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多年前的旧金山,蓝天更显得清澈,白云更显得飘逸。得天独厚的城市,掠尽青山大海之美。雄伟的金门悬索大桥,犹如要射下日月的一张天弓,在海空绷出了钢铁的倔强和柔韧。市民有一种家居名城的骄傲,面对访客自信而有礼。渔翁码头的乞丐也颇讲究文明乞讨。他们或者西装革履文绉绉地拉着小提琴,或者标新立异装扮成举动僵直的机器人,使得乞讨成为一种行为艺术。信不信由你,就连在垃圾处理场喧嚣争食的海鸥,一旦飞临旧金山海岸,也极力地表现自己的矫健和优雅。 </p> <p><strong>一.剑桥旅社 </strong></p> <p>“剑桥旅社"——这个散发着英伦文化芳香的名字,却很少有人使用。那里的中国留学生会说:“我住在彼特的家庭旅社里。” </p> <p>彼特是70年代末从台湾来的移民。勤劳而精明。彼特太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妇女。他们花了不到十万美元在金门公园附近买下了一栋三层楼房。十年后房价就涨了一倍多。当时大陆正值改革开放,到美国访问的人员不断涌来。彼特夫妇就把一层留下自己住,二、三层及地下室十多个房间改作家庭旅社,主要接待大陆旅客,门前并不挂招牌。 </p> <p>楼上用来接待访问团。大陆访问团在美国总是很扎眼。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崭新的西装,蹬着锃亮的皮鞋,夹着刚揭下标签的新皮包。一个个就如刚出笼屉的富强粉发面包子,鼓绷绷,热腾腾。他们走在街上,总是挤成一堆,好像是一群初次走出羊圈的小羊羔,既看着草原新奇,又生怕掉了队被狼吃掉。 </p> <p>彼得家庭旅社每位每天收费30美元,比起一般旅社40-50美元,便宜了不少。一趟美国访问,大致可以省下一台彩电。除非遇上特别注重国家威仪、社稷尊严的代表团长,一般的团员是会乐意下榻这种温馨经济的小旅馆的。 </p> <p>地下室一层条件差,就按月租给留学生。这里离著名的旧金山医学院(UCSF MEDICAL CENTER) 只有两个街口,步行上学十分方便。大陆留学生能吃苦,要求简单。他们在国内大学宿舍就住惯了上下床铺,到美国住"Bunk Bed" 不会有适应期的麻烦。 </p> <p>彼特每月要浏览电话账单,他会把每人的长途电话费标出来,加在房租里。至于本地电话就免费了。每到暑假之前,会有学生毕业,那时的长途电话会激增。 </p> <p>“瞧,这些电话是打往纽约的,这几个是洛杉矶,还有几个么,是加拿大。快毕业了,学生们急急地四处联系工作,想在美国、加拿大待下来。”彼特查看着电话账单,就象看人体X光照片,一下子把留学生们的五脏六腑看了个清清楚楚。 </p> <p>“我办家庭旅社这么多年了,换了好几拨大陆学生了,还没看到一个痛痛快快直接回大陆报效国家的。总是千方百计留下来。” </p> <p><strong>二.跳飞机者 </strong></p> <p>1989年5月,留学生之间,弥漫着一种神秘不安的气氛。好像是北京出了什么事情。后来美国的电视台开始报道,天安门广场发生大规模群众静坐示威的场面。 </p> <p>五月初的一天傍晚,一个中年男子叩彼特家门,声言要租一间房子。彼特太太给他看了楼上的房间,来客说:“我不一定要一个房间,只要有一个床铺睡觉就行。”最后,彼特太太指引他到地下室最便宜的铺位,月租230元。来客依旧哭丧着脸,说太贵了。 </p> <p>“这个价钱在旧金山可以说最低了。你好像没有诚心租房,到底是怎么回事?” </p> <p>来客吭哧了几声,欲言又止。彼特太太开始显得不耐烦了。 </p> <p>突然,来客把头一杨,像是豁出去了一样,语气变得坚定了:“我实话实说吧!今天早上我刚从一个技术考察团离队逃跑,到现在还没地方安身,身上只有买一台电视机的钱,交了房租,就剩不下几个钱吃饭了!” </p> <p>“哦!是这样的……”彼特太太的声音马上变得柔软了。