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与网络民意

<div><h4> <img src="http://www.dw-world.de/image/0,,2615536_4,00.jpg" alt="网络民意被审查、甚至被操纵" width="330" align="right" border="0" height="244" /> <p>网络民意被审查、甚至被操纵</p>继"我爸是李刚"之后,近日,网络纷纷转载一个名为"我家是国安局的"视频,再次引起网民热议。学者认为,中国互联网成为明确显示官民对立的唯一空间。网络民意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h4></div> <p> </p><p><strong>网络空间凸显官民对立</strong></p> <p>这段视频在网上又被称为"北京版李刚门",视频显示,北京一家百货商场门外,一名男子因停车纠纷殴打保安,并大喊"我家是国家安全局的"。</p> <p>清华大学政治学者吴强评论说,类似的事件显示出一种普遍性:"只要稍微有一点权势的人,都习惯于自我认同是有权阶层,而且有权力对任何不是处于他这 个阶层的人表达一种蔑视。而这么多案件中,网民所代表的公众在道德上的愤怒、正义、围观、抗议,所指向的正是这么一种阶级。换句话说,这么多案件,都表明 网民对这种被蔑视的反抗。"</p> <p>吴强说,将这种对立呈现出来,这恰恰是网络的力量。这是在其它空间所不能实现的。</p> <p><strong>"李刚门"判决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无效</strong></p> <p>在"李刚门"中也是如此,《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在新浪微博上披露河北官方试图压制此事的内幕,引起网民极大关注。不过,事件最终以46万元赔偿和三年徒刑、缓期执行的司法判决告终。这是否显示互联网的无效、无用呢?</p> <p>独立媒体人北风不这么认为。他说,如果没有网络,可能连缓刑也没有。"因为中国司法没有一个相对可以衡量的标准,所以很难知道网络介入之后给事件起到了什么影响。"</p> <p>北风认为,网络在"李刚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显而易见,起码有人,–就是李刚啦,在中央电视台痛哭流涕,起码这种姿态他要做出来。当然最后 我们也看到,新闻披露的,有关部门用了很大的资源把这个事情压制了下去,但是他每一次压制的过程也是付出成本的过程吧。所以我说,这种网络的关注肯定是起 到了它的作用。对肇事者的刑期本身是否造成了实质的影响,没有客观参考的话,我们就很难做出评判。"</p> <p>最近,浙江乐清村长钱云会事件也在网上迅速传播。清华大学学者吴强指出,由于案情的扑朔迷离,以及公民调查团引起的一些争议,网络民意现今也众说纷纭。他表示,网络存在传统的被审查,也可能存在被操纵,被刻意地引导,而这也是考验互联网公民社会能否成长的机会。</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