的学生在犹豫是否还需要向西方老师学习。马利德在书中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案例:金融危机后,在二零零九年五月中欧第二次经贸高层对话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领中国商务代表团在布鲁塞尔会见了欧盟贸易专员和跨国企业高管,在工作午餐上听到一些对中国市场抱怨后,王岐山坚决地响应说:「我知道你们有抱怨,但是中国市场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言外之意,这块市场这么大,你们不来也有人来,这番话让在场的高管们愕然和醒悟。<br /><br />马利德在书中表示,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精英就从穿着中山装的政治教条者转变为富有的、衣着笔挺和重商主义的统治阶层。在全世界政党都在衰退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的?他总结说:「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毛泽东和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建立了一个新的超强大国。」 他们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和互联网世界里,竭力维系着统治。<br /><br />他对亚洲周刊表示:「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现代中国的人,必须了解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人,至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的青年人对党的理解也太过天真了。作为全球新的地缘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做出的任何决策都影响着全球。但它一直保持着神秘性。」<br /><br />马利德说:「要真正去了解中国共产党,有很多的障碍,它对外界的关注充满敌意。最困难的障碍是,同西方政党治理体系相比,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很缺乏。」<br /><br />在采访过程中,让马利德觉得最困难的部分是,中国官员不习惯同外人谈论党的情况。「事实上,党章和纪律也禁止他们对外人泄露。因而在我采访过程中,要拜访人时,不得不经常跟他们解释说,我在撰写的书是关于『中国是如何治理的』,虽然这不够精确。」<br /><br />「一位华尔街投行高管告诉我,在访问完中国后,他觉得中国共产党跟美国贪婪的高盛一样,它掌握着这个国家所有的政治经济信息,」马利德在八月初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一位教授告诉他,「党无处不在」。<br /><br />自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导人掌控了社会每个层面和机构的重要位置,它拥有超过七千三百万名成员,控制着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从首善之都到西藏、新疆的边远村庄。此外,它控制了所有的宗教、媒体和军队,还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和国有企业。 <br /><br />中组部没有招牌<br /><br />最让马利德好奇的是神秘的中央组织部,马利德在书中写道:「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及中国最高领导人住宅区以西大约一公里,坐落着一幢没有标志的大楼。入口处没有招牌显示楼内办理何种事务。大楼使用者的电话号码没有列入电话簿,打出的电话不显示来电号码,只有一连串的零。」<br /><br />他认为这是党在直接控制军队和媒体之外的第三大力量,也是最鲜为人知的权力支柱,是全世界最庞大最有权力的部门,因为中组部掌握着各级政府和行业的人事大权。<br /><br />「要想对中组部的职能范围有所了解,不妨试想在华盛顿有一个类似的部门。这个部门监管着整个美国内阁的人事任命,从美国各州的州长、副州长、各大城市的市长、联邦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到通用电气、艾克森美孚、沃尔玛和其它五十多家美国最大公司的CEO。还包括对最高法院的法官、《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各广播电视公司和有线电视台的老板、耶鲁、哈佛等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传统基金会等智库领导人的任命。」马利德在书中写道,自己最难以理解的是,中国所有重要的国有企业的人事都由中组部来任免,虽然其中一些已经位于世界财富五百强前列。「市场经济所释放的自由,非但没有削弱该部门的地位,反而令人事控制在权力角逐中变得空前重要。」<br /><br />一个滑稽的故事是,当中国国有控股的公司在海外股票市场上市时,华尔街银行家们绞尽脑汁地力图描述党委书记在企业中的角色。高盛公司的前老板约翰·桑顿作为中国一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了解到党委会负责六大功能,「而且都是最重要的事」,然而招股说明书上往往避而不谈党的角色。<br /><br />红色电话机<br /><br />马利德在书中评论说,「虽然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实现改革开放,推动了高速经济发展和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公民在很多方面都比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任何时候更为自由,也更为富裕。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出国旅游、购置房产和轿车。然而,在经济和社会的某些层面放松管制的同时,党下了一番功夫,确保自己紧紧抓住它权力的杠杆。」<br /><br />马利德在书中说,在中国共产党高层最重要的大概三百多人中,这些高级官员家里都安装着一台红色电话机,从政治局委员,到中海油、中铝等全国最重要的五十家央企总裁。<br /><br />马利德认为,虽然今天党的控制已有很大变化,但「今天党的基本硬件和执政体系仍然是旧的苏维埃制度。」而中宣部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则是至关重要,「它的卫兵在所有可能引起辩论的关键点上都站岗放哨:在学校,他们看管着教科书;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他们监视着学术成果;在统战部,他们为香港和台湾同胞准备了『正确的历史资料』;在各种形式的媒体中,他们审查记者、电影导演的所有作品。而同首都的所有重要的党的机关一样,中宣部没有公开的电话号码,或挂牌的总部。他们发给媒体的指示就是机密。」<br /><br />他在书中用一个章节采访了前新华社记者、《墓碑》一书的作者杨继绳,再现了长期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掩盖的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党一路蹒跚走来,多次从自我毁灭的边缘拯救出来,党的逻辑很简单,『我能够做到,你不能。因为你不能,所以由我来』。」马利德总结出中共的统治逻辑,在党的教条下,不能有任何的选择,因为任何竞争对手都不被允许存在,这也是党操纵社会的方法。<br /><br />今天的「党」到底怎么定义?马利德在书中引用中共元老、计划经济英雄陈云的儿子、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和董事长陈元的话:「我们是共产党,我们决定什么是共产主义。」<br /><br />马利德对亚洲周刊表示,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今天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它的经济管理。「只要他们能够延续经济增长往正确的方向走,它们还能够延续统治下去。此外,必须注意到,中国共产党与苏联有不同,它的意识形态变弱,更注重实用主义,也越来越对普通百姓的担心及时做出反应。」马利德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保持信心:「至少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速。但在那之后,事情将变得复杂。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将真正考验中国共产党的统治。」<br /><br />书被禁但作者自由<br /><br />中国和中共的下一步会怎样?马利德在书中引用了杨继绳的话说:「这个体系在腐烂,这个体系也在演变。它一边演变,一边腐烂。还不清楚最终哪一面会占上风。」<br /><br />《党》一书出版后,相关报道文章遭到国内网站删除,此书也被列入查禁范围。在亚马逊(Amazon)网站上,此书的链接也被屏蔽。不过马利德认为,今天能够让他在北京自由行走和发表言论,表明党已经进步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