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继绝 自我救赎

<p>各位來賓,<br />女士們、先生們:</p> <p>我謹代表會議主辦者之一,對從世界各地來到三藩市參加《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p> <p>辛亥百年,其開端,&nbsp; 被李鴻章的預言&#8212;&#8212;中國將面臨&#8220;三千年未有之變局&#8221;所籠罩。現在回顧起來,這一變局之大,震蕩之深,在中國歷史上,恐怕只有春秋戰國的軸心時代可與比擬。</p> <p>眾所周知,變局出人物。雖然,各個時代智商的遺傳分布應是相差無幾的,但是,大變局的土壤及環境,激發和滋養了奇異非凡之人。有鑒於此,辛亥百年的前期,湧現出了不少出類拔萃的像臧啟芳先生這樣的人物。其人才的密度,大大超過了平常時期。</p> <p>然而,不要忘記,,這一百年,同時也是大洪荒時代,特別是其後的60年,眾多卓絕風華的人物,被滔滔洪荒吞沒了,剩下一些垃圾在水面漂浮&#8230;&#8230;。</p> <p>打撈歷史的真相是不容易的。過去我曾聽到年輕的朋友說:&#8220;辨別真相太累人了。讓別人告訴我誰是壞人,我只負責吃掉他。&#8221;</p> <p>聽聞此語,不由毛髮聳立。</p> <p>&nbsp;<em style="color: red; ">1,主持人潘永忠,主講人曾薰惠、陳奎德、戴晴</em></p><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1/Mar/3112011huichang1.JPG" width="597" height="420" vspace="8" hspace="8" align="left" alt="" />&nbsp;</div><div>幸好,在座各位沒有被吃掉,躲過了一場又一場駭人聽聞的大災禍。但是,我們無法躲避幸存者的責任&#8212;&#8212;彰顯那些逝去的精靈。因為他們已經不能為自己伸張正義了。</div> <p>真相,是在相互競爭的敘述中呈現的。而壟斷,則是真相的死敵。因此,民間的歷史記憶及其敘述,作為官方史學的競爭性論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p> <p>也許有人會說,你們這些人,都是些遺老遺少,臉上均有一股出土文物的味道。</p> <p>他所說的可能是對的。我們確實有一股出土文物味道。但是我引以為榮。因為許多才華橫溢、臨難不苟的先賢確實埋在土裏了。與他們為伍,我們與有榮焉。他們的輝煌, 被葬入深土,上面還堆積著厚厚的汙泥,逐漸化成不見天日的地下文物。挖掘這些文物,我們責無旁貸;即使渾身沾滿出土文物味,也不以為醜;總比那些在權力高位上排排坐吃果果 ,滿面油光、烏黑染髮的一張張沒有區別的撲克牌臉孔,要優雅一點,生動一點,有生氣一點。</p> <p>這是一場跨時空的對話。我們與破土而出的百年中國精靈們一起開會,復活他們元氣充沛、多彩多姿同時又是多災多難的生涯。這些在&#8220;歷史的三峽&#8221;滔滔洪水中被淹沒的智者賢者,他們的生命形態,五彩紛呈,各各不同。但是,卻共享同一個關鍵詞:尊嚴。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尊嚴。這種鮮活正大的生命形態,在1949之後的中國大陸幾乎絕跡了,幾成廣陵絕唱了。</p> <p>六十年來的中國大陸,多少有形的生命被人為摧毀了,那裏有幾千萬未曾瞑目的亡靈!同時,在那個時空中被摧毀的,除了萬千有形生命,更有全部無形生命&#8212;&#8212;人的尊嚴。我們所有人的尊嚴,都被那個制度摧毀了!</p> <p>因此,我們的會議,除了重塑先賢,重建歷史,也是重建人的尊嚴!</p><div>&nbsp;</div><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1/Mar/3112011Huichang21.JPG" width="544" height="334" vspace="8" hspace="8" align="right" alt="" /><em style="color: red; ">2,萬潤南和部分與會者&nbsp;</em></div><div>&nbsp;</div><div>親眼目睹百年中國慘絕人寰的大災大難,我常拷問自己,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靈魂,是否能夠當得起如此駭人聽聞大災難?經此大難之後,是否有與之相稱的精神升華,是否有與之相稱的精神果實出現?</div> <p>作為百年先賢的後人或後世景仰者,面對這些鮮活而有尊嚴的生命形態 ,我們是否當得起成為他們的精神傳承者,我們是否承擔了幸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p> <p>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場景,縈繞我腦海且揮之不去:幾十年後,當我們的後代研讀這段荒謬歷史時,必定追問我們,在那個信息封鎖,謊言充斥,歷史斷裂的蠻荒時代,你在做什麼?</p> <p>我想,召開這次會議,應當是我們的答案之一。至少, 我們還沒有退讓到可恥的沉默。我們站出來了。我們說了。我們做了。我們盡了微薄之力去秉筆直書。我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p> <p>中國是有秉筆直書傳統的,文天祥《正氣歌》就曾褒揚過&#8220;在齊太子簡,在晉董狐筆&#8221;。這是一個面臨絕滅命運的偉大傳統。而存亡繼絕,正是我們的宿命。在此謹祝諸位發煌這一殉道傳統,像史語所傅斯年先生所說的&#8220;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8221;,然後,敲打鍵盤寫文章,淘出更多的歷史真相,挖出更多的歷史人物,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 謝謝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