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黑手,你也有今天

<p>刘晓波获奖,电话、短信潮水般涌来。有&#8220;欢呼&#8221;的,有&#8220;浮一大白&#8221;的,有&#8220;就得给他们点颜色&#8221;的&#8230;&#8230;一位香港友人来信:&#8220;真奇怪,为什么一直在流泪。&#8221; </p> <p>没什么奇怪的啊–六十年了,多少无辜的人被剥夺、遭欺负,多少志士仁人被拘押、遭残害&#8230;&#8230;中国人盼共和、盼解放、盼改革、盼安定,多少眼泪都流干了…</p> <p>但这回,我告诉她,就让泪水尽情地淌吧。我们流泪,不是因为屈辱无助,不是因为悲愤沮丧,不是因为黑暗中踽踽独行,年华性命只在误解与冷漠中奉献;而是因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告诉我们,刘晓波和他的同道不再孤立无援;而是因为,再蛮横的权力也无法将中国这方土地在精神上与世界隔绝&#8212;&#8212;哪怕执政的还是共产党;哪怕对思想、言论、传媒发号施令的还是中宣部;哪怕道貌岸然的法官仍须对党委惟命是从;哪怕从&#8220;无产阶级&#8221;蜕变为 &#8220;既得利益权贵&#8221; 的大权在握者,依旧以为手里有块肉骨头就能把所有的人变成狗!</p> <p>但他还在牢里呐,这个不倦的行者,这个&#8220;在争取中国基本人权上,付出的长期、非暴力努力&#8221;的文学理论与评论家。二十多年前,刘晓波闯北京,以 &#8220;文坛黑马&#8221; 赢得赞美、招致非议。对他天马行空的文字,记得当时溜过两眼,只觉得&#8220;这小子说什么哪?&#8221;。</p> <p>何况,文学,这可是当局自延安展拳脚以来就玩熟了地方,稍不留心(或者说稍加用心)就会给绊住,从此掉进理事、博导、国家基金、外出讲学的富贵温柔乡,曹雪芹罗贯中而外,捯扯捯扯郭鲁茅巴,外带捧几个新人&#8230;&#8230;闯进北京的刘黑马,会有什么选择?</p> <p>1989年5月,聪明人往外跑、或滞留在外观望形势的时候,他急匆匆返国,一头扎进天安门–用他的话说,如果不和绝食学生在一起,根本无法影响局面。记得当时我真是很生他的气。没料想,在紧要关头,&#8220;四君子&#8221;与前线指挥官&#8220;火线谈判&#8221;,最后防止了&#8220;天安门广场血流成河&#8221;。对此,至今不见公正评说,刘晓波顶著&#8220;黑手&#8221;之名锒铛入狱。</p> <p>最近这回获判十一年,是因 &#8220;煽动颠覆国家政权&#8221; –抓起来一年之后才补上的所谓罪行。何谓 &#8220;煽动&#8221;?不错,二十多年来,刨去监牢几进几出误了他不少功夫,刘快手敲进电脑、发到网上的文字,已有好几百万&#8212;&#8212;如果这就是 &#8220;煽动&#8221;,什么样的言说在中国不受《宪法第35条》保护?</p> <p>二十一年了,除了包头裹脚地和王朔戏出一册 《美人赠我蒙汗药》,这个犀利、透辟、啃书本一流的热血汉子在自己祖国没有作品。他们夫妇 &#8220;委托印刷 文责自负&#8221; 的唯一一本小书,是 &#8220;献给天安门母亲和所有有记忆的人&#8221; 的。刘霞以她的摄影所做的装帧插图,是已经不会哭泣、一个个大睁著无泪的眼睛的娃娃。刘晓波没有敌人,他的对手是专制极权。在黑暗中,他高喊:</p> <p>&nbsp;</p> <p>突然的血腥窒息了我<br />突然的牢狱磨砺了我<br />我变成一块顽石<br />任恐怖政治的抽打<br />坚硬而冰冷的表情<br />永远不变<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