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更可靠?

美国大使馆空气监测站发表的数字是“PM2.5,悬浮颗粒物水准达到500”,也就是美国国家标准的最高级——危险级;而北京环保部门发布的却是“轻微污染”。中美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但科学标准总还应该是完全等同的吧。反正,面对不同的监测资料,老百姓爱国热情不高,北京环保部门的资料挨骂,而美国大使馆的资料大受欢迎。

藏族喇嘛自焚 四川惊爆千人大规模抗议

四川省藏区一名24岁的喇嘛昨天自焚,新华社报导,这名喇嘛经抢救无效在今天死亡。而海外媒体报导,他的自焚引发当地大规模抗议,成百上千的喇嘛和民众上街示威,警方动用武力阻止示威,并逮捕了一些喇嘛。

温家宝破茧而出再提政治改革

温家宝在两会的记者会上,重提政治体制改革,认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尽管他 […]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

从日本地震中所感悟到的

日本此刻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地震、海啸和核电站目前所构成的共生灾害非常严峻。也因这种非常严峻,日本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忍与克制更让世界感动。

如何看东日本巨震的经济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从去年秋开始,日本经济已逐渐爬出了金融危机的谷底。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之不易的增长势头被巨震“腰斩”,是对日本经济最残酷的打击。短期预测,无疑是悲观的,今年度日本的增长很可能会被抵消,甚至有负增长的可能。不过,,情况未必会像想象的那样糟糕。“地震特需”未必不会成为拉动日本新一轮增长的助推剂。这客观上会带来两个效应: 一是建设景气卷土重来。二是内需问题可望在此番震后复兴中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番巨震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是考验,也未尝不是机遇。我们为日本人民祈福。(本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