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铁道部长刘志军最近东窗事发,因腐败问题被红朝按家法处置。但就在刘志军案进一步充实了人们对红朝高层和深层的腐败的想象空间时,全国政协委员,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氏忽然发现“自建政以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先后近百人担任书 记,不管后来担任何种职务,至今没一人因腐败而犯错误。”</p> <p><br />詹氏一席话,等于在大观园内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外发现了一片净土,而且言之有据,闻者不禁啧啧称奇,纷纷发问:这一片桃花源是那里来的?</p> <p><br />詹国枢从容作答:这一是因为首先是“领导带头,树立榜样”。“历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从胡耀邦到胡锦涛,从王兆国到李克强,都是政治上非常成熟、工作上非常严谨、生活中非常检点的人。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二是“素质较高,品德优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大都从全国各地及部队选拔的优秀干部。虽然年纪较轻,但表现突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相对较高。” 第三是“志存高远,不贪小利”:“团中央书记的工作,政治就是主项,从政为民就是他们的愿景。这些人的成就,就是怎么当个大官、好官,做好为人民服务的高级领导干部。” </p> <p><br />詹氏列举的第一条,中共中央决不会同意。根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理论,如果团中央书记有团中央第一书记为榜样所以不腐败的话,那岂不是说那么多省部级高官的贪腐都是以中央总书记为榜样吗?詹氏的第二条,中央组织部更不会点头:如果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都是挑选出来的“优秀干部”,难道中组部为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干部都是芝麻胡子一把抓来的?</p> <p><br />实际上詹国枢说的第三条“当大官”,才是“硬道理”。他还比喻说,“‘将军赶路,不抓小兔’,是他们都明白的起码道理。志存高远的人,自然不会对外界小恩小惠诱惑动摇,当然也就不会在这上面栽跟头。”这就是说,共青团书记处是红朝内廷,是要那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蝇头小利还是等着红袍加身或者至少进军机处,你自己看着办。</p> <p><br />不过,不管怎么说,哪怕是污水和粪坑中长出来的莲花也还是莲花,这么多团中央书记的不腐败毕竟是事实,在党天下中是难能可贵的。詹氏的这个发现对于中国的反腐其实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詹氏说:“这是现象,值得研究。团中央书记为何不腐败?研究反腐倡廉的人,尤其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人,真可以就此好好分析分析,看看究竟有些什么规律,有些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值得推广,这岂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吗?”</p> <p><br />岂止“利国利民”。既然团中央如此伟大如此纯洁,那与其想出各种花样来和腐败这个越反越凶顽越狡狤的九头怪兽作无望的斗争,何不让干脆让团中央和各级团委取代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呢?团和党信奉的都是马列毛中国特色三个代表和谐社会,本来都是一家人。以团代党既不是西方那一套也无关普世价值,但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腐败问题,何乐而不为呢?不但如此,党在退居二线时还可以晓谕国家:团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这是交班,而不是下台。甚至,党在今后还可以和团竞争嘛。</p> <div><br />詹氏对共青团的这个发现让人想起了三青团。三青团是1938年建立的,因为国民党掌权十年后暮气沉沉,内部又派系林立,失去了大革命时代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成立三青团有以团促党甚至将来用团代党的打算。虽然党最终容不下团,所以十年后将它解散,但毕竟有过这番盘算。这段历史,建议詹氏再参考一下,可以向党中央进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