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是“炎黄子孙”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提名美国华裔政治家骆家辉出任驻北京大使,在海内外的中国人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种种议论。<br /> <br /> 毫无疑问,奥巴马提名一个华裔去北京代表美国有打族裔牌的考虑,可能他也知道中国有&#8220;炎黄子孙&#8221;的说法。按照这种说法,只要你是华裔,你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你血管里流的就是中国人的血,不管在哪里出生,不管走到哪里,你都是中国人。 <br /> <br /> 这种说法虽然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官方文件中,但在官方和半官方的宣传中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可以说成了&#8220;爱国主义&#8221;的常识,尤其在那些泛滥成灾的&#8220;爱国主 义&#8221; 歌曲中,什么&#8220;心&#8221;啊,&#8220;血&#8221;啊,&#8220;根脉相连&#8220;啊,&#8220;同宗同祖&#8221;啊,等等。它们都把种族的外貌特征作为个人族群,文化乃至国家认同的最重要标准。这样,中 国官方在海外的统战对像就不限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也不限于国籍,有助于建立&#8220;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8221;。   <br /> <br /> 在这个标准下,很多在西方受教育和成名的华裔科学家都被拿来作为&#8220;中国人&#8221;骄傲的资本,说到底还是为这个体制增光,而不是抽像的&#8220;中国&#8221;,因为出来握手言 欢和宴请的都是官方的头面人物。而一些这样的科学家也乘机顺水推舟,一面为官方爱国主义作宣传,一面享受大陆给与的荣华富贵,例如杨振宁就是如此。在很多 中国人眼里,这些在西方成名成家的科学家都成了&#8220;海外中国科学家&#8221;。<br /> <br /> 前两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高琨获得诺贝尔奖时,中国新闻界流行了一阵&#8220;华裔又获诺贝尔奖&#8221;之类的欣喜。中国有记者在采访钱永健时开口就问:&#8220;您是中国 人吗?您会说中文吗?&#8221;钱用英语说&#8220;不太会说&#8221;。记者再问&#8220;先生的成就对于一个中国科学家来说意味著什么?&#8221;钱教授回答说&#8220;因为我是美国生美国长,我不是 中国科学家&#8221;。<br /> <br /> 这一段对话,在中国大陆报刊和网络上引起了很多讨论。很多人都认为那个记者暴露了他狭隘的爱国主义。例如有批评者说&#8220;问一位美国公民是不是中国人就很无 知,也很没礼貌&#8230;&#8230;他[钱]在中国没有户籍、也没有工作单位,更没有在中国出生和生活,没有在中国从事科研,何时成为中国人和中国的科学家了?是我们自己 的一些人,非要强拉硬扯的将钱永健获奖与&#8216;中国人&#8217;和&#8216;爱国&#8217;相联系,结果逼得人家说一句&#8216;我不是中国科学家&#8217;。这不是自找没趣吗?这样的诱导&#8216;爱国&#8217;的 记者不是&#8220;爱国贼&#8221;又是什么?&#8221;<br /> <br /> 这样的批评在大陆话语环境下已经算是很尖锐了。但根据钱的肤色、发色和血统就认为他是&#8220;中国人&#8221;,更进一步联想到他的成就&#8220;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意味著什 么&#8221;,这里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狭隘的爱国主义观念,而是种族主义思维,因为这是把人的种族生理特征和族群身份划等号,再和国家认同相联系。在一个对种族主 义有起码敏感的社会,没有人会认为这是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而只会觉得是无可救药的种族主义。但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8220;炎黄子孙&#8221;和&#8220;同宗同祖&#8221;等等的教 育和宣传,这种明显的种族主义思维常常被当作狭隘的爱国主义或者极端的民族主义而蒙混过关。<br /> <br /> 这一次骆家辉被提名,大陆网民倒是不像对钱永健和高琨那样盲目地认他为&#8220;海外中国人&#8221;,因为骆家辉毕竟是美国政治家,政治家的身份和族群意识应该比一般人 要强烈,所以大家都很清楚再去问他&#8220;是不是中国人&#8221;就显得很愚蠢了。但反过来,又有网民郑重提醒别人不要把骆家辉当&#8220;中国人&#8221;看,否则会犯政治上敌我不分 的错误。这又从反面说明,那个以外貌和血缘来划分族群的习惯,在很多人那里还是很根深蒂固的。这样的提醒,与其说是无事生非多此一举,不如说是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