“你等一下,我先生马上回来了,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办。” </p> <p>彼特回来不久,就把来客引到他的办公室,开口就说:”你就是那个跳飞机的郑定先生了!” </p> <p>“是我,不过我还没上飞机,去机场前,在旅馆我就跑掉了。”郑先生那时还不明白“跳飞机”就是脱离代表团的另一种说法,并不意味着从飞机上跳下来。 </p> <p>郑先生和盘托出了他的故事。 </p> <p>郑先生出国时,正是4月底,他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群众纪念胡耀邦的场面。天安门前群众反官倒、反贪污、争取民主和言论自由的运动波澜初兴。郑先生在访问美国期间,一直关注事态发展。最后访问的城市是旧金山,他在CHINA TOWN买了几份香港、台湾出版的杂志、报纸,分析形势,不料受到代表团内部的批评。 </p> <p>在那个时代,港台报纸杂志依旧代表反动宣传势力,阅读它们,是要冒被整肃危险的。郑先生感到一种压抑。 </p> <p>郑先生凭着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深信天安门前镇压会很快发生,随后就是一场全国大规模整肃运动。组织学习中央文件,人人表态,向当局做言不由衷的效忠宣誓……知识分子,又要挨整了!想到这里不寒而栗,潜意识里一股叛逆情绪在滋长。 </p> <p>临回国的前一个夜晚,郑先生刚入睡,就梦见自己一下飞机就被国安逮捕上铐,一个激楞吓醒过来,再也不能入睡,脑袋像开了锅似的翻腾。终于下定决心脱团出走。随便共产党瞎折腾吧,老子这次不伺候了。 </p> <p>早晨起来,代表团员分头收拾行李,郑先生对同屋的团员说:“我去买条绳子,行李箱锁扣坏了。”便只身走出旅馆,向太平洋岸边走去。估计代表团应该从旅馆出发了,他才用路边的公用电话对团长说“我决定投奔自由了。”团长一听,急得直结巴:“你……你……你快回来,有什么事情好商量!” </p> <p>“箭已经射出去了,还能回头吗?我的朋友已经来接我离开旧金山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p> <p>说朋友来接,是郑先生灵机一动的小聪明。他这样说,纯粹声张虚势,是想摆出一副自己满有门路,出逃是里应外合的姿态。他怕领事馆真的派人在旧金山搜索,而他两眼一抹黑,那就难逃罗网了。 </p> <p>这样郑先生在市井街巷流浪了一天,询问了好多人,有人指点他到彼特家庭旅社安身,这是一对善良的台湾夫妇经营,费用便宜,环境安全。 </p> <p>彼特夫妇同情郑先生的遭遇,慷慨允许免费提供住宿和伙食。作为回报,郑先生做些帮助接待旅客的工作。 </p> <p>这样剑桥旅社多了一个沉默的中年人,既不和地下室的留学生们交谈,也与楼上的旅客警惕地保持距离。他既怕领事馆追踪,又怕美国移民局遣返。郑先生还担心自己的反叛行为给国内亲属带来太大麻烦,所以一天到晚心事重重,焦躁忧虑,一筹莫展。 </p> <p><strong>三.消逝了的上海昆剧团员们 </strong></p> <p>1989年6月底,剑桥旅社又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旅客,他们屏声静气,行动低调。人人面色凝重,好像个个心里都拴着个秤砣,一副沉甸甸的样子。 </p> <p>他们的秘密也很快被解开。事情源于其中一位风姿绰约、魅力四射的张婷婷女士,突然邀请约翰教授密室对话。 </p> <p>约翰教授是一位相貌堂堂的欧州裔白人,虽然年届60,却身板挺直犹如老松,风华不减当年。他是到旧金山医学院做学术交流的。约翰教授对剑桥旅社来说,无疑属于贵宾级旅客,自然入住最好的房间。 </p> <p>张婷婷开门见山向教授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她是活跃于戏曲舞台和电影银幕的双栖演员,有相当知名度。这次随上海昆剧团访问演出,碰上国内政局混乱,不想再返回中国。她询问约翰教授是否愿意协助她居留美国,例如与她结婚。当然,如果教授另有考虑,假结婚也行。张婷婷坦诚掬出一瓣芳心,表明即使无缘结成异国连理枝,也望谱写中美友谊情…… </p> <p>这次谈话本来可以进行得十分机密,可惜张婷婷女士英语尚生疏,不得不请人做翻译。