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上海工作室河蟹宴会因艾未未遭软禁而蒙上阴影

原定星期日举行的艾未未上海工作室河蟹宴会因为艾未未在星期五遭到北京警方的软禁而蒙上阴影, 但是艾未未在被软禁后表示网友们可以自行前往其工作室参加宴会,很多已经在路上的网友虽然一时间有所担心,但也纷纷相互鼓励继续前往。

苏联东欧的地下出版物

“这是最后的斗争”———当年的苏联东欧正是在《国际歌》的悲壮的旋律中建立起号称人民的政权的,结果,思想回到了牢笼之内,在繁荣的出版物中出现了萨米亚特。正如一位萨米亚特作家所形容的,在普遍的顺从之间出现了“异议者”,这种非官方的精神权威与官方的世俗权威之间的对峙,构成了这些极权国家的“真正的戏剧”。这类戏剧,可以变换不同的剧目接连上演,直至柏林墙轰然坍塌仍迟迟不肯落幕。

曹聚仁兄弟二三事

曹聚仁是否作为“密使”,肩负着为国共两党传达信息的重任?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曹学”研究者最为争议的一个话题。信之者广引博征,言之凿凿;疑之者故妄听之,心存疑窦。年前出版的一部《曹聚仁传》,在历数了传主的人生历程后,则用更大的篇幅,来描述他风雨征途、奔走两岸的全过程,并以翔实的材料证明,作为两岸关系的牵线人,传主确实在台北日月潭涵碧楼见到过蒋氏父子,并与他们达成一个与中共关系和平统一中国的谈判条件草案。

专访:《被出卖的台湾》导演刁毓能

11月3日到5日,一部讲述台湾国民党当权期间“白色恐怖”时期历史的好莱坞电影在英国几座城市上映。《被出卖的台湾》以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江南案”、“陈文成案”、“林义雄灭门案”以及台湾戒严时期,国民党派人赴海外监控留学生动态的历史为基础,讲述一位不谙中文的美国FBI探员赴台协助侦查命案的经历。

《潇湘晨报》总编因刊登文章批判清廷而被免职

湖南《潇湘晨报》因在10月30日出版的“辛亥革命100年特刊”中,刊登了批判清政府的文章——《清王朝垮台前,爱新觉罗利益集团已丢尽了它的脸》,其总编辑刘剑被免职、执行总编辑龚晓跃被调离内容部门。据悉,是因为“有关部门”点名批评了《潇湘晨报》的“辛亥革命100年特刊”,报社迫于压力,宣布对总编辑刘剑与执行总编辑龚晓跃进行处理。《潇湘晨报》将为此刊登认错函。

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这座钟为宣读《独立宣言》敲响过,也为合众国《宪法》通过,为富兰克林的陈请,为反抗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为华盛顿的逝世敲响过。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也反复高喊:让自由钟的钟声响起。前苏联瓦解、柏林墙倒塌之后,俄罗斯驻美大使在纪念“费城独立大厅协会”成立50周年的演讲中说:“自由钟已经成了后共产主义时代,俄罗斯人民向往自由的象征。”

吾侪所学关天意——读《吴宓与陈寅恪》

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诗》里有两句说: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前一句中颇有几分迂痴,几分自傲,后一句中更有几分孤独,几分悲凉,但我明白,这就是一种命运。“知识分子常常受到主导的社会价值的排斥,但他们每天都沉浸在感情和观点的环境中,他们往往最微妙地表达一些设想,而这些设想又总是受到威胁”,正像吴宓《感怀》诗中所说:“愁极竟无人可语,理深终使愿长违”,等待他们的只是孤独与寂寞。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