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观察站和Serge关于中东局势的对话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8220;忽略细节,而把改变历史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根本原因是一种错误的普遍化,就学术而言,则是粗暴的简单化。&#8221;</strong></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nbsp;</strong></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Serge</strong></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对法国学者Serge就突尼斯问题进行了独家专访,Serge的研究领域为民主政治转型,特点在于注重细节和个体的人对于历史的现实影响,所以其独特观点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本专访是法国观察站在突尼斯问题研究领域迄今看到的最为客观和精细的分析,重点弥补了几乎所有相关公开论述中未曾涉及的技术细节,非常高兴和朋友们分享Serge的智慧,以下是法国观察站和Serge的对话:</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em>注:为尊重中国国情和专业内容普及化,法国观察站对Serge的原话进行了适当调整和筛选,经Serge同意并审核(他中文不错也很熟悉中国)。内容很多,正在持续整理和审核中,所以整完一部分,先发一部分。为答谢一五一十部落和朋友们的支持,本文由一五一十部落首发,法国观察站独立博客www.falanxi.org随后刊登。大家还可以登录法国观察站独立博客互动栏目,向Serge提问,Serge非常愿意回答中国朋友的提问,问题的答复将补充在随后一期的专访里,大家可以留下提问人昵称。</em></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突尼斯革命正在蔓延,比如现在的埃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会有一次激荡的阿拉伯民主革命而影响全世界,您的意见呢?</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突尼斯只是一个特例,我们因为有了柏林墙倒塌和颜色革命的先例,所以必然会想到另一次茉莉花革命,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导致了一种期待和希望,但这并不能精确预测历史的走向。真正的分析应该是实用的,抛弃学者个人的主观理想,或许得出的结论有一定悲剧性,是善良的人类不能承受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事实。</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我们理解您的说法,但事实是:所有专制国家都有和突尼斯同样的问题,比如腐败、一定条件下必然爆发的经济危机、言论不自由等,这些最终都会导致一个政权的崩溃,为什么您并不支持这种观点?</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准确地说,我非但不支持这个观点,而且我个人反对用这样普遍化的论据去评估专制国家的革命可能和预测在未来某一时间段上必然会发生革命。我承认你说的,那些国家的根本问题确实是极其相似的,甚至完全一样。但是因为一个突尼斯成功革命了,就把他的根本原因普遍化就过于简单了。这好比,大家都有一锅水,水当然会沸腾,这是根本原因,但是如果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水是不会沸腾的;而如果在沸腾之前不断加少量的水,就可以延缓沸腾的时间;如果把这锅水放到几千米的高原上,沸点却会降低,所以在根本原因之外,最后决定水沸腾的因素其实就是各个技术细节,当然如果加热木头,只会燃烧不会沸腾。</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那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突尼斯是个特例呢?</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首先我提醒你一个技术数据:突尼斯全国人口约1000万,而根据2009年的数据约有100万突尼斯人在国外永久生活,或者已经成为所在国公民。其中83%在欧洲民主国家,60万人在法国。也就是说超过8%原籍国人口的突尼斯人在民主制度下生活,而且6%集中在以人权著称的法国,他们通常是法国工会和左派政党的会员或支持者,其中不少已经登上了工会的领导岗位。这个比例之高在其它非民主国家中是罕见的,他们和国内关系的互动,对民主自由精神和实际情况在主观或客观上的传播力量也是其它非民主国家所无法匹敌的。尤其是法国工会和左派对人民权益的保护是实实在在影响了突尼斯移民的生活,这种民主红利的影响是突尼斯人民可以从身边的亲人朋友那里直接感受到的,比之空洞的民主理论要有号召力得多。再来比较埃及:全国人口8300万,虽然有650万在国外,比例也不低,但是绝大部分是在专制的阿拉伯国家做劳务输出,而且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力,而只有极少数精英在欧美发展。显然,埃及民众缺乏突尼斯民众那种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民主体验。换句话说,即使有民主革命,能够真正参与的比例和突尼斯无法比较,我们不能看新闻报道的局部活动,而要从全国范围内去看绝对数量,在其它国家,这种觉悟了的民意基础还不够扎实,也没到火候。</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法国观察站:我算算噢,您说的很有道理,是那么回事,时机未到。我也想到了另一个细节:语言。突尼斯是法语国家,是法国的前殖民地,几乎人人都会说法语,我在法国电视里看到他们都是用法语在接受采访,这是不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呢?因为没有语言问题,所以即使是突尼斯普通民众也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法国民主?从而为民主运动打下另一根支柱?