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略机会窗口在关闭吗?

<p>  最近有机会参加一个华盛顿智库的演讨会。有一位发言人提出一个有趣的议题:中国的战略机会窗口是否正在关闭?</p> <p><br />  这种看法据说在中国国内的战略观察家中颇有市场。其最重要的根据就是美国去年在亚洲采取的一系列似乎是针对中国的战略大动作,如公开在南海的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和挑战中国的立场和所谓的&#8220;核心利益&#8221;;正式宣布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在中日在钓鱼岛的纠纷中站在日本一边,首次在国务卿的级别确认美日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的安全。把这一系列美国的外交举措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美国已把战略焦点重新转移到中国身上。</p> <p><br />  对中国来说,受华盛顿的特别关照并不总是一件好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机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冷战后期和美国的准战略盟友关系;这使中国能在80年代顺利重返国际社会和获取西方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巨大支持。但是这一准盟友关系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二是美国在90年代对华的接触战略。虽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未来有极大的不确定感,但克林顿总统实施了以合作为主的对华政策,用把中国融入国际组织的手段来影响中国的发展取向。这一战略的最成功的体现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是美国的战略错误和其作为世界唯一超强的国际责任,这在过去10年中最明显。小布什总统入侵伊拉克以及 911 后美国发起的反恐战争(包括阿富汗战争)迫使新保守主义者主导的第一任布什政府把战略焦点移到中东。</p> <p><br />  现在这一情况正在起变化,奥巴马总统已开始调整外交战略,除了从伊拉克撤兵和加强&#8220;巧实力&#8221;的外交攻势之外,美国的基本大战略方针可谓重新扮演远岸战略平衡者的角色。根据这一战略,美国将更多地依靠其盟友来维持世界各区域的安全和防止一个区域超强的出现。</p> <p><br />  美国的战略调整显然引起了中国的关注和不安,但是如果对美国的大战略调整的目的过分解读恐怕没有必要。</p> <p><br />  首先,这一调整并不完全针对中国。很明显,小布什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在金融危机后也没有能力来继续实施一个浪费资源的单边主义外交战略,因此,不管中美关系如何,美国的战略调整有其内在逻辑。不可否认,这一调整对中国有实际的影响,但这是国际强国之间相互竞争无法避免的现实。所以不必大惊小怪,更无需过分反应。</p> <p><br />  其次,把中国的战略机遇完全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恐怕太狭窄。影响中国发展前景的因素很多,在国际层面,美国当然最重要。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区域强权印度的关系,亦能决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自由贸易、金融、能源 和粮食可能对中国的广义国家安全更为重要。 在国内层面,对中国中长期发展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政治稳定和经济表现。假如中国无法应对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老龄化、收入不平等和西藏及新疆的民族冲突升级这一系列的挑战,国际战略机遇再好也无济于事。</p> <p><br />  最后,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的战略机遇是历史的一个巧合,也是不可重复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罕见的好运看成是常态。另外,根据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再加上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利益较量,指望世界上其他国家让中国继续&#8220;韬光养晦&#8221;极不现实,今后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将是一个战略竞争和经济合作并行的一个非常复杂世界。</p> <p><br />  中国政府领导人及其战略家们应用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正在演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依然存在,西方世界和中国的关系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和平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根据以往的经验,合适的国际压力会迫使中国领导人采纳更富有想象力的政策。如果中国要开拓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空间,北京必须把外交重点放在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上面,尤其要尽力打开和日本、印度外交局面。同时中国领导人还需重新启动国内的各项改革,使中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只有采取战略主动,中国的战略机会窗口才不会关闭。&#8216;</p> <p><br />  作者为美国克莱蒙&#183;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br />&nbsp;</p>