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人民幣匯率漸失耐心欲轉強硬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id="printA"> <div style="border-bottom: rgb(0,0,0) 0px solid; border-lef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40%;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width: 28px; padding-right: 0px; float: left; color: rgb(199,75,21); font-size: 28px; border-top: rgb(0,0,0) 0px solid; font-weight: bolder; border-right: rgb(0,0,0) 0px solid; padding-top: 0px">美</div>國白宮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與中國交涉時一直青睞平靜的外交方式﹐目前美國政府似乎對這一標準方式已經沒有耐心了。<br /><br />以往三屆美國總統成功地表明雙方平靜的磋商是讓中國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最有效方法﹐從而得以讓國會不插手人民幣匯率問題。<br /><br />但在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的陳述中﹐許多專家表示平靜的外交方式基本上已經失效。在聽證會上唯一引發爭論的是應該嘗試什麼新方式。<br /><br />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週四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和參議院另一個委員會分別進行陳述時﹐將被問到這些新方式。<br /><br />前美國貿易代表夏皮羅(Ira Shapiro)說﹐我們都認可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急迫性和進行匯率重估的必要性﹐問題在於如何操作。<br /><br />國會一名重要議員暗示﹐直到美國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政策作出重大調整﹐他才會善罷甘休。<br /><br />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眾議員列文(Sander Levin)在就人民幣匯率水平舉行的為期兩天的聽證會一開始就說﹐匯率失衡的現狀是不能接受且不可持續的。<br /><br />人們提議的最不具進攻性的方式是﹐奧巴馬(Obama)政府利用即將在11月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強力迫使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br /><br /><span id="NewAd"></span>正在討論的更大膽的方式是﹐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提起訴訟﹐指稱中國匯率政策違反了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br /><br />一些人看好更激進的方式﹐包括堅稱可以適用美國貿易法解決中國匯率問題。<br /><br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說﹐美國應該考慮買入人民幣﹐以對抗中國買入美元壓低人民幣的作法。他目前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主任。<br /><br /><strong>蓋特納的方式</strong><br /><br />今年早些時候﹐蓋特納因為說服中國結束了2008年夏季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讓人民幣在事實上盯住美元的政策﹐贏得了讚譽。但分析人士對過後人民幣微小的升值幅度一直感到失望。<br /><br />美國製造商長期認為﹐中國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壓在低水平﹐這是不公平的。他們說﹐這讓中國產品獲得了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優勢。<br /><br />一些國會議員一直同情這一斷論﹐而近幾個月﹐他們對人民幣議題的興趣有增無減。這是因為一些經濟學家估計﹐提高人民幣匯率﹐在削減美國貿易逆差的同時﹐還可以為美國創造大約100萬個就業機會。<br /><br />伯格斯籐說﹐人民幣升值將會給美國帶來&#8220;非常大的利益&#8221;。他估計人民幣仍被低估了15%到25%。<br /><br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週三干預外匯市場、壓低日圓匯率之後﹐日本的匯率政策也受到了美國國會的密切審視。<br /><br />列文說日本的干預措施讓人非常不安﹐將受到密切關注。<br /><br />紐約資深民主黨員、眾議員蘭格爾(Charles Rangel)覺得﹐雖然國會再次推動政策上的改變﹐但不會產生新的結果。蘭格爾在今年早些時候因牽涉一樁操守調查﹐被剝奪了籌款委員會主席的職位。<br /><br />蘭格爾說﹐非常明顯﹐奧巴馬不想惹中國。<br /><br />在8月份對美元走弱之後﹐9月份以來﹐人民幣已經升值0.9%。華爾街分析師對最近的這種變動冷嘲熱諷。<br /><br />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 Ltd在倫敦的分析師說﹐每當批評者的抱怨之聲太大時﹐中國就扔給他們一根骨頭﹐這種方法在過去發揮了作用。<br /><br /><span id="NewAd"></span>他們說﹐從長期來看﹐中國的讓步加起來很少﹐當外界注意力轉移時﹐這些讓步常常又被收回。<br /><br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國際經濟學專家拉克曼(Desmond Lachman)也這麼認為。他說﹐我們以前也曾遇到過現在的情形。<br /><br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兩年前破產後﹐美國貿易逆差大幅收縮﹐但從近期趨勢來看﹐當初的失衡狀態正在再度浮現。<br /><br /><em><strong>Greg Robb</strong></em><br /><br /><em>本文譯自MarketWatch</em></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