</div><div><br /></div><div>Serge:你的观察开始进入真正的状态了,只谈论根本原因是不够的,因为专制的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正常关心时事的人都知道,不需要你去重复,一个称职的观察家就要注意到别人看不到的,忽略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反而是起决定作用的,这样的观察才有实际的意义。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语言本身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文明和价值观,也正如此,法国就是非常抵制英语文化的侵入,因为这会导致法国文明的衰落。反过来看突尼斯,他们虽然讲阿拉伯语,但是法语也一样通用,这就让法国的民主自由精神影响到了普通民众。而其它特殊语言的国家,语言本身就是天然的屏障,毕竟能把外语当母语运用的是极少数。我再深入一点:人口和地理。突尼斯人口1000万,法国6500万,两者仅隔了个地中海,所以法国的民主精神和制度对突尼斯的影响是可以起关键作用的,因为相对突尼斯而言,法国足够大,再加上语言同一性,所以这种法式民主的影响是突尼斯无法抗拒的。而其它国家,显然没有这么特殊的情况,比如埃及,法语和英语的流行程度就没有达到突尼斯几乎人人会说的程度,埃及的人口基数对外部世界影响的抗拒也要强很多倍。地理上而言,也更靠近专制的阿拉伯国家。</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是的,从历史来看,也从来没有一个专制大国因为外部影响力而民主化,往往是内部路径,比如前苏联。不过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日本。</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Serge: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虽然是个大国,但是战败以后处于美国的占领状态下,所以内部既没有力量也丧失了对抗的自信,在当时不能当作一个大国来看。当然今天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力量让任何一个大国抗拒外部影响的能力急剧下降。但是国家的大小依然和抗拒能力成正比,只是我们无法精确地给出一个量化的指标。</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可是如果按您的说法,应该有很多前西方殖民地的小国早该民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西方利益集团本身的利益。但是我想说的是另一个原因:教育程度。教育程度高意味着更有意识和能力关注公民意识和权利,按你们中国的说法就是政治觉悟高。而且运动主体的教育程度高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群众运动暴民化,而随着运动的深入,教育程度高的群众会更快吸取经验,及时调整策略,这样一方面当局就很难以平暴为借口滥用暴力镇压,突尼斯就是典型,尽管总统卫队希望通过大肆抢劫来渲染运动的暴力性,但是人民自己组织了社区自卫队来抵抗;另一方面也为国际社会支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革命形象。突尼斯的教育在非民主国家可以说是相当发达的,30岁以下的文盲率约2%,而埃及则超过20%,突尼斯还有30多万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3%强。其中在法国留学每年近万人。这使得本拉里的愚民政策起不到真正的效果,即时他也安排了选举,反对党做陪衬,但是很难骗倒人。而且突尼斯是个旅游国家,旅游业占GDP20%,每年有600万游客,其中300万来自民主国家,法国就有140万,相比1000万人口而言,这个比例很高了,又没有语言障碍,这种游客和居民之间的互动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看来,小国还是有小国的好处了。请允许我提醒您一点,&#8220;政治觉悟&#8221;在中文里的含义是指拥护党的领导,和您说的是不一样的。另外,我觉得您刚才谈的虽然是其它学者没有提到的,但还是属于基本面,也算是根本原因,按您的个人烧开水理论,如果我可以这样定义的话,这些只能算是火的力量,能不能到沸点还需要时间等其它更细节的条件的。况且您所说的不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面,除了教育程度和大学生人数是动态的,但也不是突变的,为什么过去几年就没有发生革命呢?</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先谢谢您教会了我一句中文,我一直以为政治觉悟就是公民意识的意思。刚才我说的可以算是基本面,但这也是突尼斯特殊的基本面,我看不到其它非民主国家有类似的情况。当然引爆一场革命都是有导火索的,突尼斯是自焚的大学生,经济危机也是。这个大家都知道,我没有兴趣再论述。因为只要基本面存在,总会在某个时间段被点燃。但是点燃以后会不会成功就不是基本面的问题了,而是技术细节。好比我们说正义一定战胜邪恶,但是看看欧洲历史,就知道这个一定可以长达千年。而如果诺曼底登陆时,如果德军没有误判地点而把主力调往诺曼底,二战可能还要拖很久。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最实际的就是个体的人在运动中的作用。</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法国观察站:历史不是由人民创造的吗?您说的个体的人是指?</div><div><br /></div><div>&nbsp;</div><div><br /></div><div>Serge: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原因,但是决不能忽略关键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更多的时候是决定性的。打个比方,如果设定改变历史的力量需要100,人民是力量A,关键人物是力量B1、B2等,那么每个群体在不同条件下赋予的权重是不同的。关键人物的权重要远远大于个人,甚至是人民总体。在突尼斯和埃及这两个类似事件上都有两个关键人物:总统和军方,他们的决策将直接决定革命的走向,这就是关键人物和人民之间的博弈。如果我们光谈根本原因,而不去掌握其中的细节,那是无法真正做好民主政治转型研究的,尤其是误判形势,过早地点燃革命,往往会导致暴乱和悲剧,我再次强调突尼斯只是一个成熟的特例,这是我要慎重劝告其它非民主国家人民和学者的。</div><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