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border-bottom: #000000 0px solid; border-left: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140%;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width: 28px; padding-right: 0px; float: left; color: #c74b15; font-size: 28px; border-top: #000000 0px solid; font-weight: bolder; border-right: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top: 0px">中</div>国的决策者本周开会讨论未来五年的政策蓝图,此间很多人预计,他们会把重点放在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上面。<br /><br />从几个方面看,涵盖2011年到2015年的十二五规划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个时代,中国经济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年增长率常常在10%以上,并且是通过吸引大量投资、服务于全球需求来实现这个奇迹的。<br /><br />然而当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带来严重冲击时,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虽然中国实施了人民币四万亿元(合6,000亿美元)的大规模刺激计划来提高国内消费,并以好于很多发达国家的状态摆脱了危机,但分析人士说,现在它必须进行一些结构性的改革才能继续维持高速增长。<br /><br />南华证券有限公司(South China Brokerages)副董事长侯高志(Howard Gorges)说,中国认识到10%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带来过热,有时候是浪费;8%的增长就更加可控;比较基数正越来越高,所以10%的增长也会变得更加难以实现。<br /><br />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管怎样都不太可能继续以两位数增长。花旗集团(Citigroup)的经济学家就持这种观点。<br /><br />花旗集团、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瑞银集团(UBS)全都预计中国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把GDP增长目标从前一个五年规划的7.5%下调到7%。不过美银美林(BofA Merrill Lynch)预计,到时候的实际增长率会是平均约8.5%的水平。中国的实际增长率差不多总是高于保守设定的目标。但8.5%的增速仍然会低于2006年到2009年这四年当中超过11%的年增长速度。<br /><br />事实上一些分析人士说,北京必须在下一个五年规划里不再像以往那样强调GDP总量的增长目标,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更优质、更环保、可能也更缓慢的增长上面。<br /><br />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增长目标的设定,会让人觉得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已经设定的增长率,我觉得从政府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政府希望更多关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br /><br />从周五开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召开一次为期四天的全体会议,预计会议将对十二五规划的草案进行讨论。过去几个月,各省及政府各部都提交了各自的建议。规划及其最终细节将被作为立法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明年3月开会时正式采纳。<br /><br />威廉姆斯说,重要的不是经济增长有多快,而是收入怎样增长,就业增长有多快,环境会受到怎样的破坏。有人认为,政府应当完全抛弃GDP数字。<br /><br /><strong>工资与服务业</strong><br /><br />人们越来越觉得,中国日益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将会成为减缓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人口老龄化和由此导致的熟练劳动力短缺,将会引燃工资的大幅增长。<br /><br />美银美林的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说,经济增长因人口结构问题而放缓是相当自然的,不是政府政策所致。他说,由此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推动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企业进入相对不发达的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br /><br />本月早些时候,电子生产企业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为其深圳工厂的工人加薪,月工资提升幅度平均为66%。这是该公司在工厂接二连三发生员工自杀事件、引起很多关注之后,今年以来第二次这类加薪。不仅如此,中国媒体报道和分析人士的报告也强调了中国多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5%到27%不等的大幅上调。<br /><br />陆挺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工资增长还没有达到工厂不得不搬出中国的程度,但也存在一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昂贵的风险,使工厂有可能搬离中国。但陆挺也说,这样一种情况可能要在数年之后才会发生。<br /><br />陆挺说,中国在低附加值产业的扩张是自然的,就看中国是不是要进行产业升级,最终进入高附加值产业。<br /><br />一些人说,随着制造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从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迁往内陆省份,工业化程度更高的沿海地区可能会转型成为以服务为导向的商业中心。<br /><br />陆挺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但这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变化所致……随着服务价格变得更加昂贵,在服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会变得更高。<br /><br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曾设定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从2005年的40.3%提高到43.3%。据工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ICBC International)的数据,到2009年年底,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升至42.6%。<br /><br />陆挺以理发服务为例说,虽然中美两国的人均理发次数可能没有多大差别,但理发价格的上升,将使中国理发师对GDP贡献率的增速远远快于美国,因为美国的理发价格可能不会有什么变化。<br /><br /><strong>结构性调整</strong><br /><br />刺激国内消费可能会成为中国五年规划中的关键要素,因为中国正努力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过尽管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一位学者却警告说,如果没有某些关键领域的结构改革,提振消费可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br /><br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经济金融学院教授许成钢认为,缺乏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阻碍消费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因为没有它,人们会存下更多的钱,以应对退休或是失业后的需求。<br /><br />许成钢将中国缓慢的需求增长归咎于“垄断性”的产业结构,说小企业承担的相对较高的土地成本和租金使它们在与主导着多数行业的国有企业相比处于劣势。<br /><br />许成钢说,如果你观察整个趋势就会发现,中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改革。在头20年间,小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在最近十年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份额出现了下滑。他说电信和能源在中国是“被垄断的”的两个行业。<br /><br />在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许成钢说,为小企业营造更加友好的环境,这在中国是一项有必要进行的改革。<br /><br />他说,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手机用户超过8亿),而另一方面这个市场却是垄断的。他还说,虽然中国的电信业已形成规模效应,可在中国手机服务依然不便宜。他说,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也不是因为电信设备昂贵,而是因为垄断。<br /><br /><strong>能源的浪费</strong><br /><br />五年规划中另一个可能会得到大量关注的话题是中国的能效问题。尽管中国已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的许多其他目标,但降低能耗却是中国进展落后的一个领域。<br /><br />瑞士信贷估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5.6%,其目标为降低20%。中国还承诺到2020年时将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40%至45%,它可能会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朝着这一远景目标制定出新的近期目标。(查看此前一系列五年规划的完成情况)<br /><br />9月份时,随着完成能效目标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国一些钢厂被下令暂停生产。(查看钢厂被令暂停生产的相关报导)<br /><br />虽然40%的单位GDP能耗降幅听上去也许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一些分析师说情况并非如此。<br /><br />Capital Economics的威廉姆斯说,看看这些数字,要实现他们所说的这一降幅似乎并没有那么困难……鉴于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极其低下,这样的起点使得问题的改善应该不会太难。<br /><br />他说,如果你把中国的能源效率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做个对比,会发现中国的能源密集型特点格外突出,这是因为过去五年中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工业的拉动下实现的。要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它们所要做的是努力发展重工业之外的其他经济领域。<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