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杂志再次面临整肃

<p>以讲真话和针贬时弊而闻名海内外的[炎黄春秋]最近再次面临整肃压力。该杂志的负责人希望能以合作的态度处理有争议的问题,并希望有关当局从政府形象的角度考虑,对于&#8220;发出一点异见&#8221;的刊物采取宽容态度。</p> <p>香港明报引述[炎黄春秋]常务社长、总编辑吴思的话说,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分别派官员找[炎黄春秋]的上级主管部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谈话,提出三点意见:第一,社长杜导正年龄大了,要退;第二,最近杂志每期都有一些违规文章,要解决;第三,要求主管主办单位拿出具体整改措施。</p> <p>据报导,当局所说的&#8220;违规&#8221;文章包括杜导正撰写的&#8220;民主不应有姓社姓资之分&#8221;,文章评论了当代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政改话题。已故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的遗作&#8220;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8221;则探讨了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的一些重大问题。</p> <p><strong>*办刊宗旨:力图还原历史真相*</strong></p> <p>1991年创办的[炎黄春秋]屡屡发出力图还原历史真相,推动党内变革的&#8220;异见&#8221;,不时出现一些与&#8220;主旋律&#8221;不同的杂音。总编辑吴思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炎黄春秋是一个历史性刊物,所研究的对象是近现代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因此实事求是是刊物的精髓。</p> <p>他说:&#8220;我们办刊宗旨自我标榜的两句话是&#8216;毁人不益其恶,誉人不增其美&#8217;,实事求是,是一就说一,是二就说二,这就是我们的自我期许。再进一步说,要做到完全实事求是也不太容易,但是我们对自己的底线要求就是绝不说违心的话,不说假话。&#8221;</p> <p><strong>*小心谨慎倡导温和渐进的改革*</strong></p> <p>吴思说,尽管[炎黄春秋]希望发挥以古鉴今的作用,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杂志的关注重点,但它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温和、渐进、体制内的推动者,促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朝着民主的方向小步慢跑。</p> <p>吴思对美国之音表示,为了不触动官方的红线,[炎黄春秋]其实是非常谨慎小心的:&#8220;我们觉得有些问题处理不好,是有自己的一些内部规矩,就是难以处理的话题我们就不碰,这是我们自我约束的规定。&#8221;</p> <p>这个规定在[炎黄春秋]内部被称为&#8220;七不碰&#8221;原则,目的是避免与官方发生直接的冲突。记者进一步追问&#8220;七不碰&#8221;的具体内容,吴思觉得有些为难。看得出来,他非常谨慎。他说:&#8220;那些话题都是特别敏感的话题,一碰到它们我们就觉得。。。嘿嘿。。。安全感就会下降。因为这些话题都是敏感话题,这些词都是敏感词,算了吧,我就别说了。&#8221;</p> <p>据悉,&#8220;七不碰&#8221;话题包括六四、多党制、法轮功、军队国家化、三权分立等等。</p> <p><strong>*原新闻出版主管杜导正成为自由派*</strong></p> <p>吴思对于87岁的杂志创办人杜导正面临&#8220;被退休&#8221;感到不满。他表示,[炎黄春秋]完全靠发行自负盈亏,其实就像民营企业一样。杜导正20年前就从国家公务岗位上退下了,要求他退出[炎黄春秋]实在是&#8220;不着边&#8221;。</p> <p>杜导正曾经担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据悉,他与已故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关系密切。</p> <p><strong>*炎黄春秋在民间享有盛誉*</strong></p> <p>老作家铁流是中共建国后的第一批职业记者,他对[炎黄春秋]给予高度的评价:&#8220;应该说它在大陆是一本最好的杂志,代表群众的声音,代表知识分子的声音。南方周末和炎黄春秋这一报一刊是皎皎者,因为讲实话,能够把老百姓的愿望反映出来,敢把历史真相告诉中国人民。&#8221;</p> <p>铁流对于当局整肃[炎黄春秋],要求重大选题文章事先送审及更换社长杜导正表示不满。他说:&#8220;[炎黄春秋]是民间刊物,它站起来没要国家一分钱。社长也不是任命的,是他从市场经济中打拼出来的,你凭什么要换社长,没有道理嘛。这样做既违法,也违反一般常规。中宣部无权让人家送审,你可以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你无权审[炎黄春秋]的稿件。&#8221;</p> <p>[炎黄春秋]总编辑吴思表示,杂志受到打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希望能够以合作的态度处理有争议的文章。他认为[炎黄春秋]的存在其实对于政府形象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允许发出一点不同声音,[炎黄春秋]也就没有办的必要了。</p> <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