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试探 决定中美国运

中美关系紧张是中美结构性战略矛盾的必然,反映了世界超级大国与正在兴起的大国之间国际主导权之争。此次中美关系紧张显示,美国对华战略到了新的拐点,中美进入新一轮的战略试探期,其结果将决定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未来的国际格局。

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

笔者也是知青(乡龄八年),一直关注“知青学”,但《失落的一代》书中一些资料仍闻所未闻,三十多年前的旧闻对我仍是新闻,一路发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若非读到此着,将终身不了解这场运动的全局性资讯。如从一九五六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一九六三年周恩来计划十八年内动员三千五百万知青下乡。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

《经济学人》解读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

巴拉克·奥巴马在就任总统时承诺与中国维持良好的关系,同时当中国开始承担大国地位伴随而来的全球责任时,美国将会以欢迎中国的大国地位作为回报。但是随后一系列的挫折使得奥巴马确信,必须以更强硬的策略与中国进行对抗。与2008年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一样,如今滔滔不绝的“嘴甜”依旧;只是现在的策略不再是欢迎,而是围堵。

中国与俄罗斯的未来

现代中国不过是苏联的一个畸形镜像,所谓毛泽东思想也不过是更加粗鄙化了的斯大林主义。中共那个“方面军司令部”的基本思路与革命蓝图,完全来自于联共那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统帅部”。除了古已有之的“农村包围城市”之外,毛泽东思想唯一有别于斯大林主义的只有两条,一是大跃进,二是文化大革命。然而恰是这两个富于原创精神的大手笔,凸显了毛泽东相对斯大林(乃至相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而言的独特智力缺陷。

摩罗——从“五四”到“文革”

摩罗蜻蜓点水似的下乡经历和对乡村社会的美化显得如此可笑和轻浮,他本应该追踪那些地区在外打工的“不孝”儿女们如何蜗居在大城市,为什么宁可从富士康的大楼上往下跳也不愿意返回到“乡村文化的人情美和神圣感”,去那里寻求“底层社会的正当性”。但是他却不想做这种真正扎实的“田野调查”,而是以一个旅游者的目光看了一下丘陵、平原和黄土高原的风景,便沉浸在自己内心的心灵秀中了。

德媒:韩寒是“当代中国象征”

《法兰克福汇报》近日刊载长文分析了韩寒现象,称他为当代中国的象征,正在充分利用中国的有限自由空间,对社会弊端进行无情的批判。

分析:看中国民航客机“走进世界”

刚闭幕的2010年英国范堡罗(法恩伯勒)航空展上,有许多中国的相关部门参展。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就是简称商飞的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该公司展示了两项中国雄心勃勃的民航客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