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m> 【按:这几本书是我与几个爱读书的朋友阿啃、胡说一起筛选出来的,推荐语也是三个人共同的产物,谨向他们致以谢意。】 </em></div><div><em> </em></div><div> </div><div> <strong>《巨流河》</strong> 齐邦媛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11月版 </div><div> “悲欣交集”,这是本年度最让人欢欣而又悲伤的书。大时代、个体命运、历史激流的裹挟,她自身的命运,还有她的家,她的同学、朋友、同胞,其中蕴含的对每一个个体的深切同情,拥有一种无以伦比的人道主义力量,深沉饱满,节制有度,哀而不伤,动人心魄。更重要的是贯穿始终的终极关怀的线索,上帝最终会擦去人的眼泪,正是民国的教育和基督教资源共同铸造了齐邦媛的心灵,感到惋惜的这只是一个删节版。 </div><div> </div><div> </div><div> <strong>《失落的一代:中国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strong>[法]潘鸣啸著,欧阳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 </div><div> 那是一代人被浪掷的青春,那里有天真的激情,更有沉重的苦难,尽管这一代人中也产生了知识明星、企业明星、政治明星(只是罕见科学精英),然而,整个一代人已边缘化或进入退休、接近退休状态,他们没有机会展开自己最美好的生命阶段,就被时代的洪流裹挟乃至淹没了。此书既有对这场运动发起者动机、手段的深入分析,有对运动全貌和细部的描写,也有千万知青个体生活、命运的实录。“失落”二字虽不能道尽知青一代的遭遇,但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问题最有分量的一部学术著作。 </div><div> </div><div> <strong>《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strong>,毕苑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div><div> 我很欣喜地读到这本学术著作,它将近代教科书在中国产生、成熟的过程,教科书对于文化转型产生的影响,以及埋藏在这些问题后面的脉络清晰地梳理出来了,既有许多细部的考察,也有从近代文明转型的大视野,并且准确地落在“建造常识”这个中心题目上面。我曾一再对朋友说,教科书尤其是小学教科书要给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题目。 </div><div> </div><div> <strong>《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strong>[英]以赛亚·伯林著,潘永强、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7月 </div><div> 伯林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拉脱维亚,童年在彼得堡生活过五年,二战时作为外交官出使苏联,他还有一部《俄国思想家》专门谈论十九世纪俄国的文学和思想。伯林的俄国背景到底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无法确知,但他与这个国家的渊源,使他对生活在极权阴影下的俄国知识分子和苏联时代的俄国文化,有一种他人所没有的“了解之同情”。“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伯林把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萨哈罗夫们定义为“俄国知识阶层”,有意将他们与追求思想趣味的“知识分子”区分开来,把他们不满蒙昧、坚持启蒙,反抗奴役、追求自由的刺猬精神视为一种俄国现象。这些洞见毫无疑问对我们今天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div><div> </div><div> <strong>《尘世·挽歌》</strong> 野夫著 新星出版社 2010年3月版 </div><div> 野夫《江上的母亲》,在网上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他的书写,不是文学,是疼痛和苦难本身,你休想以任何学术、知识的维度去衡量,这种衡量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贬低。尼采谓:一切文字中,我独爱以血书就者。他的文字是血泪凝结起来的,背后有无数的杀戮、死亡和悲剧,但是他直面死亡,最终超越了死亡,获得了青铜一般的精神质地。在当代中国散文中,罕有人抵达这一步。虽然这只是一个删节版,也能让我们看到这一点。 </div><div> </div><div> <strong>《联大八年》</strong>新星出版社 2010年6月版 </div><div> 这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资料,由联大学生自行组稿编撰,60年后首次完整再版,善莫大焉。这种阅读,不由使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传说中的西南联大,自由的办学传统,早已如空谷足音。跟所有的学人的回忆不同,也与《未央歌》的诗意美化不同,这是第一手的资料,出自学生之手,带着他们青春的体温,带着那个时代的呼吸,一个民族于万千苦难重压之下的精神底气,总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我们同时也看见了那个时代青年的缺陷,容易被激进的思潮诱惑,不仅青年,也包括了许多师长。回到那个时代,同样需要反思。 </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