这样一来,这秘密除了张婷婷女士、约翰教授、上帝三位之外,又有第四者翻译是知情者——这样差不多整个彼特家庭旅馆也知道了。 </p> <p>原来他们是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六月初来美进行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正好遇上天安门广场群众运动被血腥镇压的历史大事件。昆剧团内人心惶惶。在洛杉矶演出结束后,访问团团长华文漪决心投奔自由,擅自出走。另外几位和她接近的团友闻风响应,结伴而行。他们8人先脱离昆剧团,乘飞机转移到旧金山隐居下来,再从长计议。 </p> <p>华文漪是国家一级演员,誉满梨园,人称“小梅兰芳”。舞台上她莺歌燕舞,媚态百生。塑造了不少羞答答、火辣辣、娇滴滴、情迷迷的古典美人形象。白素贞,陈妙常,杨玉环,杜丽娘……晕倒了不少男人,湿了不少女士的手帕。 </p> <p>随着华文漪共避国难的其它人,也是各怀中华绝技的戏曲界尖子人才。行当包括花旦、花脸、武生、武丑等。 </p> <p>华文漪一行在剑桥旅社运筹帷幄,逃散千里。一周之后,他们就先后从剑桥旅社消失了。 </p> <p>上海昆剧团8人投奔自由的消息,一度轰动中美港台。上海戏曲学校校长俞振飞惜才如命。他曾经盛赞华文漪是“中国几百年才出现一个的闺门旦。” 1989年8月28日,俞振飞在报刊发表公开信,劝解弟子不要弃艺术投美国。他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话 ,感召华文漪、陈同申等八人回国振兴戏曲艺术。倘若弟子幡然悔悟,他这位88岁老翁将柱杖到机场迎候。 </p> <p>俞老前辈的隔海喊话,连个回声也没有,它被太平洋的波涛淹没了。 </p> <p><strong>四.激情燃烧的岁月 </strong></p> <p>天安门广场的学生运动,在海外也掀起轩然大波。五月底,一场支持天安门广场学生民主运动的群众游行在旧金山举行。游行队伍从日本城经中国领事馆、中国城最后到市政广场,队伍连绵数公里。参加者有旧金山周围城市的留学生,也有来自加拿大、澳洲、日本、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侨界华人有的来自大陆,有的来自台湾香港。此外还有少数蓝眼睛黄头发的美国人加入游行队伍中。街上的汽车纷纷鸣笛向游行队伍表示支持。特别是在领事馆的路口,笛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可以想象,那些躲在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得用棉花塞子把耳朵眼堵起来,才能熬过噪声的折磨。 </p> <p>在游行队伍里你可以看到剑桥旅社里的留学生,可以遇见柏克莱攻读硕士、博士的学者,可以碰见硅谷的工程师们……在这里,人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突然缩短了。在争取民主的立场上,大家原来是那么一致。中港台人民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追求。 </p> <p>民主形势一片大好!但也有令人担忧的小插曲。一次在群众集会上,有人突然散发传单,传播来自北京最新消息:李鹏被他的警卫员开枪打伤了腿,紧急住院治疗……这条新闻造成一时轰动。民运人士钱达先生分析形势:这说明李鹏强硬派已经不得人心,就像菲律宾总统马克斯独裁政权一样,表面很强大,一旦人民起来反抗,众叛亲离,政权很快就瓦解…… </p> <p>可是,只有几天功夫,李鹏就在公开场合亮相,他身手矫健、步伐坚定。传单上“北京最新消息”分明是蛊惑人心的假消息。让人吃惊的是,这假消息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指挥中心故意制造的,通过内线散布到世界各地。因为李鹏有一阵子没露面了,为了要试探一下李鹏是否在上层斗争中失势,就造一个谣言逼李鹏出面……“李鹏伤腿”事件让许多群众感被到愚弄而心生反感。