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埃及多个城市的民众集会和示威已进入第六天,“穆巴拉克下台”的呼声此伏彼起。英国《金融时报》的中东编辑鲁拉?卡拉夫说“穆巴拉克下台几乎成为定局”。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掌权30年的穆巴拉克不会这样应声垮台。</p> <p><br /> 首先,穆巴拉克自己不愿意放弃权力。穆巴拉克是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名声显赫的领袖级人物,也是当今阿拉伯世界为数不多的老总统之一。既然统治埃及30年之久,那么从上到下自然有其扶持的一大批亲信,牢牢把握着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大权。他们是穆巴拉克政权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拼命捍卫穆巴拉克的统治,因为这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面对民众的强烈呼声,穆巴拉克果断地撤换内阁,任命深厚军方背景的副总统,逮捕1000多“闹事者”,软禁国家变革协会领袖巴拉迪,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恢复社会稳定,除了推卸责任,安抚民心,还有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告诉全世界,自己依然大权在握且不会让出宝座。他所在的民族民主党尽管表示愿意“分享权力”,但前提是“采取和平合法的方式”。言下之意,老百姓这些天实施的街头反政府示威,不是什么“和平合法的方式”,靠这种方式是不能分享任何执政权力的。</p> <p><br /> 其次,穆巴拉克的忠实靠山不会坐视不管。埃及地跨亚非两洲,是西方的战略盟友,这个8000万人口的穆斯林大国的执政者,对中东尤其是阿以关系影响巨大。以色列和美国不可能听任由于更换埃及首脑而打破中东的平衡。穆巴拉克尽管不那么听话,但埃及目前可圈可点的政治势力中没有替代穆巴拉克角色的人物。所谓的亲西方代表人物巴拉迪仅仅在部分知识分子和城市青年中有一些影响,且无国内执政经验,明显难当此任。而如果非亲西方势力的代表人物上台,事情就更糟糕。因此,面对埃及的“茉莉花革命”,美国总统奥巴马并没有过分欣喜,也没有像对待伊朗等国“民主运动”那样表态支持,只是不痛不痒地重申“埃及人民拥有普世的权利”,而且这还是在给穆巴拉克打电话时说的话。欧盟的声明,仅仅是“呼吁埃及当局立即找出具建设性与和平的方式,去回应埃及公民对民主和社会经济改革的合法诉求。”而法国、德国和英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也不过是呼吁各方尽全力避免暴力而已。这些舆论,对穆巴拉克几乎形不成有效的压力。</p> <p><br /> 再次,能成气候的政治力量穆斯林兄弟会不愿冒险。虽然埃及全国范围内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抗议活动声势不小,但基本上呈自发性,没有严密的组织,暂时也看不到各个党派在发挥作用。唯一能对穆巴拉克政权形成威胁且有可能取而代之的政治力量,是穆斯林兄弟会。可是,由于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凡公开的暴力的对抗都遭受失败,尤其是精神领袖哈桑·巴纳被暗杀,被打成非法组织,穆斯林会兄弟会扛旗打头的勇气严重受挫。何况,自从1982年宣布放弃暴力活动之后,间接参加议会政治,积极向合法的政党转化的行动取得明显成果。2005年穆斯林兄弟会成员以独立人士身份参加人民议会选举,获得454个席中的88席。还有,由于穆斯林会兄弟会至今仍未取得政治合法地位,也没有提出一个较为完备有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纲领,要获得埃及多数民众的一致拥护是十分困难的。倘若今天轻率冒险,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这点权利,就会丧失贻尽。现在,穆斯林会兄弟会充其量只能说说“这对于现政权而言,确实是十分响亮的警钟”,“这也给埃及人民带来了一些新希望”类似无关痛痒的话语,不会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大动作。</p> <p><br /> 最后,埃及大多数民众渴望和平和安宁。埃及穆斯林绝大多数遵从逊尼派的哈乃菲法学主张。哈乃菲法学家的重要观点之一,是服从一个不好的统治者胜于在无政府状态下生活。因此,尽管2005年9月穆巴拉克第五次当选埃及总统,仅仅获得640多万埃及人的支持,不少老百姓对穆巴拉克政权腐败和无能怨言甚多,从心底里希望早日摆脱贫穷、失业的困境,但是如果好日子的获得需要经受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的社会动乱,那么不如继续忍受现在的苦难。也正因为如此,防暴部队进驻城市后,不仅士兵明确表示不愿开枪,游行示威者同样也表达了反对动乱和流血的意愿。从昨天起,开罗大规模的集会转为分散聚集,民众自发保护埃及国家博物馆,舆论一致谴责趁机打砸抢的坏人,这都是民众追求安宁和平意愿的具体表达。</p> <p><br /> 当然,即便穆巴拉克不会因为此次民众的游行示威而瞬间下台,他在埃及的统治也已经接近尾声。近20年来最高水平的城市通货膨胀率,接近10%的失业率,被被腐败所笼罩的社会,民众日益不满的情绪,决定了他再次当选或者儿子接任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br />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