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的译本在中国已经畅销了好几年,这期间这位颇有影响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对中国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有感于美国政治 中两党争执不下、国会难以通过法案的情况,弗里德曼在一个专栏中写道:“一党专政当然有缺点。但是当那是由一群相当有见识的人——比如在今天的中国——来 领导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长处。这一个党能够实行在政治上很困难但是对于推动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来说极其重要的政策。“(One-party autocracy certainly has its drawbacks. But when it is led by a reasonably enlightened group of people, as China is today, it can also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at one party can just impose the politically difficult but critically important policies needed to move a society forward in the 21st century.)<br /> <br /> 随着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起飞与美国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类似于弗里德曼的看法在美国的学术与政治精英中日益普遍。许多人尽管不一定公开地做如是 声明,但是在各种公开与私下的场合都透露出同样的意思。他们怀疑,美国的经济发展是否正在为一人一票的民主政治付出效率上的代价,法制保护下的高度个人自 由是否正在拖美国在全球化中竞争力的后腿。<br /> <br /> 自从有了民主制度以来,自由与效率孰先孰后就一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中一个关键的议题。虽然长线的历史证明了自由民主制度之下的市场经济最能够发挥人类 的创造性并且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社会稳定,但是非民主制度在短期内获得的成功以及自由市场经济不时会面临的困境,往往会动摇人们对自由民主的信心。近 年来在西方流行的对“中国崛起”的推崇,并进而怀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的现象,在过去一个世纪出现过不少回。<br /> <br /> 其实,要反驳像弗里德曼一类的说法,只需要提醒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起飞,不是一党专政、剥夺人民自由所取得的成就。相反,中国经济 转型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专制制度的松弛,人民有了毛泽东时代难以想象的自由,也使得社会经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桎梏而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也就是 说,是自由而不是专制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这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每个中国人都有亲身的体会。<br /> <br /> 而当今中国政府能够做一些比较明智的决策,那也不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个聪明人能够关起门来有效率地做决定的结果。相比三十年前,中国当今的决策要透明得多,也有更多的人能够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尽管中国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民主政府,但是政治的开放程度已经今非昔比。<br /> <br /> 民主自由与经济发展的效率从长远来看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矛盾。中国经济起飞是正面而非反面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