一些人把这种小奸小诈术用于民主斗争,像是一个“狼来了”的撒谎孩子,幼稚浅薄,于事无补。造谣损坏了民主运动道义上的正当性,大愚不智。 </p> <p>民主形势随即转为危急,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之后,旧金山政厅广场又举行了大规模的烛光晚会。成千上万个黑白两色气球组建成一个巨大的拱形门,拱门上悬挂着追悼六四遇难者的横幅,一片肃穆悲愤情绪。大家众口一致声讨共产暴政。 </p> <p>那是群众自发的聚会,是海外华人良心和意志的表达。 </p> <p><strong>五.留学生装修队 </strong></p> <p>旧金山加州大学附近有一批留学生,他们生活在另一种生态环境里。 </p> <p>公费留学生有经济支撑,他们能安心攻读学位,而且通常就读于柏克莱、史坦福、旧金山医学院等这些名牌大学里。 </p> <p>另一类是自费留学生,经济上没有保障。尽管每个人都有美国公民签署的经济担保书,那是给美国移民局看的。真正交学费的时候,还得靠自己打工挣钱。 </p> <p>对于自费生要紧的是缴学费维持留学生合法身份,学术、学位倒在其次。他们多数就读于一般性大学,图个学费便宜。 </p> <p>留学生在社会上打工是非法的,而校内工作机会有限,这就产生了留学生地下装修队。徐竹生无形中成了装修队的头目。 </p> <p>徐竹生本来是上海一工厂的青年工人,喜欢绘画。他凭着自己的一幅水彩画作品,赢得加州大学艺术系的录取通知书。徐竹生性格爽朗,善于交际,喜欢助人。他生得皮肤黝黑,身材敦实,说话粗声大气,一幅大大咧咧的样子。没有人想到他是上海人而且还读什么仙气飘飘的绘画艺术。 </p> <p>“在美国靠画画谋生,那要饿死人的。”徐竹生在美国两年侥幸卖出一幅画,只挣了200美元。 </p> <p>他发现还是做装修挣学费现实一些。油漆房屋和画画总算是有点专业联系,起码都需要调色配色。 </p> <p>一小时6-7美元的工资,留学生们抢着干。有时候大陆访美团成员也摸索进来。一位北方来的楚先生说:“我不想在美国黑下去,就是想挣它几千美元带回家。那样电视、冰箱几大件就都有了……签证过期又怎么了?难道美国海关还不放我回国?顶多下次不让我入美国罢了。我想我也没有下次了,在单位里大家争出国争得头破血流,这次还是侥幸才摊上出国名额的。” </p> <p>装修队做起工来只能偷偷摸摸。材料运进施工地点,赶紧关上车库的门。他们怕移民局查黑工,怕市政管理局查license 。 </p> <p>打黑工的好处是收入不用缴税,剩下来的就都是坏处了。 </p> <p>一次,装修队在柏克莱大学校园做房屋内部油漆。主人是一对教授夫妇。他们谈吐温文尔雅,很有些上流社会人士的派头。待到最后结算帐目时,教授太太引导徐竹生等到客厅,掀起地毯。在地毯背面有苹果大一块的油漆擦蹭痕迹。教授太太说:“你们的工作很不专业,我的名贵波斯地毯被糟蹋了。” </p> <p>徐竹生连忙道歉,要用油漆溶剂清理,教授太太立刻阻止,说:“我不想你们对我的地毯做更多的破坏,这样吧,你们有什么好主意修复地毯,就直接和我的律师谈好了!” </p> <p>她随手拿出一张律师名片,客气地送装修队出门。 </p> <p>“这对王八蛋教授到现在也没付我们工钱,我们也不敢找他们的律师,真窝囊死了!”徐竹生提起这事,满肚子无可奈何的愤恨。 </p> <p>每逢周末休息,留学生们爱逛Cow Palace的跳蚤市场。徐竹生会在脖颈套上一付沉甸甸的金项链,配上无领棉毛衫。还说:“金项链便宜,过去在国内戴不上。现在要享受一下。” “ 享受?! 项链也好,戒指也好,戴上就是一种拘束,也并不舒服。我就是发财了也不会戴它们。要显示自己的富贵,我宁可把它们穿一串子,用竹竿子挑起来,然后雇个工人扛着站在我左右。” 投奔留学生装修队门下打工的郑定先生,当时连吃饭钱都还发愁,却预先夸下大富大贵的海口。 </p> <p>留学生们也会做些取巧失德的勾当。有时候会在几个知己之间小声传话:“今晚给国内打长途。” 于是几个人在深夜之后,龟缩到一个郊外冷僻的公用电话亭旁,一个接一个地向国内拨长途。 </p> <p>“阿姆呀!你可要当心身体了……我这里很好,……美国嘛!对了,我告诉你呀,我刚买了一架二手车,拍了几张照片,等洗好了就给你老寄过去……” </p> <p>徐竹生把电话转交给下一个人,开心地说:“你瞧,明天我妈就要串巷子到处乱吹去:‘我家竹生到美国才两年就弄了辆车子开起来啦!这小赤佬,我从小没看好他,想不到长大了还蛮灵光哩!\’” </p> <p>这长途电话是超级的便宜。 </p> <p>有一个墨西哥小伙在街头晃悠,专门兜售电话密码。输入密码就可以打国际长途。一个密码10-20美元,限制一次性集中使用,不限电话拨打次数。毫无疑问这密码是偷来的,密码的主人可就倒霉了,忽然一夜之间,电话费猛增了几百元。 </p> <p>“就算警察没办法调查这些电话是谁打的,可人家一看就知道都是打到中国的,这样偷鸡摸狗的行为,不是丢中国人的脸吗?”有人提出异议。 </p> <p>“我说你老哥就省省心吧!你都到移民局申请政治庇护了,丢不丢中国人的脸和你有什么关系呀!” </p> <p>一句话把异议人士堵了个鼻孔不透气。 </p> <p>有一天徐竹生宣布今天收工后,大老板请客,到Broad Way 红灯区看脱衣舞表演。所谓“大老板 ”那是另一个有License的公司老板。他们可以合法投标工程,有时徐竹生从他们手中分包一些工程,徐竹生顶多称为二老板。有时候大老板对留学生装修队工程满意,也会宴请大家作为奖励。这次请看脱衣舞表演,是徐竹生有意尝试对国内新来的几位进行的“和平演变”。不料有的人一付假正经的样子,偏要回去看电视,就是不上“腐败”这个圈套。 </p> <p>第二天,徐竹生眉飞色舞谈观感: </p> <p>“……脱衣舞脱到最后一个乳罩,那乳罩前面打着一个活结,舞女挺着胸到我面前,让我用牙齿咬住活结一端,嗤拉一下子乳罩就开了,蹦出两个大奶子。两个奶头上用胶水粘着两个小绒球——就像马戏团小丑帽子上的小绒球——舞女抖动胸脯,那小球像拨浪鼓似的扑棱棱来回打,直敲我的鼻梁骨——哈哈哈!” </p> <p><strong>六.火焰与灰烬 </strong></p> <p>火焰之后,才显灰烬。 </p> <p>…… </p> <p>大约又过了将近一年。徐竹生接到了郑定先生的电话。 </p> <p>“喂,老徐,这留学生装修队里有中共特务耶。我在美国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汇报,我哪一天参加过游行,哪一天到大使馆示威,国内情报机构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我对照了一下时间,那正是我在装修队干活的日子。” </p> <p>郑定先生在大陆的好友接触到了海外华人动态的内部资料,郑先生做为新生叛逆分子,他的国外活动,特别受到注意。 </p> <p>“什么,有人给领事馆打小报告?那可能是……妈来个B,一定是……苟向东这王八蛋!这小子在装修队提前收工参加游行示威时,总说另有事情不能参加。六四后不久,留学生学生会改选,领事馆操纵要把他纳入学生会领导。” </p> <p>又过了一段时间,徐竹生打回电话再次印证:“看来是这小子没跑了,苟向东正在申请他们省教育厅的一个领导职务,想回去当官。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申请被搁置了。苟向东在越洋电话里向省委组织部门抱怨,‘我在六四期间表现那么好,你们可以到旧金山领事馆了解嘛!’这句话我听到了!” </p> <p>“这叫茅房的蛆爬到脚面上,咬不到人恶心人!”郑定先生厌恶地说,并从此远离了留学生圈子,不知所踪。 </p> <p>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如果说她造就了或者“演变”了什么人,不如说她让“人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你成长为你自己。 </p> <p>属于火焰的,变做光和热。 </p> <p>属于杂质的,结为炉渣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